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驅鎮

重慶市大足區下轄鎮

三驅鎮,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西部,東與寶興鎮龍崗街道毗鄰,南與龍石鎮相連,西與季家鎮鐵山鎮相鄰,北和高升鎮接壤,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15千米,區域總面積76.56平方千米。

清康熙元年(1662年),移民胡氏先祖到三驅鎮一帶墾荒建宅,取名為老鶴場,屬嘉勝里;1994年1月,由三驅區改為三驅鎮。截至2018年末,三驅鎮戶籍人口為54965人。截至2020年6月,三驅鎮下轄6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雙吉社區一組惠民路1號。

2018年,三驅鎮有工業企業2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歷史沿革


清康熙元年(1662年),移民胡氏先祖到三驅鎮一帶墾荒建宅,取名為老鶴場,屬嘉勝里。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置為第五區。
1949年12月,第五區改稱第三區。
1955年12月,第三區改稱三驅區。
1994年1月,三驅區改為三驅鎮。
地名由來
三驅鎮得名來源有二:一說老場創始人來自湖廣三省,是先驅者,為表彰其業績,故名“三驅”;二說該場曾有嚴重瘟疫,每天死亡十幾人,為了驅趕瘟疫、避免災難,大人小孩皆佩香包,出門時用香包掩住口鼻,以“驅瘟神、驅魔鬼、驅邪祟”,故名“三驅”。
三驅鎮
三驅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驅鎮地處大足區西部,東與寶興鎮、龍崗街道毗鄰,南與龍石鎮相連,西與季家鎮、鐵山鎮相鄰,北和高升鎮接壤,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15千米,區域總面積76.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驅鎮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地形為淺丘帶壩開支,以丘陵為主;境內海拔平均高度370—385米;最高點青龍咀位於龍崗鎮與寶興鎮交界處,海拔550.5米;最低點位於窟窿河面,海拔330.5米。

氣候

三驅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26.2℃,年平均降水量1171毫米。

水文

三驅鎮境內河道屬窟窿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窟窿河及其支流;河流總長度31.4千米,河網密度0.19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窟窿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9個村,長15.2千米,流域面積0.7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500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三驅鎮主要自然災害為旱災和水災。

自然資源


三驅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天然氣、石油。2011年,三驅鎮有耕地面積4.6萬畝,人均0.9畝。三驅鎮植物有121科344種,動物有32種64種;藻類植物有7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三驅鎮下轄河街、半邊街2個社區,大橋、長坪、月池、板橋、鐵橋、水星、楠林、新民、千佛、佛會、月亮、白坭、雙吉、玉金、現龍、朝陽16個行政村;下設4個居民小組、11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三驅鎮下轄6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雙吉社區一組惠民路1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00111104001121半邊街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1104002121河街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1104003122玉金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1104004121雙吉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1104005122水星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1104006220大橋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1104201220鐵橋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02220板橋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03220月池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04220長坪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07220新民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08220白坭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09220楠林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10220千佛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11220佛會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12220月亮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14220現龍村村民委員會
500111104215220朝陽村村民委員會

人口


2011年末,三驅鎮總人口5.4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403人,城鎮化率13.7%;總人口中,男性28421人,佔52.53%;女性25682人,佔47.47%;14歲以下7932人,佔14.66%;15—64歲40673人,佔75.18%;65歲以上5498人,佔10.16%;以漢族為主,達54038人,佔99.9%;有苗、藏、彝、回、土家、蒙古等8個少數民族,共65人,佔0.1%。2011年,三驅鎮人口出生率3.9‰,人口死亡率3.54‰,人口自然增長率0.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3人。
2017年末,三驅鎮常住人口為43197人。
截至2018年末,三驅鎮戶籍人口為54965人。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30722人。

經濟


綜述

2001年,三驅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25元。
2011年,三驅鎮財政總收入1664.5億元,比2010年增長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2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2011年,三驅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220元。
2018年,三驅鎮有工業企業2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2011年,三驅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比2010年增長7.35%,農業增加值1.2億元;形成以黑山羊、生豬、雞、鴨等為主的養殖業,有3000畝國家級優質糧油基地,1000畝綠色蔬菜基地。三驅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三驅鎮生產糧食4.7萬噸,比2010年增長70.1%,人均947千克。三驅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等,其中油料產量2600噸,增長52.9%;蔬菜產量3600噸,減少75.5%。三驅鎮畜牧業以飼養黑山羊、生豬、雞、鴨為主。2011年,三驅鎮生豬出欄3.7萬頭,存欄4.1萬頭。2011年,三驅鎮生產肉類4000噸,增長0.4%,其中豬肉3200噸,禽肉產量1100噸,禽蛋10.5噸。2011年,三驅鎮水果種植面積0.08萬畝,產量562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枇杷、梨、桃。三驅鎮漁業以稻田養魚為主。2011年,三驅鎮漁業總產值0.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7%;水產品產量510噸,比2010年增長17.2%。

