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麗
唐克麗
唐克麗,土壤學專家。致力於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40餘年,是中國土壤侵蝕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之一。研究了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區域規律,指出了侵蝕最強烈的地區,是在降水量為400毫米左右的水蝕風蝕交錯帶。認為退耕上限坡度應由現行規定的25°降為15°~20°。提出了“侵蝕環境”的概念,拓展了土壤侵蝕的研究領域。
1932年8月,出生於上海市。
1950-1954年,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獲學士學位;
1954-1958年,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水保所前身),研究實習員;
1959-1962年 原蘇聯科學院道庫恰耶夫土壤研究所學習,獲副博士學位;
唐克麗
1954年,22歲的唐克麗從山東農學院土壤農化系畢業,來到位於陝西楊陵的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這是中科院在西北建立的第一個研究所。1959年至1962年唐克麗留學前蘇聯科學院道庫恰耶夫土壤研究所,完成土壤抗蝕性能及侵蝕控制研究項目,獲得(副)博士學位。1988年她主持了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唐克麗這時已年過半百,承擔著多項自然科學重大基金和科技攻關項目,但她深知這個實驗室對科研的重要意義,滿腔熱情地投身於實驗室的投標、設計和各項建設之中,1994年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
獲國家實驗室建設先進個人金牛獎
2005年9月,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2005年10月,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06年,獲世界水土保持協會2006年度傑出研究者獎。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第二屆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
多次獲得中科院和陝西省優秀導師稱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第一屆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
主持了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並擔任主任
長期擔任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
連續三屆擔任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專業委員會主任
還擔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理事
中國地質災害研究會理事
唐克麗,1932年8月5日出生在上海市一個手工業者家庭,祖籍江蘇常州。父親唐思誠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要他們懂得奮鬥,競爭,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飯的道理,使得唐克麗自幼就養成了剛強、困境中不低頭和自立的性格。1959至1962年,唐克麗被派往前蘇聯科學院道庫恰耶夫土壤研究所攻讀學位,1962年以優異成績獲土壤侵蝕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后,年已30歲本應做母親的唐克麗,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事侵蝕模擬實驗研究。
唐克麗
於是她擱下難以割捨的土壤微結構研究,挑起了研究土壤侵蝕學的重擔。整個80年代,年過半百,身患多種疾病的她,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足跡再次踏遍黃土高原。通過考察,她明確提出人為破壞植被和不合理開墾是水土流失加劇和黃河泥沙增加的主要原因。人民日報以《為什麼黃河泥沙不見減少》為題,刊登了她的主要觀點,在國內、外影響很大。“七五”期間,唐克麗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有關土壤侵蝕課題,帶領12個單位50餘人的科學考察隊伍,完成了《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區域特徵及其治理途徑》專著。該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由於野外工作成績突出,1986年唐克麗獲中國科學院第二屆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
進入90年代,是唐克麗一生中最忙、承擔任務最多、學術思想最活躍、成果收穫最多的時期。她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黃河流域侵蝕、產沙與水土保持措施減沙效益”課題,提出了人為加速侵蝕在現代侵蝕過程中佔主導地位的科學論斷,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完成《黃河流域的侵蝕與徑流泥沙變化》(主編)和《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副主編)兩本專著。同時主持國家科技攻關專題“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整治技術及試驗示範研究”,揭示了水蝕風蝕交錯帶為黃土高原強烈侵蝕區域的科學規律,鑒定專家委員會指出:這是一項創新性的研究,在水蝕風蝕規律的研究領域填補了空白,並在指導環境整治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
