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勝鎮

廣東省汕尾市城區轄鎮

捷勝鎮,廣東省汕尾市汕城區的一個鎮,位於汕尾市城區東南側紅海灣畔,離汕尾市中心至少20公里。

東與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毗鄰,西與新港街道大華半島接壤,北與東涌鎮接壤,南臨南海。總面積達52平方千米(2017年),海岸線長12公里。有34個自然村,總人口為25467人(2020年)。2018年末,捷勝鎮戶籍總人口共5.72萬人。 

2018年,捷勝鎮工業企業個數共230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12家。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捷勝城設城所、鎮武司,軍事上屬陸豐碣石衛管轄,行政上隸屬海豐縣金錫都。
民國二年(1913年),捷勝屬海豐縣第七區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區設鎮。
1949年,捷勝解放,屬海豐縣第七區。
1953年,改稱捷勝區。
1958年,成立捷勝人民公社。
1984年,撤社設區。
1987年,改區為鎮。

簡介

原址古戰場捷琅埔。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千戶候良率吏民英勇抗擊並大敗倭寇,故改稱捷勝。明、清代設所署、鎮撫司、吏目廳等官方機構,軍事上屬媽石衛,行政上屬海豐縣多錫都。民國時期屆海豐縣第七區署。1958年成立捷勝人民公社。1987年改設鎮,1988年汕尾市成立后歸城區管轄。
捷勝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l℃,年均降水量為1929.6毫米。全鎮背山面海,中部地勢略高,耕地多為沙質土,也有少量的淤泥土壤,適耕性較強。
捷勝鎮風景區-龜齡島
捷勝鎮風景區-龜齡島
該鎮海岸線長,有沙角尾等5個沿海村,現有漁船204艘,1314噸位,歷來盛產海膽、鮑魚、石斑、棱蝦等名貴海產品。沿岸海灘地帶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養鮑基地,有養鮑場11家,總面積達37萬平方米,年產鮑魚135噸,產值達4000萬元。
有三資企業及三來一補企業21家,主要生產服裝、塑料、鞋業等製品及來料加工等。
捷勝鎮是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汕尾文化古鎮,有著許多的風光秀麗且具有歷史文化考古價值的名勝古迹,其中龜齡島是出名的一個,市場旅遊景點之一。
捷勝鎮中,沙角尾等5個沿海村,現有漁船204艘,1314噸位,歷來盛產海膽、鮑魚、石斑、棱蝦等名貴海產品。沿岸海灘地帶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工廠化養鮑基地,有養鮑場11家,總面積達37萬平方米,年產鮑魚135噸,產值達4000萬元。但是沙角尾村中是沒有鮑魚場的,漁民都是以捕魚為生。
而農業方面,這裡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和各種各樣的蔬菜,如菠菜、蔥、苦瓜、青瓜、南瓜、番薯、花生等等。除此之外,有些農戶還飼養了牛和豬等。

地名由來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為保沿海安全,命“千戶”侯良擇地捷琅埔建築城防。城剛建成,倭寇來犯,吏民倚城英勇抗擊,大敗來犯之敵,大功告捷。為紀念此役,取“捷琅埔”之“捷”字,后加戰勝之“勝”字,故名“捷勝”。明清年代捷勝城設城所、鎮武司。吏目廳等官方機構,故有“捷勝所城”之稱。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捷勝鎮位於汕尾市區東南側紅海灣畔,介於東經115°23'至115°24',北緯22°43'至22°44'之間,距汕尾市區18千米,東與紅海灣經濟開發區毗鄰,西與新港街道大華半島接壤,北與東涌鎮連接,南瀕南海,區域總面積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捷勝鎮背山面海,境內西北有大伯山、虎洞山,西南有煙墩山,中有雲山,陸上被九伯嶺分隔為兩部分,中部地勢略高,耕地多為沙質土,也有少量的淤泥土壤,適耕性較強。 