工業

2011年,三驅鎮企業32家,職工0.95萬人,工業企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增加值1638萬元。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7631萬元,增加值1730萬元。

商貿

2001年,三驅鎮實現商貿流通銷售收入730萬元,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910萬元。
2011年末,三驅鎮有商業網點6個,職工26人。2011年,三驅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7億元,比2010年增長77.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4億元,比2010年增長34%。

金融

2011年末,三驅鎮有3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4億元,比2010年增長14%;人均儲蓄7500元;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比2010年增長9%。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三驅鎮得名來源有二:一說老場創始人來自湖廣三省,是先驅者,為表彰其業績,故名“三驅”;二說該場曾有嚴重瘟疫,每天死亡十幾人,為了驅趕瘟疫、避免災難,大人小孩皆佩香包,出門時用香包掩住口鼻,以“驅瘟神、驅魔鬼、驅邪祟”,故名“三驅”。
● 文物古迹
三驅鎮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組成部分石篆山摩崖造像。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千佛摩崖造像1處。石篆山石刻位於大足區三驅鎮西南25千米處的佛會村。石篆山摩崖造像為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石篆山摩崖造像屬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方特產


田涼粉
田涼粉是由三驅鎮田正華、唐吉英夫婦結合祖輩傳下的手藝,以純豌豆做原料,經石磨成漿,用柴火加熱,加上自創工藝,在鐵鍋內攪拌而成,冷卻后就成涼粉。在2000年10月,被大足區人民政府評為“大足區地方風味名小吃”。
脆子甜粑
脆子甜粑最初由三驅鎮人李松柏的祖輩所創。據說脆子甜粑是李松柏在解放前寶頂香會期間,曾在月佛灣佛緣橋頭賣過三年炸粑,邊炸邊賣,後來結合祖輩獨門經驗,改進工藝而成。2000年10月,脆子甜粑被大足區人民政府評為“大足區地方風味名小吃”。
三驅鎮
三驅鎮

交通


2011年末,三驅鎮有成渝複線高速公路過境,設1個出口;已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大榮路、龍三路、三響路、三燈路為骨幹的公路網路;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14.3千米。

社會


社會事業

2011年末,三驅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516人,專任教師41人;小學5所,在校生2178人,專任教師30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199人,專任教師16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000人,專任教師78人。2011年,三驅鎮教育經費達12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0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三驅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66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20人,經營管理人才240人,技能人才680人,農村實用人才32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三驅鎮有文化站1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劉天成傳》《花采愁邊》等十多本文學作品集,發表小說、散文、詩歌100多篇;農家書屋15個,民間演出團體5個,計生人口文化大院1個。2011年末,三驅鎮有體育場地10處;50%的城市社區和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5.7%。2011年末,三驅鎮有線電視註冊用戶7783戶,直播星接收電視用戶437戶,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三驅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生殖健康服務站1所,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標準化村衛生室17個;病床94張;專業衛生人員63人。2011年,三驅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72萬人次,住院手術441台次,出院病人0.32萬人次,其中中心衛生院,建於1952年,佔地面積8736平方米,職工68人,擁有固定資產703萬元,醫療設備229萬元,年門診量2.5萬人次。2011年,三驅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7.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2萬人,參合率99.1%;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三驅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92戶,人數538人,支出122.72萬元,月人均190.1元;城市醫療救助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8人次,共支出3.1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3人次,支出0.3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0戶,人數1701人,支出220.99萬元,比2010年增長2.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0人,支出10.08萬元,比2010年增長1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8人,支出29.4萬元,比2010年增長16%;農村醫療救助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19人次,共支出11.2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1771人次,支出1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有敬老院1個,床位50張,五保家園1個,床位10張;2011年末,三驅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萬人。
三驅鎮
三驅鎮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三驅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8千米,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8萬份、期刊1.5萬冊,郵政業務收入130萬元;有電信企業服務網點5個;固定行動電話用戶2.7萬戶。
道路
2011年末,三驅鎮有橋樑1座,總長度50米。
給排水
2011年末,三驅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45千米,生產能力50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1100立方米。
供電
2011年末,三驅鎮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2萬千伏安,有高壓輸電線路4條,年售電量累計50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78%,供電可靠率99.98%。
燃氣
2011年末,三驅鎮有天然氣(煤氣)管線3.2千米,天然氣(煤氣)用戶1500戶,燃氣普及率為85%,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3.16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