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塔山
遼寧省義縣八個建有遼代磚塔的山峰
八座遼代建築的磚塔分別立酷似飛騰的龍形山上的八個凸起的山峰上。據考證,八塔子建築年代和奉國寺建造年代一致,是遼聖宗帝為紀念佛祖一生八個階段而建,是中國唯一紀念佛祖一生八個階段的塔林,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高均在3.45至1.91米之間不等。八塔建築造型有所創新為塔建特有形式,樣式新穎多變,有正方形、五角形、八角形與十面形等,座座形體樸素,挺拔秀麗,渾厚大方。這種風格特點實屬稀有。
八塔山位於遼寧省義縣城南前楊鄉八塔子村,八個青磚小塔分別建在八個水成岩山峰之巔。八塔山南臨溝壑,北靠季節河,西連群山,東距錦、承鐵路1.5公里,東北距縣城11公里。八個小塔雖構造簡單又無雕飾,但形形制大小各異,排列錯落有致,別具風格。八塔山四至六塔南側山坡上曾建有娘娘殿三間、藥王殿一間、僧舍三間,並置石碑二通、鑄鐵鐘一口。七塔東南曾有望海寺三間,內供釋迦牟尼像。建國前,每年農曆四月十八這裡有廟會,大車小輛擺滿河灘山腳,遊人絡繹不絕,十分熱鬧。解放戰爭中寺僧逃遁,解放后又無人管理,建築和碑、鍾等多數毀壞丟失。
八塔山
八塔山
二號塔塔銘“菩提樹下成佛塔”所記即此事。二號塔銘的由來源於菩提迦耶城。因其城被傳為釋迦牟尼成道之地,所以北 宋前期游印度的中國僧人在此立碑,共有漢文碑刻五方,其中最早者立於公元十世紀八十年代,最晚一方立於宋明道二年(1033年)。由於佛道故事講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成道”,因而是做為原生於印度這一樹種的名字“菩提”二字也便成了佛教的專用名詞,有了“覺”、“智”、“道”的意義,以指豁然開悟、如人睡醒、旭日開朗的徹悟境界還可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
三號塔塔銘“鹿野苑中*塔”。此塔是紀念釋迦牟尼在鹿野苑中開始傳教,為喬陳如等人說“苦、集、滅、道”“四諦”以及“八正道”,佛經稱為“初轉*”。關於鹿野苑,唐代高僧玄裝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中載言曰:“雙林八水,味道列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佛經載鹿野苑右天竺波羅奈國。佛教神話說,佛之前身為波羅昵斯國王,有林地養鹿,每日以一鹿供王充膳。有孕鹿垂產,鹿王菩薩告王願以身代。王感菩薩仁慈,悉放群鹿,因名施鹿林,故有鹿野苑之稱。
四號塔銘中“給孤園中名稱塔”中之“給孤園”,即“給孤獨園”的簡稱,也稱為“祗樹給孤獨園”或“祗園”,乃佛家園林名,為古中印度僑薩羅國舍衛城長者給孤獨所購置,為佛說法地。《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說:“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園。”初為釋迦牟尼去舍衛國說法時與僧徒等停居之處,后業演化成僧寺的泛稱。八塔中造此塔,實為遼末統治集團欲借大興佛寺、浮屠之舉,用以挽救沒落衰亡之勢。據傳,造塔同時,並於四號塔南坡中間平台上造有佛寺,可惜如今已蕩然無存。
五號塔銘為“曲女城邊寶積塔”,此塔銘佛典中雖款言釋迦牟尼生前於此有何活動,但玄奘旅居印度時,卻目睹曲女城人煙稠密、繁盛富饒、佛教寺院林立的盛況。據玄奘所記,可知曲女城為當時北印度大城。查曲女城亦作羯若鞠堵,《佛國記》作蜀饒夷城,公元七世紀上半葉為印度戒日王的都城,在今北方郡境內之卡瑙季。可惜此城在十一世紀初,伽色尼王朝馬默德入侵時被毀。佛教中之所以將曲女城也列為釋迦牟尼一生中的一個階段,大概就是因那裡佛教繁盛而以代表釋氏所創佛教廣為流傳的階段吧。
八塔山
六號塔銘“耆堵崛山般若塔”中之“耆堵崛山”,乃梵文音譯山名。其中“耆堵”義譯為鷲,“崛”為頭,以同頂形如鷲而名。其山又名鷲峰山或靈鷲山,相傳為釋迦牟尼說法處,在印度阿耨達王舍城東北,省稱為耆山或耆堵。銘中之“般若”,乃梵語“智慧”一詞,佛教用此,意為脫離妄想,歸於清凈。築塔記佛祖八段之一,是言佛法無所不在。
七號塔銘“庵羅衛林維摩塔”中之“庵羅衛林”即庵羅園。其園在古天竺毗耶離,佛教傳說為佛說《佛摩詰經》處。高僧法顯《記傳》載曰:“毗舍離城城北大林重閣精舍……城南三里道西,安婆羅女以園施佛作講經處。”銘中之“維摩”是指維摩詰,乃釋迦同時人,也作毗摩羅詰,意譯作“無垢”或“凈名”。其人曾向佛弟子舍利弗、彌勒、文殊師利等講說大乘教義。其人與舍利弗等問答大乘教理之辭記錄成典后稱為《維摩經》,此經合稱為《維摩詰所說經》。築塔以此為佛之一段,是言傳佛法者之廣。
八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