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有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曾任長影樂團音樂總監

史志有(1956年1月9日-2020年9月20日),生於吉林長春,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指揮系。師從著名音樂家、作曲家趙行道教授和著名指揮家黃飛立教授,後任中國歌劇舞劇院作曲、指揮,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曾任長影樂團音樂總監。

長影樂團2020年9月22日發布《訃告》稱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長影樂團音樂總監史志有先生因病於9月20日在長春逝世,享年64歲。

主要作品有《祝福你的祖國》、《中國新世紀》。

人物生平


2020年9月20日,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長影樂團音樂總監史志有先生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64歲。史志有告別儀式定於2020年9月25日上午8:30在長春息園西廳舉行。

個人作品


作曲歌曲

歌曲名稱作詞作曲
《祝福你祖國》賀東久史志有
《中國新世紀》石飛史志有
《想你的時候》潘月劍史志有
《感動一生》潘月劍史志有
《風箏》潘月劍史志有
《陸海空天》潘月劍史志有
《清明上河圖》石飛史志有
中國音畫發燒碟清明上河圖-史志有作曲
作品簡介
出版:廣東音像出版社;
出品人:黃廣源;
專有發行:廣東星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製作人:郭旭炫、史志有;
作曲:史志有;
音樂總監:王范地;
責任編輯:趙家瑩
錄音:李小沛;
二胡演奏:宋飛;
協奏:亞洲愛樂樂團
樂隊成員:笛簫/杜聰;琵琶/張強;笙/李光陸;古琴/趙家珍;古箏/張曉紅;三弦/張柳萌;豎琴/陶靜;雙簧管/袁小剛;圓號/賈輝;小號/歐翠峰;長號/趙偉明;合成器/王恆;打擊樂/柳啟平朱可欣
弦樂隊:亞洲愛樂樂團;首席:黃立傑
發行日期:2006年11月23日
作品解讀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所作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它以長卷形式,記錄了北宋末年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是世界繪畫史上的不朽作品。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中華大地的秀麗景色,是最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當一幅畫,可以定格歷史的時候,畫中的人物、景物、事物便紛紛擁有了非凡的生命。淡雅的畫卷中,弦管悠悠汴河岸,鼓鑼驚艷天地間。那永不褪色、風華蓋世的古都盛景,留給世人無盡的遐思和震撼。畫中風俗百姓,個個傳神靈動,素而不俗。九百年後,面對這國寶級的傳世奇畫,面對那靈動駭俗的畫面,世人註定言語蒼白、畫筆無力,無法為其訴傳立旨。此時,音樂,只有音樂!這人類神奇的精神財富,才可以解讀這超凡世間的精彩,才可以將億萬人的心撥動……
創作歷程
中國現代民族樂派作曲家史志有知音琴瑟,感懷五載,為弘揚民族文化,展現國粹藝術的魅力,輾轉夢回中原故里,幾經增刪,嘔心譜就這絕世傳神之作。他根據歷代名人對《清明上河圖》的解說,在黃河兩岸採集民俗民風,運用音樂解讀的方式,將《清明上河圖》的畫面變為音樂描述,以十八段色彩不同、風情各異的樂曲,繪聲繪色地展現了《清明上河圖》所勾勒的繁榮景觀和民俗民風,形象地描繪出這幅名震中外的盛世畫卷,完成了這一偉大畫作的音樂詩篇,用音樂的形式表現了《清明上河圖》所具有的時代精神和祥和的社會氣氛。音樂親切,簡約質樸,充分展現了民俗文化的精髓。
二胡與樂隊音畫(根據名畫創作的音樂)套曲《清明上河圖》是一張注重傳統音樂美學觀念和音響品質的發燒碟。啟用中央電視台480平方米錄音棚最新頂級器材和模擬錄音設備,由冠蓋京城的亞洲愛樂樂團伴奏,由中國首席錄音師李小沛親自完成前期錄音和後期製作。中國民族樂器在音畫《清明上河圖》中大放異彩。聲音獨特、表現力極強的胡琴家族在唱片中大放光彩。龐大的管弦樂隊、新穎的樂隊編製、鋪墊了寬厚音場,國樂大家宋飛領弓二胡、墜胡高胡中胡板胡、二弦、京胡、低音胡等胡琴族系,與京城眾多一流演奏家輔奏的民族樂器,如琵琶、笙、三弦、古琴、古箏等水乳交融,激情演繹了這無悔盛典。完美音色令人沉醉,展現了中國民族樂器的獨特魅力。藝術家們強烈的音樂感染力及完美的音色,更是藝驚天人,令人沉醉。在華美的音色和真摯的情感背後,演奏家更傳遞了她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審美觀,將中國民族樂器「音出自然,意韻蕭然」的特點表現到極致。“這是一個協奏組曲,在胡琴演奏上,我用到了音樂方言的表達,演奏上更是用傳統手法來演奏新創作的作品。”宋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曲家史志有在談起創作音畫《清明上河圖》時說,這是由音樂樂曲解讀著名繪畫作品的一次嘗試,也是音樂和美術兩種藝術形式力圖交融的創新。“我多次到黃河兩岸去實地了解過,找到很多歷史依據然後進行創作,把當年的太平盛世和如今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聯繫起來,音樂讓人血脈沸騰。《清明上河圖》的高潮不在最後,所以宏大的場面是在唱片的中間,透過音樂,樂迷可以想象宋代的輝煌。”作曲家並表示:“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是一部北宋汴京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內容之豐富是一部音樂作品無法完全表現得完的。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力圖表現《清明上河圖》所具有的時代精神與祥和的社會氣氛,即使再創作一部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的續集也不可能完全表現全部細小的局部畫面。對於《清明上河圖》這樣一部宏偉的畫卷,曲作者有意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下去,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出現續集的作品,如果出現,它將會更精彩……”
民族音樂的巨作
基於《清明上河圖》的地域色彩,作曲家注重強調文化的本土特質。他輾轉黃河兩岸採集民俗民風長達二十年之久,收集了許多豫劇曲劇越調四平調等民歌素材,並將其融進《清明上河圖》的音樂中,以母語為創作基礎,表現出傳統的語言韻律,可謂集中國民族音樂及語言元素之大成,演義了這盛世的民俗經典。這是一部以中國古代名畫來歌頌今天盛世中國輝煌的音樂巨作。

