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李振清的結果 展開
李振清
民國將領
李振清,男,字仙洲,出生於1901年8月3日,臨清縣李圈村(今屬臨清市)人。國民黨國防部委員,畢業於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
幼年讀私塾。1921年6月入陸軍第十五混成旅學兵連。1924年調保定警察廳任職。1925年夏調暫編陸軍第四師步兵第八旅第十五團任排長,其後考入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第十五期。1931年任陸軍步兵第一師(后改為陸軍第三十九師)第二團營長。1933年參加長城抗日。抗日戰爭爆發后,曾參加滄縣戰役和臨沂戰役;帶領106師在太行山戰役中光榮突圍。1949年去台灣,任澎湖防衛司令官、國民革命軍台灣防衛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1957年調任台灣地區立法機構戰略顧問。1964年任國民黨“國防部”委員。
1976年4月21日在台北病逝。
李振清照
1921年6月入陸軍第十五混成旅學兵連。
1924年調保定警察廳任職。
1925年夏調暫編陸軍第四師步兵第八旅第十五團任排長,其後考入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第十五期。
1931年任陸軍步兵第一師(后改為陸軍第三十九師)第二團營長。
1933年參加長城抗日。
抗日戰爭爆發后,曾參加滄縣戰役和臨沂戰役。
1939年任第四十軍第一○六師副師長。
1942年任師長,後任第四十軍軍長;曾率部接收華北。
1945年的邯鄲戰役則是將李振清推上了40軍的軍長寶座。在這次和八路軍的作戰中,軍長和副軍長都被俘虜了,只剩下他李振清資望最高,他不當軍長,誰都不服。40軍在河南和解放軍作戰還是很賣力的,這也就鞏固了李振清的地位。
1948年兼任第十二綏靖區司令官。同年12月兼任河南省政府豫北辦事處主任。
1949年的長江以北就只剩下李振清的40軍在安陽、新鄉窩著了。雖然國防部為了要40軍堅持到最後一人,給李振清增加了兩個師的番號,但李振清是想明白了,堅持下去就是守死。在起義、死戰、逃跑這個選擇題上,李振清從1948年11月一直想到1949年2月,經過四個月的苦苦掙扎,李振清決定去台灣。在將軍部事宜交由副軍長李辰熙負責后,李振清以去台灣要求補充為由,逃跑了。沒了李振清的40軍,也在繼續堅持了三個月之後,由副軍長李辰熙率領,向解放軍投了城。到台灣后,任澎湖防衛司令官,在任期間,他強行徵集從大陸來到澎湖的數千名山東籍青年學生加入軍隊;後任國民革命軍台灣防衛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
1957年調任台灣地區立法機構戰略顧問。
1964年任國民黨“國防部”委員。
1976年4月21日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病逝。
沉冤50年、涉案人數最多的台灣白色恐怖事件「澎湖案」,直到1999年才首度公開真相。當時山東8所中學8000名師生因入台管制滯留澎湖,國民黨軍隊為內戰需要強征中學生當兵,遭總校長張敏之反對,因而爆發牽連人數最廣、一百多人被槍決的「澎湖案」。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澎湖案」這樁歷史冤案,在張敏之遺孀王培五的口述回憶錄出版時,才首度公開真相。除張敏之與106名師生以「匪諜罪」遭槍決外,數千名學生充軍后受盡凌虐,還有不知人數、不詳姓名的學生,被送到海中「拋錨」、槍斃,留下白色恐怖受難史中,最深痛的記憶。
這宗事件緣起於1949年6月22日,8所聯合中學師生8000多人,在廣州的黃埔碼頭登上開往澎湖的濟和輪,經過三天兩夜的驚濤駭浪,於25日抵達澎湖。
但上岸十幾天後,軍方就要求學生“投筆從戎”。7月13日,每排學生隊伍前面來一個士兵,手中拿一條繩子,凡身高超過槍枝高度的同學都必須編入部隊。同學開始騷動,並憤怒地罵道:「我們不要當兵,我們要讀書」,「軍方背信忘義」,現場人聲鼎沸。這時,澎湖防衛司令部司令李振清氣急敗壞地向校長張敏之吼道:「你們都是我用三塊大頭(銀元)一個個買來的,有什麼資格和我討價還價?」
張敏之痛心地大聲斥責說:「是你自掏腰包買的嗎?」當時他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救出學生免於徵兵,於是挑出一百餘名年幼體弱、不合軍方規定的學生出列,但其他學生這時卻哭喊著:「校長,您不要我們了嗎?」一時哭聲震天。
李振清為了給學生一個下馬威,便讓士兵朝天空放了一排槍,學生驚嚇之餘秩序大亂,士兵也開始殘酷的鎮壓暴行。學生中有人腿部、手背、臀部等不同部位被打中,不斷有學生中彈倒地,也有人被刺刀刺傷;學生的哀號聲反而讓士兵亢奮,叫喊聲愈大,笑聲愈大。天色漸暗,5000個學生被拆成一組組強行編入軍伍。
發生編兵事件后,5000名學生被編入伍,剩下2000名女生和年幼生,張敏之遭到軟禁。10月30日,張敏之和一批學生被帶到台灣基隆西寧南路38號,人人談之色變的台灣省保安司令部。不久,張敏之與106名師生因「匪諜罪」遭槍決。
而在澎湖,軍方使出最狠的一招,讓無法招供的同學「自動消失」。據一個僥倖逃出的學生指出,軍方常選在月黑風高的時候,用小船載著十幾個學生,兩眼蒙住,航行到海中央,把學生推下去活生生的淹死。當時到底有多少學生被「拋錨」,沒有人清楚。
而僥倖未被槍決或「拋錨」的師生,則被移送到內湖新生隊管訓,在綠島監獄建成后又移送綠島,成為綠島監獄第一期(學生)。
張敏之殉難於1949年12月11日,於今正好50年。
50年來「澎湖案」這樁歷史冤案,在白色恐怖受難史上經常被議論,但從無正式紀載;為了留下紀錄,95歲高齡的張敏之遺孀王培五,以口述歷史完成「十字架上的校長」一書,才使真相首度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