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最早設立的專業外語學院之一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專業外語學院之一,其前身是早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辦該大學時設立的英國文學系。經歷了80年的辦學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大學外語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不斷發展壯大。
至1992年1月,在原外語系的基礎上,合併中山大學廣州英語培訓中心和中山大學漢語培訓中心,成立了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2014年11月,中山大學及其外語學科迎來了90華誕。在中山大學外語學科走過的90個春秋里,很多著名的學者,如郁達夫、洪深、梁實秋、林文錚、戴鎦齡、梁宗岱、王宗炎、謝文通、俞大絪、周光耀、王多恩、桂詩春、區鉷(新中國培養第一位英語語言學博士)、黃國文(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等,先後任教於此,名師薈萃。他們學貫中西,治學嚴謹,為中山大學外語學科的發展注入了靈魂,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90年的積澱,幾代外語人的努力,中大外語學科形成自己優良的傳統:老實做人,認真為學;老中青傳幫帶,提攜團結;語種覆蓋齊全,重點和優勢突出;語言教育強調基礎,“聽、說、寫、讀、譯”均衡發展;教學與科研並重;精英與大眾、理論與實用結合;本土意識與國際意識融為一體。現有教職員工200多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有3000多人。外語學科在華南地區和全國外語界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學科水平位居全國外語教育前列。
學科沿革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國立廣東大學時期為外國文學系,僅“暫設英國文學系”(1924)——台灣中山大學初期,更名“英吉利語言文學系”(1925)——“英國語言文學系”(1929)——“外國語學系英文組”(1938)——“外國語言文學系”(1945)——“外國語言文學系和俄文專修科(1949)——外國語言文學系(簡稱“外文系”,1950)——“西方語言文學系”(1952)——“外國語言文學系”(簡稱“外語系”,1958)——外語系整體遷出到廣州外國語學院,僅保留公共外語小組(1970)——復辦外語系(1973)——升格為外國語學院(1992,由原中山大學外語系、中山大學廣州英語培訓中心,中山大學漢語培訓中心組成)一一翻譯學院成立(2005,現下設翻譯系、商務外語系、對外漢語系、國際事務系、西班牙語系、阿拉伯語系、朝鮮語系、俄語系8個系)——外語與翻譯大學院(2014,下轄外國語學院和翻譯學院,成為中山大學首批兩個大學院之一)。
第一位系主任為陳長樂,江紹原、劉奇峰、張葆恆、張寶樹、藍思德(R.F.Lankester)、洪深、黃學勤、張掖、周其勛、林文錚、戴鎦齡、李根洲、吳增生、吳之桐、黃國文、王賓、常晨光等先後擔任系主任或院長。
專業結構
中山大學外語學科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與本土意識特色的辦學理念,學術研究與社會應用結合,精英與大眾化一體;專業外語和公共外語齊頭並進,專業構成和辦學層次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專業外語方面,以英語為重點和優勢;日語、法語、德語、俄語次之;並增加了西班牙、朝鮮語、阿拉伯語。公共外語,本科以英語為主;研究生以英語為主,日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朝鮮語、阿拉伯語為第二公共外語。總體而言,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公共外語以英語為主。辦學層次方面,從單一本科教育發展到包括本科、碩士研究生(學術型和專業型)、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成人教育五個層次和類型。
截至2014年4月,共有英語系、德語系、法語系、日語系、翻譯系、商務外語系、對外漢語系、國際事務系、俄語系、西班牙語系、阿拉伯語系、朝鮮語系等12個學系;設有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翻譯等多個本科專業。中山大學的外語學科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一級學科碩士點。獲得了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5個碩士點,擁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個博士點以及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
其中,1979年,外語系經教育部批准,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重新招收研究生,延續了文革時期中斷多年的高級專門外語教學和研究人才的培養,成為了外語學科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81年,外語系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成功申報博士點,這是全國第一批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博士點,也是中山大學獲准設立的首批為數不多的博士點之一;該學科帶頭人戴鎦齡教授也因此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全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並培養了新中國第一位英語語言文學博士。1986年7月,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成功申報全國重點學科。1996、2007年,該專業兩次蟬聯了國家重點學科。這些表明該專業在二十多年間始終保持著全國最高層次的教學和科研領先水平。