氣候

捷勝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年均降水量為1929.6毫米。

水文

捷勝鎮內自東向西錯落分佈有石狗湖、雙石湖、沙坑湖、東坑湖等四個天然湖泊。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捷勝鎮的海沙灘中貯藏有玻璃礦砂和鎢礦(儲量未探明),島嶼山丘中花崗石儲量較多。 

土地資源

捷勝鎮有耕地面積約11250畝,其中水田4439畝,旱地約6811畝,人均耕地面積0.18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捷勝鎮共轄14個行政村、4個社區。 
東門社區西門社區南門社區北門社區南門外村大流村
石頭村聯星村石崗村五愛村沙角尾村聯安村
前進村沙坑村牛肚村東坑村埔尾村軍船頭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捷勝鎮戶籍總人口為5.72萬人。
2021年6月,汕尾市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人口數為25467。

經濟


農業
全鎮耕地面積約11700畝,2006年農作物總產量14842噸,其中糧食作物年產量達到6992噸,蔬菜產量達7660噸,產值800多萬元;投資1000萬元,面積1000畝的大埔農業生態基地已發揮效益。
漁業
捷勝鎮風景
捷勝鎮風景
沙角尾、石崗、石頭、牛肚、沙坑、東坑等6個沿海村,有漁船420艘,1314噸位。2006年水產品產量達到近9000噸,其中鮑魚產量256噸,1996年時曾建成中國最大的工廠化養鮑基地,當時有鮑魚場11家,總面積37萬平方米,年產鮑魚196噸,產值約2700萬元。2006年,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面積三萬平方米的健泰鮑魚場相繼投入建設並部分投產。
工業
積極實施外向拉動戰略,走“工業興鎮”道路,外引內聯,強化管理,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和促進工業生產發展。2006年全鎮有“三資”企業及“三來一補”企業16家,主要生產服裝、塑料、鞋業等,全鎮有嘉倫毛織廠、增加毛織廠、鴻泰毛織廠、塑膠工藝廠四個超500萬元的企業。全鎮還有貝雕、木雕、“五金”等多家手工業。

綜述

2006年,捷勝鎮工農業總產值4646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9348萬元,農業總產值16024萬元,人均年收入3956元。 

第一產業

捷勝鎮海岸線長,盛產魚類、貝殼類和藻類,還有鮑魚、龍蝦、石斑、海膽、角螺、蚌蚝等。 
2006年,捷勝鎮耕地面積約1170畝,其中水田約4210畝,旱地約6960畝,人均耕地面積約0.18畝,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花生、豆類等。農作物總產量14842噸,其中糧食作物年產量達到6992噸,蔬菜產量達7660噸,產值800多萬元,投資1000萬元。 
2006年,捷勝鎮水產品產量達到近9000噸,其中鮑魚產量256噸,年產鮑魚196噸,產值約2700萬元。 

第二產業

2006年,捷勝鎮有“三資”企業及“三來一補”企業16家,主要生產服裝、塑料、鞋業等,全鎮有4個超500萬元的企業。 
2018年,捷勝鎮工業企業個數共230家,規模以上企業個數為4家。 

第三產業

2018年,捷勝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12家。

文化


人文特點

捷勝鎮建城六百多年,底蘊深厚,素有“文化古城”之稱。捷勝地處偏壤,惡劣的自然環境、清貧的物質生活,造就了捷勝人極為崇拜和宗教信仰。寺廟林立、神宮遍地,是捷勝鎮自古以來的特色。 
捷勝城建成以後,成為周邊鄉村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的小農生產結構,百工諸業隨之興起。其次,建置之後,屯軍戍守,有部分官兵留居捷勝,生息繁衍(現全鎮姓氏達86個)。駐捷官兵多來自中原、東部各省,他們各自帶來了當地的才識、技藝和習俗等文化。數百年來,內外文化相互交融,城裡的內文閣和城郊的外文祠,是古城作為集中培訓應科舉考試的學子處所。各大姓氏在自家的祠堂亦都辦起了私塾。城裡各社區利用公共場所,在東、西、南各城樓設塾,城外各村亦設有村塾。 

