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越王井的結果 展開

越王井

廣州應元路越王井

又名九眼井,位於應元路,是廣州開鑿最早的一個井泉,據記載,越王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又名九眼井,位於應元路,是廣州開鑿最早的一個井泉,據記載,越王井的歷史。古代廣州因多受海潮影響,地下水質較差,大部鹵咸。明武宗正德年間,學士黃諫寫《廣州水記》時,將廣州城內的泉、井、澗的水質分為十等,云:廣州城內的九眼井為最佳;城外則是雞爬井(即學士泉)甘洌。以下順序列為:九龍(泉)、泰泉、次蒲澗簾泉,次越井,次雙井、甜水巷井,次?水,次洗白井,次居士泉,次藩司、郡廨二井。可見越王井水質之優。
越王井[廣州應元路越王井]
越王井[廣州應元路越王井]
越王井水質優良,令歷代廣州封建統治者壟斷了該井的使用,不準百姓染指。五代南漢王劉?稱此井為“玉龍泉”而獨霸之,“禁民不得汲”。宋時番禺令丁伯桂還加九孔石井蓋,可同時從各孔汲水,不相抵觸。至清代,平南王府霸佔此井達10年之久,並在井四周建有圍牆,派兵把守。據屈大均廣東新語》稱,九眼井“相傳尉佗趙佗)所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稱佗飲斯水,肌體潤澤,年百餘歲,視聽不衰”。丘逢甲有詩詠曰:“鑿井秦人老塞煙,抱孫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遺民盡,獨坐秋風自品泉。”《通典》謂南海(廣州)有天井門,天井即越王井,門是石門。南漢主劉龑曾獨佔此井,稱玉龍泉。宋番禺縣令丁伯桂加九孔石井蓋,可同時從各孔汲水,不相抵觸。至清初,平南王府霸佔此井達10年,並在井四周建圍牆,派兵把守,出告示曰“有私汲井水者鞭笞四十”。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現越王井九孔井蓋殘石尚存,井身全部是石砌,直徑2.1米。因井底淤積,深僅7米。其旁有“
九眼古井”石碑,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8月廣州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