學科內容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目前設有英語、日語、法語、德語四個本科專業;並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五個碩士點和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其中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英語專業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還是劍橋商務英語證書(BEC)考點、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和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考點。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是校級名牌課程和省級名牌課程;“英語語言文學”學科是廣東省重點學科。
英語 | |
培養目標 | 專業特色課程 |
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較深的中西文化修養、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全面型英語人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可勝任企業、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的涉外工作。 | 創意寫作、經典閱讀、文化研究、語篇與翻譯、語言學專題、專題口譯。 |
德語 | |
培養具備紮實的德語語言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複合專業知識,較深的中西文化修養,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獨立工作能力,能熟練運用德語從事翻譯、教學、科研和外事外貿工作的德語複合型人才。 | 德語媒體專題I-II、德語文學選讀I-II、德語表達實用手段、經貿德語、德語概論。 |
法語 | |
語專業的教學,重點在於訓練學生的法語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幾個方面,同時兼顧法語學、文學、文化、商業以及應用文寫作等方面的知識,以期學生畢業后能夠儘快適應不同崗位工作的需求。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求他們掌握文史哲經法方面的知識及電腦應用的能力,使其真正成為能夠擔負起二十一世紀重擔的跨世紀複合型人才。 | 基礎法語Ⅰ-Ⅳ、高級法語Ⅰ-Ⅳ、法語聽說Ⅰ-Ⅳ、法語口語Ⅰ-Ⅳ、法語泛讀Ⅰ-Ⅳ、法語寫作Ⅰ-Ⅱ、商業法語Ⅰ-Ⅱ。 |
日語 | |
日語專業的教學,重點在於訓練學生的日語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幾個方面,同時兼顧日語語言學、文學、文化、經貿、外事等方面的知識,以期學生畢業后能夠儘快適應中日兩國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中不同崗位工作的需求。 | 日語聽力Ⅰ-Ⅳ、日語會話Ⅰ-Ⅳ、日語閱讀Ⅰ-Ⅳ、日語寫作Ⅰ-Ⅱ、經貿日語翻譯Ⅰ-Ⅱ、外事日語翻譯。 |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目前設有外語一系(英語專業)、外語二系(日語、法語、德語專業)、兩個系級單位;並有英美語言文學研究室、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功能語言學研究所、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詩研究所四個研究機構以及圖書分館、教學技術部;學院的管理部門有行政部、教學科研部、繼續教育中心、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和廣州英語培訓中心。全院目前有教職工8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員27人、講師及其他中級職稱人員25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36人;在學本科生724人、碩士研究生264人、博士研究生29人、研究生課程班學生97人。另外聘請客座教授1人、兼職教授4人,外國專家13人。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擁有一支實力雄厚、學風嚴謹的師資隊伍,除了有資歷深、造詣高的老教授,還有一批在教學和科研等方面都已取得顯著成績的中青年學者,這些優秀學者是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未來和希望。
簡介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現有英語、法語、德語、日語四個本科專業,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五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博士點,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外國語學院教師隊伍國際化,除了配備各專業語種的外籍教員,同時引進國外資深學者加盟教師團隊。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學術科研機構
