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腹葉須魚

裸腹葉須魚

裸腹葉須魚(學名:Ptychobarbus kaznakovi)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葉須魚屬的魚類,俗名花魚,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金沙江水系、瀾滄江、怒江上游干支流等,一般生活於干支流流水環境。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金沙江。

形態特徵


體長,略呈圓筒形。頭錐形。吻突出。口下位,馬蹄形,下頜前緣無角質,內側微具角質。下唇發達,分2葉,無中葉,兩側葉前部相連,后緣內卷。須1對,位於口角,粗壯而長。體被細鱗,體側近腹部處鱗片退化,埋於皮下或胸、腹部裸露;側線鱗98-117個,其大小約為體鱗的2倍。臀鰭發達。背鰭無硬刺,起點在腹鰭之前。體背灰褐色,分佈有均勻、不規則的小斑點,腹部灰白,頭上部及背、胸、尾鰭具有多數斑點。

生活習性


一種適應於大江河干支流流水生活的魚類,有時也棲息在附屬水體。具有春季上溯,秋季下游的生活習性。生長速度甚慢,性成熟年齡較遲。

區域分佈


分佈於四川及雲南境內的金沙江水系和怒江、瀾滄江。

生存狀態


原在金沙江中有一定數量。近年來由於高強度捕撈,捕撈量遠遠超過資源的自然增殖量。加之生態環境的變化,水體污染等原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在一些江段已基本絕跡,僅在上游偏僻地區有少量個體。

分類學


裸腹葉須魚,屬於魚類動物

瀕危等級


易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