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故城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黃國故城位於河南省潢川縣城西約6公里的隆古鄉,始建於周成王平定東夷之後。是河南省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春秋時期諸侯國都城。
黃國故城周長為6770米,城內面積約2.8平方公里,城牆略呈長方形。黃國故城遺址是古代黃國確在豫東南淮河畔的明證,也是黃文化的文史館,每年都有來自海內外宗親團體及黃姓族人前來尋根拜祖,憑弔故國遺址,緬懷先祖業績。
黃國故城遺址已收入《中國名勝大詞典》和《中國名勝辭典》,1998年列為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黃國故城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時期,黃國為諸侯國之一,楚國稱霸,黃國不服,充分利用自己處於“黃淮”和“江淮”之間的軍事要塞、交通樞紐的地域優勢,團結周邊的國家力量,在相當階段與楚抗衡,創造了輝煌歷史。
公元前648年,楚滅黃。
經當代勘查,故城附近曾多次發現黃國文物。
1998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黃國故城作為周朝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黃國故城鳥瞰
黃國故城
城牆的夯土大部分保存在3米左右,個別地方高達7米,基寬59米,上寬10—21米,夯跡明顯,每層厚約10—14厘米,夯窩呈圓形,窩徑4—7厘米不等,夯土中包含有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遺物。城牆四周護城壕寬約36米,低於現地表1米許。
黃國故城發現的黃國青銅器有《刺伯鼎》、黃太子伯克盤、黃群簋、黃韋俞父盤。
最令人驚訝讚歎的是黃君孟夫婦墓中出土了大批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玉器、竹木漆器、絲織片,多達200餘件。這些青銅器,紋飾古樸,有雲紋、渦紋、三角形紋、波紋、蟬紋、虎紋,器物造型輕巧美觀,大方實用,是春秋早期青銅器中難得的瑰寶。墓中出土的紫色綉絹和“絹紡”殘片,是我國紡織史研究中極為珍貴的標本。出土的玉器製作更是精巧美觀,造型有虎、魚、蠶、人首等形式,非常生動寫實,還有獸面紋、竊曲紋等繁複古樸的玉器。此外還有十多件色彩艷麗的瑪瑙串飾。這些玲瓏剔透、精美迷人的玉器,反映了黃國人極高的琢玉水平。
黃國故城神道
黃國故城遺址先後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自2009年以來,潢川縣人民政府主要實施了古黃國歷史文化陳列館、春申君黃歇公陵園、景區入口牌樓等工程建設。2016年潢川縣委、縣政府統籌安排部署縣文物局積極對黃國故城博物館進行改造提升,以穩重、大氣而貼合實際的設計陳展風格來詮釋“黃國故城博物館”的主題和空間屬性,博物館佔地五百多平方米,擬展出文物70餘件,集展覽、消防、安防為一體。
黃國屬春秋時期有一定勢力的諸侯國,其地居江淮要塞,黃國古城遺址可見當年城門的巍峨、都城的雄風。在原黃國境內發掘出土的一大批黃國青銅器、玉器,件件美奐絕倫,分別為國家、省、市區、縣博物館所珍藏,僅青銅器就達74件之多,其中,4件珍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郭沫若先生所著《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巳收錄且撰文考證。
春申君黃歇
探求不同歷史時期,經滄桑歲月先後形成的淮陽、江夏、金華、邵武等著名黃氏望族的源與流,尋出其變遷軌跡,便可發現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支脈聯繫,是源於一脈,根枝相連。淮陽黃氏的代表人物漢相黃霸,源出黃歇的脈系,被後世黃氏尊為江夏大始祖的黃香,是黃歇的第十五代嫡傳裔孫。稱盛於宋元時代的金華黃氏,其始祖黃苾,是黃香的第十代孫。江夏黃氏之後,形成黃姓歷史上一個堪與金華黃氏同樣輝煌巨族──福建邵武黃氏,也是江夏黃氏的分支。
地址:位於河南省潢川縣城西約6公里的的隆古鄉境內。
門票:免費開放。
交通:距潢川縣火車站12公里,距滬陝高速18公里,大廣高速7公里,景區緊鄰312國道,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