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
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
弗里德里希·卡爾·魯道夫·貝吉烏斯(德語:Friedrich Karl Rudolf Bergius,1884年10月11日-1949年3月30日)生於布雷斯勞(今波蘭弗羅茨瓦夫)逝於阿根廷,德國化學家,1931年由於對化學高壓的研究,為現代化學工業特別是高壓力化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獲諾貝爾化學獎。
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
他發明了從煤中提取工業汽油的方法,被稱為貝爾狄烏斯法。這種方法是:先將煤與原油混合成糊狀物,然後在二百個大氣壓下,藉助催化劑進行氫化處理。一噸煙煤大約能生產180加侖的車用汽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解決德國石油短缺的困難,貝爾狄烏斯法起過一定的戰略作用。他還發明了其他兩種重要的方法。一是高溫水解氯苯為苯酚;二是將乙烯直接轉化為乙二醇。此外,他與威爾斯太特等合作,進行過木漿工業水解成糖、蛋白質的研究。1931年,貝爾狄烏斯與卡爾·博施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應用了貝吉烏斯的方法為自身提供了汽油,並從木材中制出了一定數量可供食用的物質。二戰後貝吉烏斯不願意留在戰敗的德國。他最遷移到奧地利,然後到西班牙,最後到了阿根廷,並在那裡作為該國政府的技術顧問。可是他到阿根廷大約一年之後就去世了。
他將畢生精力全都用在對高壓力下的化學反應研究中,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專業性巨著《化學作用高壓力的運用》使人們能夠從煤中提煉出液體燃料,從木材中提煉出糖。更為重要的是,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把高分子分裂成簡單分子,這種技術在化學研究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