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鎮
重慶市大足區轄鎮
季家鎮,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西端,東與三驅鎮接壤,南與榮昌區河包鎮接壤,西與榮昌區銅鼓鎮接壤,北與鐵山鎮相連接,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23千米,區域總面積53.53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三驅鎮季家聯保;1993年底,由季家鄉、龍塘鄉2鄉合併為季家鎮。截至2018年末,季家鎮戶籍人口為22986人。截至2020年6月,季家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季豐街199號。
2018年,季家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學校
1949年12月,隸屬第三區管轄。
1952年,新設雙河區(第十區),季家划第十區管轄。
1958年10月,成立季家公社。
1961年10月,季家公社析置龍塘公社。
1984年1月,季家公社、龍塘公社分別改為季家鄉、龍塘鄉。
1993年底,季家鄉、龍塘鄉2鄉合併為季家鎮。
地名由來
季家鎮因傳說有季姓人家為過往客商食宿方便,在現季家小學往鎮政府方向約200米處開了一家店鋪,並有土地耕作而得名。
區劃沿革
2003年10月村組建制調整后,合併為7村1社區,52村民小組和3居民小組,鎮人民政府仍駐季家壩。
2011年末,季家鎮下轄東風街1個社區,曙光、柏楊、新水、龍塘、石橋、花橋、梯子7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52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季家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東風街社區、曙光村、柏楊村、花橋村、石橋村、龍塘村、新水村、梯子村,鎮人民政府駐季豐街199號。
名稱 | 電話區號 |
東風街社區 | 023 |
曙光村 | 023 |
柏楊村 | 023 |
花橋村 | 023 |
石橋村 | 023 |
龍塘村 | 023 |
新水村 | 023 |
梯子村 | 023 |
季家鎮
季家鎮地形以中丘窄谷、中丘中谷、淺丘寬谷和桌狀中丘等四種類型為主,但以中丘中谷為主,地勢西北較高,東南較低,北部崎嶇不平,東南部和中部較為平坦;主要山脈有妙高山;境內最高點圓通寺位於曙光村3組,海拔450米;最低點爛堰位於新水村6組,海拔200米。
季家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2℃左右,1月平均氣溫8℃,極端最低氣溫2℃(2011年1月23日);8月平均氣溫37℃,極端最高氣溫40.9℃(2008年8月23日);最低月均氣溫6℃(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8℃(2008年8月23日);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月最多。
季家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等。
季家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銅礦、麻姑石礦,頁岩礦藏等。2011年,季家鎮有耕地面積18381.9畝,人均0.9畝。
2011年末,季家鎮總人口223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5人,城鎮化率3.8%;另有流動人口6560人。總人口中,男性11975人,佔53.5%;女性10403人,佔46.5%;14歲以下2852人,佔13%;15—64歲16894人,佔75%;65歲以上2632人,佔12%;以漢族為主,達22355人,佔99.9%;有納西、土家、苗、藏、高山等13個少數民族,共有23人,佔0.1%;超過4人的有苗、藏2個少數民族,其中苗、藏族各4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7.4%;土家族2人,佔0.1%。2011年,季家鎮人口出生率4.1‰,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0.3‰,人口密度為平方千米417.5人。
2017年末,季家鎮常住人口為13798人。
截至2018年末,季家鎮戶籍人口為22986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季家鎮常住人口為11392人。
2003年,季家鎮實現生產總值9867萬元,人均地方生產總值4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15元,糧食總產量9734噸。
2011年,季家鎮財政總收入45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5%。2011年,季家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690元。2011年,季家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20萬元。
2018年,季家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發現國家2級保護植物
農業
2011年,季家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比2010年增長17.9%,農業增加值1909萬元。季家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季家鎮生產糧食1.4萬噸,人均653千克。季家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白芷、柴胡、薄荷等。2011年,季家鎮白芷、柴胡、薄荷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60萬噸,其中薄荷1500畝,產量30萬噸。季家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黑山羊為主。2011年,季家鎮生產肉類1566噸;畜牧業總產值1879.2萬元。2011年,季家鎮水果種植面積0.1233萬畝,產量2064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枇杷、李子、梨等。季家鎮漁業以草魚、鯉魚、鰱魚為主。2011年,季家鎮漁業總產值2560.3萬元。
工業
2011年,季家鎮工業總產值為7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1500萬元。
商貿
2011年末,季家鎮有商業網點150個,職工500人。2011年,季家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890萬元,比2010年增長8%。
金融
2011年末,季家鎮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8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人均儲蓄3800元。
2011年末,季家鎮有幼兒園(所)1所,在園幼兒238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2所,在校生836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季家鎮教育經費達49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96萬元。
2011年末,季家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2人,經營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8人,農村實用人才15人。
2011年末,季家鎮有文化站1處,村文化活動中心8個。2011年末,季家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100%的城市社區和14%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2011年末,季家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重慶、四川等24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547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011年末,季家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有衛生院1所;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4張;專業衛生人員2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16人。2011年,季家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出院病人0.2萬人次。2011年,季家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為零。
2011年,季家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4戶,人數38人,支出10.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236元,比2010年增長10%;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0人次,共支出98.4萬元,比2010年增長42%;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0人次,支出0.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9戶,人數1090人,支出136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支出3.6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0人,支出56.8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醫療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0人次,共支出5.2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30人次,支出5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4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有敬老院1個,床位1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人;有稻草援助中心1個,使3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8652人,占季家鎮符合參保條件人數的62.7%。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季家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投遞點8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50萬份、期刊20萬冊;固定行動電話用戶有0.3萬戶。
● 道路
2011年末,季家鎮有橋樑3座,總長度0.06千米。
● 給排水
2011年末,季家鎮有自來水廠3座,鋪設幹線水管50千米,生產能力500噸/日,年人均生活用水12噸。
● 供電
2011年末,季家鎮有主變壓器62台。2011年,季家鎮售電量累計完成0.6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8.5%。
季家鎮有季家至鐵山、季家至三驅、季家至河包、季家至銅鼓等主要公路過境。2011年末,季家鎮有縣鎮級公路1條,總長23.5千米。
季家鎮
季家鎮境內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妙高山摩崖造像1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石橋村寶峰寺、龍塘村回龍寺、元代古墓、梯子村宋代古墓以及妙高寺遺址等。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