獲得榮譽


作品名稱獎項名稱
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創作主題歌《祝福你祖國》《中國新世紀》國家一等功
修改完成已故人民音樂家施光南未完成的遺作歌劇《屈原》“五個一工程”獎
頂級發燒唱片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2006年第三屆國際音博會特別金獎、金唱片獎及2006年十大發燒碟最佳作曲獎
大型中國音畫舞蹈詩《清明上河圖》2008年香港舞蹈年年獎

主要成就


歷任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東北師範大學“東師學者”教學名師教授,山西大學特聘教授、音樂學院愛樂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亞洲文化交流協會(新加坡)藝術總監,吉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長影樂團音樂總監。作為優秀作曲家、音樂家,史志有成績斐然。
曾指揮首演中國歌劇《傷逝》《古蘭丹姆》,中國舞劇《文成公主》《劍》,以及《施光南作品音樂會》《喬羽作品音樂會》《谷建芬作品音樂會》。
2008年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史志有交響作品音樂會》。
2016年原創大型音畫作品《白山松水圖》於長春首演。
曾創作電影音樂《萬里征途》《心跳西藏》,電視劇音樂《司馬遷》《林則徐》《隋唐演義》《小小飛虎隊》等。為中央電視台創作1995年春晚主題歌《今夜難眠》,參加創作中國申奧音樂,為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樂會”創作片頭音樂。
在全球發行個人作品專輯30餘部,其中《雪梅》《花神》多年名列歐洲音樂排行榜。
到長影樂團走馬上任后,史志有通過細緻耐心的調研和大量案頭工作,為樂團制定了發展規劃、排練計劃及人才培養方案,組織樂團編排中外經典電影音樂、交響樂融合民樂等多種風格的曲目,其中既有原創曲目,也有改編曲目。經過內容拓展、編排創新,樂團的演出曲目數量快速增長,並推出了“我的祖國”“長影周末音樂會”等經典作品音樂會品牌,使得長影樂團進一步煥發了藝術活力。

人物評價


史志有先生,一生對音樂熱愛執著,勤奮創作,精益求精,譜寫出了大量高質量的音樂作品,獲得了眾多獎項及殊榮,為吉林省乃至全國音樂工作和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吉林省音樂家協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