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山一郎
第52、53、54任內閣總理大臣
徠鳩山一郎(日文:はとやまいちろう,1883年1月1日—1959年3月7日),日本政治家,第52、53、54任內閣總理大臣,被認為是二戰後日本最重要的內閣總理大臣之一。鳩山一郎一生堅信議會政治,並敢于堅持自己的主張。因為戰爭期間曾站在議會政治的立場公開反對東條內閣獨裁式的推薦候選人方法和《戰時刑法特別修正法案》,他一度被迫隱居。在戰後初期的日本政壇,享有極大威望。
鳩山一郎是日本政壇統領黑白兩道的鳩山家族的第二代掌門人,日本第52任、53任、54任首相(1954年12月10日—1955年12月20日),日本前任首相鳩山由紀夫的祖父。任內積極擺脫美國控制,擴展外交空間,發展經貿。
鳩山政治家族
受其父影響,鳩山一郎從小立志當一個政治家。在其步入社會時,正值日俄戰爭後日本民權運動高漲時期,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鳩山加入政友會。1911年當選為東京市議會議員,1915年起歷任眾議員、田中義一內閣書記官長等職。1926年成為政友會幹事長、與姐夫政友會總裁鈴木喜三郎和好友床次竹二郎把持政壇,還接受奉系張學良的政治獻金。1930年浜口雄幸首相遇刺住院期間,他攻擊幣原喜重郎代理首相是蔑視憲政大義名分。幣原的答辯也成為問題,國會持續混亂,還發生打鬥事件。浜口雄幸不得已重回議會,終於因傷口發作而死亡,浜口的死標誌著日本憲政的崩潰。1931年起連任犬養毅內閣、齋藤實內閣的文部大臣。任內發生“瀧川事件”,嚴厲壓制左翼力量。1937年一度擔任政友會代理總裁。其時年54歲,正所謂美妙年華,可望大幹一番事業。
但是,進入30年代的日本政治,正急劇的向右轉,隨著昭和天皇神秘獨裁的建立、軍部大臣現役制的確定和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議會政治實際上完全被否決,各資產階級政黨相繼解散,被統統納入近衛文麿公爵首相的大政翼贊會中,鳩山一郎所在的政友會,這個日本第一屆首相伊藤博文創立的政黨,也在1940年宣布解散,鳩山不甘心就這樣失去自己的政治生命,便與蘆田均,大野伴睦等人組織同交會,還進行了抵制東條組閣的活動,因此與軍部當政的東條英機不合,雙方矛盾深刻,有人認為鳩山一郎是“反東條,但是不反侵略”。1941年鳩山宣布辭職,隱居於輕井澤以待時機。
1950年隱居的鳩山一郎
他被開除公職后,自由黨內沒有適當的人選接替總裁職位,而推不出總裁就無法組閣,政權將落入其它政黨之手。性格直爽的鳩山當即把好友吉田茂請入黨中,讓當時還不是議員的吉田坐上自由黨第一把交椅,組織吉田內閣,吉田也拍著胸脯保證,鳩山如果恢復公職,他第二天就交回總裁職位。
徠鳩山賦閑五年,直到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后才恢復公職,但馬上又患了腦溢血,修養了半年多始見好轉。按照約定,自由黨總裁一職應該物歸其主了。但吉田茂五年經營,已經在黨內培植了大批黨羽,遂以總裁職位是公器,不應私相授受為由,拒絕了鳩山的奢望。鳩山深受刺激,從此與吉田茂決裂,帶著自己的一批人從自由黨出走,同改進黨合併,組成日本民主黨,任總裁。最後吉田茂在內外交困下,不得不下台,1954年12月,鳩山終於登上首相寶座。
鳩山一郎1955
鳩山充分利用並助長了這種鳩山熱,上任伊始,便開始所謂提倡凈化的新生活運動,宣布取消大臣警衛和大臣官邸,禁止平時賽馬賽車,禁止國家公務員與民間企業家打麻將和高爾夫球,政府使用的汽車一律改成國產等,起到為鳩山熱加溫的效果。接著不失時機,與內閣成立兩個月的1955年2月舉行大選,使民主黨大獲全勝,上升為議會第一大黨。鞏固了政權基礎。
戰後10年,日本人飽經磨難,終於在戰爭廢墟上重建了家園,恢復了經濟。鳩山上任的1954年底,日本經濟已經全面復興,國民生產總值早已超過戰前最高水平,正處於高速增長的前夜。由於簽訂了《舊金山對日和約》合《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佔領軍統治時代已經結束,日本政治出現半佔領半獨立局面。政治與經濟,是互為表裡密不可分的,如果說 吉田時代把重點放在經濟恢復和復興方面,那麼鳩山時代謀求政治上完全獨立便應運而生。鳩山一郎的內外政策,正是據此制定和實施的。