汕尾漁歌

汕尾漁歌是粵東汕尾市沿海漁民在勞動和生活中所唱的民歌,多分佈於汕尾市城區的新港、捷勝、馬宮,海豐縣的鮜門、小漠,陸豐市的甲子、碣石等鄉鎮,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的疍家。汕尾漁歌均用潮州方言演唱,演唱方式既有獨唱,也有多人參與的齊唱,還有群體性的合唱。曲調獨特豐富,具代表性的有擔傘調、東風調、豐收調、姑妹腔、大紜歌等。 

紅色文化

捷勝鎮是一個革命老區。為紀念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革命志士。1956年經海豐縣人民政府批准,建造了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捷勝鎮北門外,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分大小兩個紀念碑,大碑為108位烈士英名,小碑為革命烈士李勞工之碑。 

文物古迹

捷勝有距今六千年至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沙坑北、沙坑南、東坑南、牛肚南、沙角尾等遺址,還有唐宋元時期的海底城寨、大石牯古村落及茅埔墟鎮等遺址。

交通


捷勝鎮境內已建成通車的主要幹道有省道S241線,鎮區主要道路有石厝路、寨門路、124縣道等。

社會


文化教育

全鎮有完全中學一所(文昌),初級中學一所(捷中),小學十二所,幼兒園三所(私立)。全鎮在校的高中生920人,初中生2800人,小學生5331人,在園幼兒110人,在校教職員工393人,其中中學教職員工163人,小學教職員工230人。全鎮中小學有電腦室3間,多媒體教室4間;近幾年小學入學率達99.8%;中小學教學質量均居全區前茅,文昌中學高中部連續三屆高考成績喜人,今年高考入3A以上43人(其中本科6人,第一批2人,2A12人,2B12人);文昌中學創辦藝術特色學校,傳承和弘揚捷勝傳統書畫藝術,受到上級的表揚。2005年,文昌、捷中均評為城區一級學校;2003年以來,全鎮投入“改薄”資金512.5萬元,其中:新建沙角尾、前進兩所小學,改造牛肚、沙坑、石崗三所“薄弱”學校及配置東坑校圍牆,文昌中學擴建教師宿舍,捷勝中學2006年投入資金200萬元新建教學樓和宿舍樓近3000平方米,優化教書育人環境,改善了辦學條件。

基礎設施

全鎮設立霞仔嶺工業園區,雞啼嶺工業園區,國防公路沿線兩邊土地規劃、開發,加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實施園區帶動戰略,擴大工業區域。投資1.3億元,長32公里的捷勝至鳳飛山的國防公路已全面興建。捷勝自來水凈化設施項目已完成規劃和可行性報告,並已向省申報立項;捷勝得道庵旅遊區配套建設項目以及龜齡島旅遊區度假村項目已完成規劃及有關立項申報手續;捷勝漁港建設項目已通過論證,完成規劃,設計及組織有關材料向上級申報立項,並已列入市海洋與漁業“十一五”規劃。2006年投入行政自然村公路鋪設水泥路面資金175萬元,鋪設水泥路面路長5公里;投入農村飲水工程資金187萬元,改造和接通自來水管道7400米。
全鎮有錫坑、前進、東坑下庫、東坑上庫、沙坑、軍船頭、沙角尾及九伯嶺等8個水庫。2003年以來,投入資金377萬元,做好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提高防洪抗旱、減災防災的能力,為農業增收創造了重要條件。
捷勝詩祠社、燈謎社及詩畫社健康發展,定期出版期刊,推動了捷勝地方特色文化,發展和弘揚了捷勝的人文精神。在汕尾成功舉辦了捷勝詩書畫展覽,受到社會各界好評,使捷勝文化遺產更加發揚光大。
2006年,捷勝鎮投入行政自然村公路鋪設水泥路面資金175萬元,鋪設水泥面路長5千米,投入農村飲水工程資金187萬元,改造和接通自來水管道7400米。投入資金377萬元,提高防洪抗旱、減災防災的能力,提高農業增收。
截至2017年,捷勝鎮共有錫坑、前進、東坑下庫、東坑上庫、沙坑、軍船頭等6個水庫。

