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鐘螺

紫金鐘螺

紫金鐘螺(學名:Calliostoma annulatum):螺殼呈圓錐形,堅實。殼表及殼底金黃色,縫合線,殼緣及殼底中央紫紅色帶環繞。每螺層有四至五條螺肋,肋上密布細顆粒。殼底平,同心圓螺肋近十條,肋上亦密布細顆粒。口蓋角質,圓形橘黃色。

美國阿拉斯加州,美國華盛頓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海域產,棲息於淺海的海藻海帶上。

紫金鐘螺有“最美麗的鐘螺”的美譽,以顏色特殊,頗有喜感,而廣受收藏家的珍愛。

形態特徵


紫金鐘螺
紫金鐘螺
紫金鐘螺貝殼體直徑約2-3厘米,高度通常為8厘米。呈圓錐形,堅實。殼表及殼底金黃色,縫合線,殼緣及殼底中央紫紅色帶環繞。每螺層有四至五條螺肋,肋上密布細顆粒。貝殼底部較平坦,具同心圓螺肋近十條,肋上亦密布細顆粒。口蓋厴角質,圓形多旋橘黃色。
呈楯狀。具有2個心耳神經系統集中不顯著,足神經節呈長索狀,左右2個臟神經節彼此遠離。具有1個腦下食道神經連索。嗅檢器不明顯,位於鰓神經上。平衡器中含有許多耳沙。眼的構造簡單,開放或形成封閉的眼泡。腎臟1對,開口在乳頭狀的突起上。生殖腺一般開口在右腎中,生殖孔獨立。吻或水管缺乏,齒舌帶上的小齒數目極多。
貝殼的主要成分為95%的碳酸鈣和少量的殼質素。一般可分為3層,最外層為黑褐色的角質層(殼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蝕的作用,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殼質素構成;中層為稜柱層(殼層),較厚,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稜柱狀的方解石構成,外層和中層可擴大貝殼的面積,但不增加厚度;內層為珍珠層(底層),由外套膜整個表面分泌的葉片狀霰石(文石)疊成,具有美麗光澤,可隨身體增長而加厚。

生活習性


為海產。多棲息於潮間帶至淺海岩石、沙或泥沙質海底。以藻類、苔蘚植物為食。也會吃橈足類的碎屑,甚至可以清除死魚或其他海洋生物,也會襲擊海葵。顯然有“嘴唇”或“下顎”,用來切割獵物。在殼上分泌膠囊,有助於阻止被捕食。可作紐扣或貝雕工藝。

分佈範圍


美國阿拉斯加州、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州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海域產,棲息於淺海的海藻或海帶上。
紫金鐘螺分布圖
紫金鐘螺分布圖

保護級別


尚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