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諸老詩集

河汾諸老詩集

河汾諸老詩集這些作品大多產生於金元之際。此集初刊於元皇慶癸丑(1313),原刊已佚。房祺,平陽(今山西臨汾)人。

作品簡介


金遺民詩總集。元代房祺編。房氏編此書意在保留戰後鄉邦文獻,書中收入金末元初生活在汾河流域八位詩人———麻革、張子、陳賡、陳庾、房皡、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謙之詩,人各一卷,共錄五言、七言古、近體一百九十八首,共八卷,可視為《中州集》的續編。書前原有郝氏序及目錄,今佚。各家無小傳,僅於每卷卷首標出作家的名號。

創作背景


這些作品大多產生於金元之際。此時民族矛盾極為尖銳,戰禍連年,廣大人民飽受戰亂之苦。這八位作者,皆是金朝遺民。他們的作品中充滿了亡國之痛,表現了對戰亂的厭倦,對和平安定生活的嚮往。他們深受詩壇盟主元好問的影響,所以元代楊仲德認為“不觀遺山之詩,無以知河汾之學;不觀河汾之詩,無以知遺山之大”(房祺《河汾諸老詩集後序》)。他們又大都不滿江西詩派而取徑唐人,八人的風格又各不相同,亦如房氏在《後序》中所言:“諸老之詩有深而沖澹如陶、柳者;有豪放如李翰林、劉賓客者;有輕俗近雅如元、白者;有對屬切當如許渾者;有騷雅奧義、古風大章,浸入杜草堂之域者”,雖然對“河汾諸老”評價過高,但也反映了他們之間風格的區別,此集編於大德七年(1303),意在與元好問《中州集》相接,全金之詩有《中州集》與《河汾諸老集》二書,再加上元好問、黨懷英趙秉文王寂、李俊民、王若虛等個人的詩集,則大體已備。

成書時間


此集初刊於元皇慶癸丑(1313),原刊已佚。現存最早的版本有毛晉汲古閣”《詩詞雜俎》本,;粵雅堂諸本。《四部叢刊》影印烏程劉氏藏影寫元尊賢堂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據毛晉“汲古閣”《詩詞雜俎》本排印出版。

作者簡介


房祺,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大德五年(1301)成書時,自稱“橫汾隱者”。此後曾入仕,任河中、大同兩路儒學教授。平陽府一帶地當黃河、汾河之間,為金末入元隱居詩人麻革、張宇、陳賡兄弟、房皥、段克己兄弟、曹之謙等人的出生地或寓居地,所以房祺稱其書為《河汾諸老詩集》。著有《橫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