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王宇欣的結果 展開
-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 《最強大腦》第四季選手
- 舞蹈演員
王宇欣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王宇欣,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
1989年8月參加工作,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2000年9月至2002年5月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作為中組部第七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赴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掛職鍛煉,任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辦公廳後勤保障處副處長。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環境工程系研究學習。1989年7月在北京農業工程大學農業建築與環境工程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996年6月和2000年7月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年12月起任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2012年10月起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
城市環境與城鎮生態;農業生態園區規劃;設施園藝裝備與農業建築工程;沼氣工程與新能源利用;設施新材料和建築節能。
科研項目
1997開始,參加科技部“九五”重大科技產業工程攻關項目—工廠化農業北京分項(課題編號952500801)的研究。該課題2001年2月被科技部、國家計委等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2000年至2002年參與山東省日照陽光生態市規劃研究、海南博鰲生態建設規劃、廣州市匯景新城生態建設規劃、北京蟹島生態度假村大中型沼氣工程設計研究,2002年還與上海飛機研究所合作參加國防科工委項目“溫室冬季加溫方式及溫度均勻化研究”。2003年參加上海市重大科技興農科技攻關項目“新型溫室覆蓋材料的研究”。2005-2008年參加北京市教委項目“都市設施農業研究與示範”。2007 參與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項目“北京市農村基礎設施規劃研究”,2007-2009年參加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溫室覆蓋材料PET膜光熱傳遞機理與模型研究”,2008年-2012年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規模化沼氣工程沼液、沼渣高值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工程”研究。2010年參加中國農業大學“985”三期高水平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研究項目。
論著及成果
1.王宇欣,段紅平,主編. 設施園藝工程與栽培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8.
2.參編教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主編:周立祥,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7.
1.專利名稱:太陽能堆肥溫室節能保溫簾被卷放機,專利號:ZL 201020568756.3,發明人:王宇欣,史光義,史景茂,龐昌樂。
2.專利名稱:圓盤造粒機,專利號:ZL 20112 0067871.7,發明人:王宇欣,龐昌樂,史光義,史景茂。
主要論文
1.王宇欣,全煥,林聰,許海玲,生態農業園區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2.45.
3.Wang Yuxin, Study on Wastes Treatment in Xiedao Eco-farming Resor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gas Technology-Active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noi, Viet Nan,2002.10.22.
4.王宇欣,林聰,能源消費對生態服務功能的影響評價,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2003.69.越南的沼氣生態技術研究,現代化農業,2003.5.
6.朱全秀,王宇欣. 國優工程建設過程管理控制的探索. 社科縱橫,2007(8) : 68-69,67.
7.侯豐澤, 王宇欣, 王肖鈞. 大跨度金屬拱形波紋屋頂不同高跨比的承載力研究. 鐵道建築,2007(9): 103-104.
10.王宇欣,蘇星,唐艷芬,鄒永傑.京郊農村大中型沼氣工程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8,24(10):291-295.
13.彭子恆,王懷領,王宇欣. 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測度, 林業經濟問題,2008,28(6):512-516.
14.王宇欣,彭子恆,鄒永傑. 江西省域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測度與評價. 農業環境與發展,2008,25(3):28-32.
15.Du, Yang-Yang, Wang, Yu-Xin. Measuri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cotone: A case study of Dalate County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v 524-527, p 3403-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