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富順西湖

富順西湖位於縣城內西北隅,是一座人工修飾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蘆,素以荷花聞名。西湖原是鍾秀、神龜、五府、瑪瑙諸山雨水匯流的自然窪地。早在宋代即已疏鑿,砌石為堤,隧成湖泊,“湖闊六七里”。經歷代培修點綴,先後修建有“西湖廳、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風亭、醒心亭、渙樂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面逶迤,亭榭呼應,曲橋鉤連,荷花映日,蓮葉接天,垂柳列岸。湖中仿杭州西湖畫舫造就的舫船,可在其中擺設筵席,宴請佳賓。特別是扁舟遊艇,蕩漾湖中,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四川”之譽。曾留下古代多少趣聞軼事。湖面曲橋鉤連,荷花映日,垂柳列岸。人工修飾的天然湖,因地處老城西部而得名。周長1.6千米,面積3.84公頃,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蘆。湖裡種滿荷花,水面上建有九曲橋、龍鳳橋、紅渠榭、碧波亭和湖光亭等建築。每值盛夏,湖面荷花盛開與亭台相映。岸邊有一座亭亭玉立的西子姑娘雕塑,腳踏荷花,手掉花籃,目視湖中紅荷碧葉,婀娜多姿。沿岸垂柳依依,尤有3株名木古樹,傲立湖畔、碧葉遮天,獨具景緻。四周有鍾秀山、神龜山、五府山等,形成“半邊山色半城湖”風景。讀易洞、鐘鼓樓、烈士陵園、劉光第墓、千佛寺、羅浮洞、第一山石碑等名勝古迹分佈在西湖周圍,令人目不暇接。富順西湖遠近聞名,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四川”的美譽。

歷史文化


明代狀元楊升庵,因得罪皇帝,流寓雲南,特繞道富順,拜望好友熊過。曾泛舟西湖,飽覽西湖秀麗景色。但見荷菱菰蒲,蔚然蒼翠,紅綠相映,二人痛飲舟中,豪情不減當年。時至斜陽薄暮時分,楊升庵見熊過九歲的兒子熊敦樸聰明伶俐,一直跟隨左右,便有感而發,出一聯考他,上聯是:”落日沉萍實“,熊敦樸略加思索,立即對道:”迴風動藕船“。楊升庵大喜,高聲贊道:"真翰苑才也!"後果中進士。
清朝,縣人劉光第暢遊西湖,感慨萬千,曾寫有一首七律,《詠富順西湖》。古時曾有人說:“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四川”,從劉光第詩中即可見一斑。然而,由於歷代居民圍湖造田、建屋,尤以明正德年間,建築城牆,湖面一般隔於城外,城內湖面大減。但直至清朝末年,湖中仍保留有樓台亭榭12處。到了民國時期則損毀殆盡。

重建


解放后,西湖周長尚有1680米,水面51畝。1984年,富順縣人民政府撥專款改建了鍾秀山、五府山之間的石平橋、為平拱結合的3孔龍風石橋;加寬改建了西湖影院通五府山的石橋;又從泊船嘴修通了連接湖心新修的碧波亭、紅蕖榭的九曲橋。橋岸相接處,是一座亭亭玉立的西子姑娘雕像,腳踏荷花,手提花籃,目視湖中紅荷碧葉,婀娜多姿。遊人可越過西子姑娘、由九曲橋至亭、榭品茗悠敘,觀賞風光。碧波亭是一座中西式園林建築,雕樑畫棟,古色古香,亭上有一副對聯:“異代人材輝澤畔;千秋月魄照湖心。”顯然是讚揚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邑人劉光第。前面則是寬敞明亮的紅蕖榭,兩條蛟龍纏繞柱上,各呈歡狀,柱上也有一副對聯“紅荷映日綠柳迎風物象柳枝明鏡底;水繞三亭橋連九曲遊人皆入圖畫中。”憑欄眺望,湖中荷花,或紅荷垂露,盈盈欲滴,或白荷帶雨,皎潔無瑕,有的剛露水面,含苞待放,碧葉疊翠,青盤滾珠。岸邊楊柳垂青,微風吹拂,盪起絲絲輕柔,令人神清氣爽。更兼西湖周圍的名勝古迹,令人目不暇接。

周邊景點

西湖之北,有鬱鬱蔥蔥的五府山,山頂擎著紅五星的烈士紀念塔巍然挺立,劉光第墓亦在其山;湖東至湖西,有清代著名學者、富順知縣段玉裁的讀書樓舊址;有新建的西湖影劇院和臨湖的鐘鼓樓;西湖之南,有宋代易學大師李見功書的讀易洞;西南面有全城眾山之宗的鐘秀山,山上林木蒼翠,景色清幽;西湖之西,有唐代修建、宋代擴建的著名古剎資國寺遺址,人稱羅浮洞,洞內有寬敞空闊、冬暖夏涼的水簾廳;中岩有新建千手觀音殿,香火鼎盛,信徒不絕。蕩舟西湖之中,可從讀易洞側或蟾嘴前,繞過九曲橋、紅蕖榭,經碧波亭,穿龍風橋,達湖光亭、花園灣,穿行於荷花綠葉叢中,遍賞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