1954年鳩山內閣合影
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在飽受戰爭災難的日本人民中有著廣泛的思想基礎,鳩山內閣成立前後,日本各地發生反對運進核武器,撤出美軍基地,禁止原子彈的群眾運動。在議會中有三分之一左右議席的社會黨,也把維護憲法,反對重建軍備寫入黨章中。和平運動的巨大聲勢,迫使鳩山遲遲不敢正面提出改憲問題。但在第三次鳩山內閣成立后,由於自由,民主兩黨合併成為自由民主黨,政府勢力加強,鳩山始加快改憲步伐,強迫議會通過《憲法調查會法案》,為修改憲法做準備。同時提出的還有小選區法案,因遇到社會黨和參議院的抵制而流產。鳩山承認,小選區法案的流產,是內閣最大的失敗。
由於和平力量的威懾,鳩山最終未敢著手修改憲法,但在重建軍隊方面,卻切實付諸行動。在他執政的兩年內,自衛隊的兵力由15.2萬人,增加到21.4萬人,並強迫議會通過了旨在擴軍的《國防會議法案》,比之於他的前任,他走的更快,更遠。
鳩山執政期間重開了國家干預教育的先例俄,提出設立新教育委員會法和教科書法案,即所謂的教育二法。前者是把地方公共團體教育委員公選制改為任命制。在議會審議時,這一法案遭到社會黨等在野黨的強烈反對,最後調來500名警察威臨議會,強行通過。後者旨在強化教科書檢查制度,實現教科書國定化,因遇到包括部分自民黨黨員在內的整個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最後陷於流產。
和吉田茂交談
鳩山在任內的最大目標,是恢復日蘇邦交,使日本真正實現外交上的獨立。他為此不惜一賭自己的政治生命。他說:“我作為政治家的使命,在於修改憲法和日蘇交涉。特別是日蘇交涉,在我任期內一定要予以解決。”鑒於修改憲法已經沒有希望,他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日蘇邦交問題上。
但是,實現日蘇邦交,要經過一段艱難的歷程。以吉田茂、池田勇人為代表的親美派,明確表示反對態度,財界甚至聯合起來對鳩山提出彈劾,身為外相的重光葵也主慎重論,在對蘇交涉中態度消極。因此,鳩山內閣成立不久即以開始的日蘇談判時斷時續,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關鍵是在北方四島歸屬問題上,日蘇雙方都不肯讓步。
鳩山一郎沒有為政府內外的反對意見而卻步,而是執著的追求既定目標。1956年10月,他帶病前往莫斯科,舉行日蘇首腦會談,簽定《日蘇共同宣言》。結束了兩國的戰爭狀態,恢復了邦交,對最為敏感的北方領土問題,雙方同意在簽訂和約之後,將齒舞、色丹兩島歸還給日本。《鳩山一郎回憶錄》寫到《共同宣言》簽字儀式結束后,在克里姆林宮雪白的大理石牆壁的大廳里舉行了盛大招待會。當樂隊在1500人的來賓面前演奏日本國歌時,他百感交集,熱淚盈框。1952年9月18日,蘇聯否決了日本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提案。1956年12月18日,第11屆聯合國大會全體一致承認日本加入聯合國,這標誌著日本重新正式回到國際大舞台上。
由於實現日蘇邦交正常化和日本加入聯合國,鳩山如願以償,1958年當選為眾議員。1959年(昭和34年)逝去。追授大勛位菊花大綬章。著有《我的自傳》、(1951)、《鳩山一郎回憶錄》(1957)。其子外務大臣鳩山威一郎,其孫為日本前任首相、日本民主黨前任黨代表(黨首)鳩山由紀夫。
鳩山由紀夫 (中)兄弟與祖父
鳩山留給日本的另一筆政治遺產,是在任的1955年11月,實現了民主黨和自由黨的合併,建立了以自己任總裁的自由民主黨,結束了戰後10年的多黨政治時代,使自民黨在議會中取得了兩倍於社會黨等其他政治勢力的優勢,並一直保持到1993年沒有變化,這就是所謂“五五年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