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的句子

道可道非常道,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意思是真正的“道”是不可命名的,只能勉強稱其為道。

出處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常垣(恆)無欲也,以觀其眇(妙);垣(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妙)之門。
王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對事物的認同與否是一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處事原則,
對人物的認同與否也是一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行為標準。

譯文


可道之道,非永恆之道。
可名之名,非恆久之名。
天地本就無名。
萬物有名,是因命名者(之母)。
所以要常懷著“無欲”的心情觀察玄妙。
也有人抱著“有欲”的心情觀察玄妙。兩者本質一樣,走向卻不同。
雖然同出自“玄空”之中,可這玄空之中還蘊藏著無數的玄(無法細數)。
無欲,才是觀察眾多玄妙的大門。
註解:
玄妙:真空妙有

導讀


首先非常道的非常如果用非恆道的意思,那麼恆就是永恆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可以翻譯成①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可以叫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名。這也符合世間萬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道理,即使是真理也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②“非常”也可以理解成非同一般的意思,如果可以說出來的道理就一定不是非凡的道理,就是普通的道理。但是這個解釋與原先的恆是衝突的,所以不推薦這種解釋。老子為了指出所要討論的主旨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尋找萬物的“始”和“母”。為了達到目的,老子劃定了不同的範疇: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無名(﹦無),有名(﹦有);無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老子認為,通過這些範疇的種種關係就能最終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眾妙”。另外“無”和“有”網上另外一種解釋:“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玄是深藏一切微妙的門戶,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它幽深得渺渺茫茫,所以稱之為“微”;它悠遠得綿綿莽莽,所以稱之為“妙”。它於深奧的玄妙之中,包涵一切玄秘深奧,又超越一切智慧。而玄正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這裡的“無”和“有”與譯文1的解釋有所衝突,希望讀者自己斟酌取證。
“道”與“名”
“道”是什麼?這是理解道家思想的關鍵所在,只有在準確理解“道”的基礎上,慢慢體會,才能悟“道”。
“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道”是老子哲學的轉用名詞和中心範疇,在不同場合有不同涵義,主要有三種意思:一是指形而上的實存者,即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初本原,可感而不可道和不可見;二是指宇宙萬物發生、存在、發展、運動的規律;三是指人類社會的一種準則、標準。“道”代表“究竟真實”,最後、最終、真正唯一、絕對的,就是究竟。
“道”的概念代表兩種性質:第一叫做內存性;第二叫做超越性。“道”的內存性,是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離開“道”而存在,世界離開“道”,任何事物都不會存在,更不要說維持了,因為“道生萬物”,無一例外;另一方面,萬物再如何變化,或消失或增加,“道”全不變,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道”的超越性。
“道可道,非常道”,意即“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可道”是指可以用言語表述(言語和語言的含義不同)。在文言中,“道”本來就有“說”的意思;
“名,可名,非常名”,意即“名”,可以用名稱界定的,就不是恆久的“名”。和上句同樣用“常”,一個翻譯為“永恆”,另一個卻翻譯成“恆久”,是因為只有“道”是真正的永恆,“名”只能說是恆久的,它和“道”不屬於同一個層次。
這兩句話放在一起,有很深的含義在內。“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基礎,它是本體,無法用言語表述;而“名”則是人的理解能力,沒有人類就沒有“名”。能夠說一句話、製造一個概念,是因為有人可以理解。人類出現之前,說某樣東西是恐龍、熊貓或老虎,根本毫無意義,它就是個生物,可以按照自然規律、食物鏈維持平衡就好,無所謂名不名。只因為人有理解能力,“名”才有出現的必要。
老子體驗到“道”之後,發現“道”不能說,就像《老子》第二十五章提到,“道”根本就沒有名字,“強字之曰道”,只是勉強取個名字叫做“道”。今天讀“道”讀得容易,這其實是老子勉強說的,他認為“究竟真實”沒有名字,但是要體驗“道”時卻不能不說,不然無法學到東西。因此從“永恆的道”可以覺悟的,不能說“永恆的名”,只能說“恆久的名”,但一經界定落實,就成為“相對的名”。“道”這個字變成“名”也變成相對的,但是它本身指的是絕對的“道”,這個“道”是沒辦法給名稱的。所謂的“名”都是相對的,絕對的“名”不能稱為“名”,所以“名”只能說是恆久的名,落人相對的世界。因此,在《老子》第四十八章提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提示我們,不可執著於永遠不變的“道”。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認為道是萬物之所由來,道作為萬物本原,無從命名,所以無法用語言表達它。但我們又想要表達它,便不得不用語言來加以形容,稱它為“道”,“道”其實不是一個名字,這就是說,我們稱“道”為道,和我們稱一張桌子為一張“桌子(zhuo zi)”是不同的。

理解《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經》,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叫做“道經”,第一章開頭曰:“道可道,非常道。”“德”在“道經”裡面,頂多出現兩三次而已,此謂上篇。下篇叫做“德經”(第三十八章到八十一章),第三十八章說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從這裡開始,有較多關於“德”的論述。
既然談“道”談“德”,就變成《道德經》。《道德經》的“道德”跟一般所謂的仁義道德不同,我們常說“這個人修養很好,很有道德,常常做善事”,這與《道德經》關係不大。當然也不能說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老子認為“德”與“善”有點接近,這個“德”畢竟是好事,而“道”與一般常說的“道德”卻毫無關係。
《老子》以智慧取勝,智慧是一道門坎,無所謂高低,只看能不能跨過去。如果還不懂《老子》,顯然是在門坎的這一邊,尚未跨越,閱讀《老子》時會很辛苦,容易產生誤解;如果懂得《老子》,代表已跨過智慧的門坎了,從此豁然開朗。
《老子》這本書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道”,一個是“聖人”。本書的“聖人”與儒家孔子談的“聖人不同”,道家的“聖人”是指悟“道”者,能夠體會“知”,能夠“行”,以“道”作為立身處世的原則。儒家則是身先天下者,為百姓謀福利者,皆可以為“聖人”。
那麼,“道”有什麼樣的作用呢?“道”的作用就是不斷回到它的本身。宇宙萬物只有“道”, “道”孕育萬物,萬物不能離開“道”,這就叫做“返”——回到它自己本身。“道”是最根本的,人類裡面有聖人,聖人作為示範,而且《老子》里的“聖人”、“有道者”、“我”、“吾”四個詞,指的是同一位主體。其中“聖人”一詞出現最多,全書共有二十四章出現這個詞;第二個詞是“有道者”,就是有“道”有“德”之人,能知、能行“道”的人;第三個就是“我”;第四個詞是“吾”。這四個詞合計起來,共佔了四十章——全書的一半,可知它的分量了。換句話說,《老子》整部書裡面談到“聖人”、“有道者”、“我”、“吾”這四個概念是相通的,只是使用不一樣的詞而已。
很多人認為《老子》喜歡講相對論觀點,“觀”是指觀念,相對才能讓人掌握,譬如,談“善”,不能不知道“惡”;談“高”,沒有“低”,哪來的“高”呢?談“長”,沒有“短”,又何來“長”呢?所有觀念都因為相對,才能被人們了解、掌握,這種相對是相反相成的,需要配合。然後每樣東西又回到它的根源去,像四季輪轉一般,春夏秋冬之後,接著又是春夏秋冬,它是回歸,不斷循環,最後再回到“道”裡面去。從“道”而來,又回歸於“道”,這就需要先掌握住兩個立場,一是“道”,一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