伯恩哈特·馮·比洛
伯恩哈特·馮·比洛
伯恩哈特·馮·比洛,德國政治家,1900-09年間任德意志帝國總理。他未能抑制德國軍事集團的形成被認為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部分原因。1870-71年普法戰爭期間服役於德軍;之後於各個歐洲國家首都的德國領事館任職;1900-09年,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帝國第四任總理。其外交政策,尤其是1905年公然挑戰和法國的摩洛哥危機及1908年支持奧地利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的行為,令德國更加孤立。曾有名言揭示20世紀初德國對外擴張政策:“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伯恩哈特·海因里希·馬丁·馮·比洛是一位普魯士外交官的兒子。母親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他為孩子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成長環境。讀高中時,比洛的同學大多是貴族子弟,畢業后比洛先後在瑞士洛桑大學、柏林大學學習法律。1874年開始從事外交工作,並在歐洲許多國家擔任不同的外交職務。1886年在維也納與博洛尼亞省多米尼克·博卡德里親王的女兒瑪麗·安娜結婚,她是英國政治家阿克頓公爵的遠房表妹。比洛夫妻沒有子女。
伯恩哈特·馮·比洛
1905年比洛和他的妻子
象俾斯麥一樣,比洛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他鞏固了德國作為世界強國之一的地位。他強調取得殖民地的重要性。比洛在外交部供職期間,德國成功地在取得了中國膠州灣99年的租借權,購買了馬里亞納群島,並通過條約取得了西太平洋薩摩亞群島的大部分領土。19世紀80年代,德國佔領了西非的多哥和喀麥隆,並在東非擁有殖民地。19世紀90年代早期,他又從一家私人公司手中接管了西南非洲。德國人在多數殖民地都與當地人發生過衝突。
德國人制定鞏固殖民地統治行之有效的政策,至少在短期內,它們可以幫助殖民地政府進行管理。人兒,大決殖民擴張使德國的財政受到嚴重威脅。比洛認為殖民地是德國作為世界強國的標誌,他相信為此付出代價在所難免。他未曾想到這些問題將成為他失去宰相職位的原因之一。
伯恩哈特·馮·比洛
比洛所期望的另外一個可以維護德國商業利益的地區便是摩洛哥。在土耳其和摩洛哥兩國中,比洛通過多次外交協商為德國爭取最大的利益,但他的努力收效甚微,比如1906年的為解決摩洛哥危機而召開的阿爾赫拉斯會議上,雖然表面上規定各國在摩洛哥均享有平等的權利,但事實上,它根本沒有阻止法國擴大對摩洛哥的統治權。
比洛竭力與帝國會議內各黨派的領導人建立友好關係,以便使他們批准自己所提交的議案,但他所取得的成效卻很有限。他重現實施的農業保護政策得到保守派的支持。但是外交政策所產生的高額費用,特別是因殖民擴張迫使他提高國內的稅率,他的稅收議案遭到國會議員的強烈反對。雖然如此,比洛因與德皇威廉二世的親密關係,仍然穩坐宰相之位。
比洛(右)和他妻子(左)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