中山大學英美語言與文學研究室 | 負責人:區 鉷 |
中山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 負責人:常晨光 |
中山大學語言研究所 | 負責人:丁建新 |
中山大學功能語言學研究所 | 負責人:黃國文 |
中山大學翻譯研究中心 | 負責人:王東風 |
中山大學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 | 負責人:邱雅芬 |
中山大學英語創意寫作研究中心 | 負責人:戴 凡 |
外國語學院英詩研究所 | 負責人:區 鉷 |
外國語學院德國問題研究中心 | 負責人:王蓓蓓 |
外國語學院法語語言文化研究和交流中心 | 負責人:蒲志 |
在努力做好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工作的同時,學院還挖掘潛力,努力發展成人教育。如今學院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及成人教育等多層次辦學的格局。2000年以來,學院共培養了博士畢業生20人;碩士畢業生166人;本科畢業生611人;英語專業專科畢業生40人。此外還培養了一批國家教育部和廣東省公派出國留學人員,並培養了一大批外國留學生、國內進修生(訪問學者)和夜大畢業生和各類外語培訓生。2000年以來,學院承擔了項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科研項目37項,教職工2000年至2003年發表學術論文42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12篇;出版專著16部、譯著64部、工具書6部;編寫教材84部;編著著作6部。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一貫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已與國內外一些著名高等學府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學院每年還派出多名教師到國外及港澳地區講學、進修、考察、參加學術會議。此外,還聘請外國專家來學院講學、任教。2001年12月,學院日語專業舉辦了“2001中日比較文學學術國際會議”。2002年4月,學院法語專業舉辦了雨果誕辰二百周年紀念大會。2002年暑假期間,學院英語專業主辦了“語篇與翻譯國際會議”。2002年12月,學院協辦了“中國第四屆詩歌翻譯研討會”。2003年12月,與哲學系合作,舉辦了“傳播學與語言文學研究”系列講座。學院在2001年至2003年分別舉辦了功能學周。
外界評價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給予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以大力支持,泰國著名社會活動家陳世賢先生(外國語學院名譽院長)慷慨捐資巨款支持外國語學院的教育事業;香港合生創展集團公司董事長朱孟依先生捐資興建的綜合性外國語學院大樓已於1998年底投入使用。學院教學、科研設施齊全,現代化電教設施不斷完善。圖書分館館舍環境優雅,設備新穎,藏書10萬多冊,期刊近萬冊,內設教師研究生電腦檢索室。學院有語言實驗室6間;多媒體教學網路課室4間;講學廳2間;衛星電視教學網路系統1套;並設有研究生多媒體綜合課室和教師研究生電腦室等。目前學院還設有陳世賢獎教獎學金、梅韜獎教獎學金、周宗哲獎學獎教金、龍門獎學金、鍾黃雪如獎教獎學金、中邁諮詢公司獎學金六種獎教獎學金。
在21世紀里,中山大學外語學院將勵精圖治,肩負起時代的重任,繼承和發揚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優良傳統和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問學、勤奮、探索、實踐"的院風,為把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外國語學院而奮鬥。
歷界英才
洪深 | 梁實秋 | 戴鎦齡 | 梁宗岱 | 王宗炎 | 謝文通 | 俞大絪 | 桂詩春 | 黃建華 |
王賓 | 區鉷 | 童孝華 | 常晨光 |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有著嚴謹求實的優良學術傳統,洪深、梁實秋、戴鎦齡、梁宗岱、王宗炎、謝文通、俞大絪、桂詩春、黃建華、王賓、區鉷、童孝華、常晨光(現任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等一大批著名學者在學院的發展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其中,洪深為電影戲曲家,梁實秋,戴鎦齡,俞大絪,王賓,區鉷為英語文學研究家,梁宗岱,童孝華為翻譯家,黃建華,桂詩春,王宗炎,常晨光為語言學家。
長期以來,學院不僅在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而且在科研方面碩果累累,在全國同行院系中享有很高的名望。多年來,學院堅持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語言教學方法,狠抓基礎教育,扎紮實實地培養學生的語言基本功;特別是近幾年來,學院不斷拓寬培養口徑,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熟練外語技能和相關能力的複合型人才付出了諸多努力,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建院以來學院各專業的學生每年參加全國有關統考均取得好成績;本科教學被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組評定為優秀教學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