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蔬食
漢語成語
布衣蔬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yī shū shí,出自《漢書·王吉傳》:“吉儉家居,亦布衣蔬食。”形容生活節儉樸素。在句子中作主語、定語、賓語;形容生活清苦。
《漢書•王吉傳》:“吉儉家居,亦布衣蔬食。”
穿粗布衣服,吃粗糙飯食。形容生活儉樸。王烈(約141-218年),字彥方,早年有盛名,通識治道。他辦學校,救濟災民。他所居的地方民風淳厚,行人路不拾遺。諸侯都親自前去拜訪他,詢問如何施政。他立志不仕,察孝廉,三府並辟,皆不就。董卓作亂,避居遼東,親自參加耕種,身穿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糙的飯食,但他始終樂觀向上,不改其志。當地的人都奉若君主。在他的影響下,遼東雖強也不欺陵弱小的地方,商人也都以誠經營,市不二價。
【出典】:
《三國志·魏書·管寧傳》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卷11第356頁:“會董卓作亂,避地遼東,躬秉農器,編於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樂。東域之人,奉之若君。”
【例句】:
《晉書·范汪傳》:“外氏家貧,無以資給,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然(燃)薪寫書。”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此數年,布衣蔬食,不過仍舊是儒生行徑。”
粗茶淡飯、布被瓦器、布衣糲食。
錦衣玉食、鋪張浪費、粗衣惡食。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定語、賓語;形容生活清苦。
老軍長離休后自願回到山鄉,過著布衣蔬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