一個有成就的科學家,應該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不能拘泥於流行的觀點和說法。做到這一點,就要靠第一手的數據資料,深厚的科學積累和銳敏獨到的分析。唐克麗許多成果的獲得,正是做到了這一點。唐克麗通過系統考察和研究,完成了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區域分佈規律,黃河流域侵蝕產沙規律和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國家重大基金和科技攻關項目,提出水蝕風蝕交錯帶的區劃概念,開創了水蝕風蝕帶交互疊加侵蝕及其整治研究的先河;提出人為加速侵蝕在現代侵蝕中佔主導地位的明確概念;以及土壤侵蝕在整體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明確評價。這期間有兩篇論文引起很大反響,一篇是1986年人民日報轉載的“為什麼黃河泥沙不見減少”,另一篇是1989年中國科學報登載的“重建植被仍為治理黃土高原的良策”。兩篇文章均觀點鮮明地強調生物圈的作用,指出人為不合理開墾和植被破壞是土壤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退耕還林還草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
在科研工作緊張進行的同時,她還帶了30餘名博士生,所主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按時建成並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唐克麗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第一屆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長期擔任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連續三屆擔任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專業委員會主任。還擔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中國地質災害研究會理事,曾先後組團參加第四、五、七屆國際土壤保持會議。1994年受水土保持學會委託,率團訪問台灣。她曾隨中國科學院周光召院長赴美參加中美兩院高級會晤,所作的“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全球變化”的講演獲得好評。她淵博的知識和流利的學術演講贏得了國際和海峽兩岸學術界的高度讚揚,並促成在大陸舉辦了第一屆海峽兩岸水土保持學術討論會。她先後訪問了美、日、澳等國家,促成了中美、中澳、中日科技合作。唐克麗為發展我國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學科並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1 唐克麗.《大寨海綿土微形態特徵》.土壤學報.1978,15(2)
2 唐克麗.《武功黃土沉積埋藏古土壤的微形態及其發生學》.科學通報.1981(3)
3 唐克麗.《古土壤的類型及其微形態特徵的鑒別》.土壤通報.1981(3)
4 唐克麗,鄭世清,席道勤等.《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水土保持通報.1983(5)
5 唐克麗.《黃河泥沙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問題》.中國水土保持.1985(12),等等。
研究侵蝕區域規律的主要目的是為區域治理開發提供土壤侵蝕分區系統。50年代,黃秉維、朱顯謨等發表了土壤侵蝕分區圖等文獻,得到廣泛應用。但受條件所限當時實際觀測數據很少,社會經濟因素也考慮較少。唐克麗等根據黃土高原土壤侵蝕營力和生物氣候特徵,自南而北劃分為3個帶:森林和森林草原型的水蝕地帶;灌叢草原和草原型的水蝕風蝕地帶;荒漠草原和荒漠型的風蝕地帶,下劃分出25個二級區。該方案利用大量水文觀測數據,綜合考慮了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侵蝕和治理兩方面的區域特徵,專家評議認為該方案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通過區域侵蝕規律研究,科學論證了侵蝕最強烈地區不是發生在降水量最多的水蝕地帶,而是發生在降水量為400毫米左右的水蝕風蝕交錯帶。確定了該帶片沙覆蓋的黃土丘陵區為強烈侵蝕中心。“八五”期間,她承擔了國家攻關課題環境整治,在水蝕風蝕帶的六道溝小流域設立了定位監測場和整治試驗示範基地。首次研究了水蝕風蝕時空分佈規律。查明該區全年風蝕水蝕交替進行和交互促進關係;空間上水蝕風蝕呈迭加分佈;明確了防治措施配置的關鍵季節和關鍵部位;填補了水蝕風蝕帶侵蝕規律研究的空白。
在研究坡耕地侵蝕過程和機理時,唐克麗發現了從梁峁坡面到谷坡的侵蝕發生髮展過程,其侵蝕方式和侵蝕能量呈鏈狀機制進行。由此提出了“侵蝕鏈”新概念,使土壤侵蝕和力學相結合,拓展為土壤侵蝕力學新分支學科。她為博士生設計的“坡溝系統侵蝕鏈動力機制模擬實驗”課題,揭示了坡面層流、細溝流、淺溝流和切溝流的水力學特性和產沙輸沙的力學特徵。
以土壤侵蝕鏈為基準,研究得出侵蝕方式、侵蝕物質和侵蝕能量轉化的動力機制,為確定不同地形部位土壤侵蝕的控制及退耕上限坡度,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我國的土壤侵蝕研究,長期來測重於水土流失及其對入河泥沙的影響方面。唐克麗把土壤侵蝕研究拓展到全球變化和防災減災領域,並提出了“侵蝕環境”概念,認為土壤侵蝕不僅造成水土流失,且影響到土地退化、植被退化、土壤肥力退化,乃至土地沙漠化和岩漠化等不可逆轉的境地,並激發或加劇洪、旱災害。她所撰寫的有關土壤侵蝕環境與全球變化及防災減災的論文,在國內、外受到很大的關注。她在子午嶺林區開創的“土壤侵蝕與生態環境演變”觀測場,重演人為開墾破壞林草植被后的加速侵蝕過程,填補了國內研究空白,並為自然侵蝕和人為加速侵蝕的評價,提供了重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