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缽
捺缽
“捺缽”是契丹語的譯音,契丹語詞,意為遼帝的行營。
自遼代以來,“捺缽”一詞由行宮、行營、行帳的本義被引申來指稱帝王的四季漁獵活動,即所謂的“春水秋山,冬夏捺缽”,合稱“四時捺缽”。
作為一種活動習俗,是指遼帝在一年之中所從事的與契丹游牧習俗相關的營地遷徙和游牧射獵等活動。遼帝保持著先人在游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又稱四時捺缽。遼代不同時期四時捺缽的地區也有所變化和不同。
所謂“捺缽”,乃契丹語,又譯作納拔、納缽、納寶、剌缽等,相當於漢語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處的“行在”或“行幸頓宿之所”。《遼史·營衛志上》:“有遼始大,設置猶密,居有宮衛,謂之斡魯朵,出有行營,謂之捺缽。”《遼史·營衛志中》“行營”:“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
2張
捺缽
遼帝保持著先人在游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 缽﹐又稱四時捺缽。遼代不同時期四時捺缽的地區也有所變化和不同。
大體而言﹐春捺缽設在便於放鷹捕殺天鵝﹑野鴨﹑大雁和鑿冰鉤魚的場所﹐最遠到混同江(今松花江上游)和延芳淀(在今北京東南)。夏捺缽設在避暑勝地﹐通常離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境)或中京(今內蒙古寧城境)不過三百里。秋捺缽設在便於獵鹿﹑熊和虎的場所﹐離上京或中京也不很遠。冬捺缽設在風寒較不嚴酷而又便於射獵的場所﹐通常在上京以南至中京周圍。遼帝在四時捺缽駐留的時間長短不等﹐每處長則兩月左右﹐短則不滿一月。
凡捺缽﹐所有契丹大小內外臣僚以及漢人宣徽院所屬官員都必從行。漢人樞密院﹑中書省等南面臣僚則只有一二人相從﹐其餘宰相以下在京都居守﹐處理公務。高級官吏的除拜﹐中書省以堂帖權差﹐等待皇帝主持的北南臣僚會議最後批准﹐然後出給誥敕。這種會議﹐每年在五月納涼和住冬時節舉行。捺缽的禁衛法制十分森嚴﹐氈車為營﹐硬寨為宮﹐貴戚為侍衛﹐著帳戶為近侍﹐武臣為宿衛﹐親軍為禁衛﹐百官輪番為宿直﹐以警衛皇帝的安全。
捺缽亭
遼朝的四時捺缽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歷來受到遼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視,早在1910年代,日本學者池內宏、津田左右吉就曾先後撰文對此加以探索。1942年,傅樂煥先生在他的代表作《遼代四時捺缽考》一文中,對遼朝的捺缽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釋。金朝的捺缽,其重要性雖不及遼朝,但也是金源一代歷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表現了女真社會歷史和民族文化的某些特質。由於《金史》沒有像《遼史》那樣專立一個《游幸表》來記載捺缽事項,所以有關金代捺缽的史料較為零散。傅樂煥先生在《遼代四時捺缽考》一文中曾對金代捺缽略加論列,而除此之外,尚無人注意這個問題。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能夠有助於人們對金代的捺缽制度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捺缽
“捺缽”按春、夏、秋、冬的時序安排,因而也稱四時捺缽。四時捺缽分為春水、秋山、坐夏和坐冬。它既是皇帝鉤魚行獵、習武休閑的理想勝地,也是皇帝議政治軍、號令天下的主要場所。遼廷內政外交的方針大計,都要在這裡拍板決策。其中春捺缽、秋捺缽主要處理遼朝與所屬其他民族的關係,夏捺缽、冬捺缽主要召開北、南臣僚會議。四時捺缽雖然是將議政辦公與鉤魚行獵結合進行的,不過議政辦公屬於遼廷高層和政權中樞的內部活動,具體情況、箇中奧秘很難為外人所知;鉤魚行獵卻是皇帝帶領朝臣從事的公開活動,在遼、宋訂立澶淵之盟以後隨著北宋使節的頻繁到訪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描述,元人纂修的《遼史》也根據相關史料作了或詳或略的記錄。關於四時捺缽的時間安排,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每3個月皇帝就要帶領遼廷各機構的主要官員從一處捺缽遷往另一處捺缽。至於四時捺缽的地點,自遼代中期以後便大體固定下來。
春捺缽
慶陵《四季山水畫·春之圖》
夏捺缽
夏捺缽. 慶陵遼墓壁畫《夏之圖》
秋捺缽
慶陵遼墓壁畫《秋之圖》
冬捺缽
慶陵遼墓壁畫《冬之圖》
而關於冬捺缽中皇帝行宮幕帳的形制規模,元人所撰《遼史·營衛志》則留下了珍貴的實錄:“皇帝牙帳以槍為硬寨,用毛繩連繫。每槍下黑氈傘一,以庇衛士風雪。槍外小氈帳一層,每帳五人,各執兵仗為禁衛。南有省方殿,殿北約二里日壽寧殿,皆木柱竹榱,以氈為蓋,彩繪韜柱,錦為壁衣,加緋綉額。又以黃布綉龍為地障,窗、桶皆以氈為之,傅以黃油絹。基高尺余,兩廂廊廡亦以氈蓋,無門戶。省方殿北有鹿皮障,帳次北有八方公用殿。壽寧殿北有長春帳,衛以硬寨。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輪番千人祗直。禁圍外卓槍為寨,夜則拔槍移卓御寢帳。周圍拒馬,外設鋪,傳鈴宿衛。”其中所說的“彩繪韜柱,錦為壁衣,加緋綉額”和“黃布綉龍”的豪華裝飾無疑蘊涵著中原文化的重要影響,但是便於遷移挪動的氈帳式宮殿卻繼承了北方民族所居穹廬的古老傳統,實際上乃為漢文化與北方民族文化相激相融的結晶,從而充分體現了番、漢合一的特點,使其成為遼朝多民族政權的象徵。
庫倫旗遼墓群1號墓墓道壁畫
遼朝滅亡后,其捺缽制度對於中國北方民族建立的金、元、清三代政權卻產生了深遠影響。金皇統三年(1143年)七月,熙宗即曾“諭尚書省,將循契丹故事,四時遊獵,春水秋山,冬夏剌缽。”(《大金國志》卷一一《熙宗孝成皇帝》三)當然在四時捺缽的具體內容、程序規模、性質作用和持續時間上,金朝以後與遼時相比已不盡雷同。金代詩人趙秉文有《春水行》詩:“光春宮外春水生,駕鵝飛下寒猶輕。綠衣探使一鞭信,春風寫入鳴鞘聲。龍旃曉日迎天仗,小隊長圍圓月樣。忽聞疊鼓一聲飛,輕紋觸破桃花浪。內家最愛海東青,錦韝掣臂翻青冥。晴空一擊雪花墮,連延十里風毛腥。初得頭鵝誇得雋,一騎星馳薦陵寢。歡聲沸入萬年觴,瓊毛散上千官鬢。不才無力答陽春,羞作長楊待從臣。閑與老農歌帝力,歡呼一曲太平人。”即形象逼真地描寫了春捺缽的獵鵝活動在金朝得以再現的生動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