文明建設

截至2020年,捷勝鎮共規範門前三包不落實100多戶,處罰2宗,規範摩托車亂停現象50多宗,開具機動車違規停放罰款單3張,清理垃圾雜物4車,清理塗鴉、牛皮癬30餘處,發現消防安全隱患32處,現場整改26處,6處責令限期整改。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捷勝鎮共有5所小學,1所幼兒園,下屬單位具體包括:大流小學、石崗小學、埔尾小學、沙角美小學及中心幼兒園。共有在職人員126人,比2018年減少12人,全鎮共有學生2013人,(其中小學1673人,幼兒園340人)。

旅遊


捷勝鎮城西東坑村有建於南宋末期的白石庵,城內有建於明代初年的觀音堂、古城址和具有建城標誌的城隍廟、城西和城南有建於明崇禎年間的雲山寺、雲海寺,石厝村山崗有明末清初天然石室“黎明洞”,其摩崖石刻文是汕尾市重要文物古迹之一。 
捷勝屬汕尾文化古城,有600多年的建城史。捷勝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沙坑文化遺址得道庵、龜齡島、黎明洞、白石庵等,這裡海岸線12公里,曾經有金沙灘、金海灘的美稱,實屬旅遊之勝地。
著力從整合旅遊資源,從打造旅遊文化入手。以該鎮“白石庵”、“媽祖廟”、“雲山觀”為基礎,以“得道庵”為重點,將其打造為捷勝鎮的宗教旅遊文化向外推介。搞好自然風景的資源整合,由捷勝八景以及“黃金沙灘”、海洋養殖觀賞園組成,規劃出發展方向,彰顯特色,抓好陽光、沙灘、空氣、綠色等幾個基礎要素,在神、海、沙、石兼備及人文內涵豐富的基礎上實施旅遊旺鎮的發展戰略。打造好具有海鮮特色的美食文化。捷勝沿海的黃魚、海膽、龍蝦、膏蟹、石斑、角螺、雞爪螺、紫菜、鮑魚等等都是這裡的海特產,特別是鮮活生猛的大網魚,令不少人贊口不絕。當地流傳一句話:“喝大網魚湯贏過吊‘氨基酸’”來形容大網魚的營養價值。
已在擴建的旅遊景點有:得道庵祖師廟,該廟建築面積250平方米,投資500萬元;動工興建海洋養殖觀賞園附近的度假村,計劃總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白石庵正在進行全面裝修,並已把原來狹小不平的路面拓寬建好。
捷勝鎮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汕尾文化古城之一,其文物古迹較多。不但有唐宋元明清時期殘留的大石牯古村遺址、茅埔墟鎮遺址、隍廟戲台遺址、捷勝所署遺址等,還有距今6000年和3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沙坑南,東坑南和沙角尾等遺址。另外,城隍爺、觀音堂、七老將祠、長春洞、白石庵、得道庵、雲海寺、黎明洞、龜齡島、石狗湖等古建築和自然風光也極具地方特色。它們構成了捷勝鎮豐厚的人文底蘊和獨特的旅遊景觀。
沙坑北遺址
沙坑北遺址位於捷勝城西南四公里處,遺址東南面約一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二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東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龜齡海。由於歷年來造林砍林,該遺址受嚴重破壞。出土文物有磨光石器和夾砂粗陶片。
石器,只有雙凸面磨光石斧,沒有發現石制飾物和其他器類。
陶器,多為夾砂粗陶器,有夾砂陶罐、釜殘件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制火候低。
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陶器,有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口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或飾篦點紋。
這類遺址還包括捷勝東坑遺址。
沙坑北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
沙角尾遺址
這一類型的文化遺址包括捷勝沙角尾,田墘南町、石鼓、東州坑沙壩仔等處,沙角尾遺址較有代表性。
沙角尾遺址位於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西北面距沙角尾村約一公里,東面背山,西南臨海。遺址所在地是紅粘土臨海山坡,不長草木,水土流失較嚴重。三角尾村原地名為“沙角尾”,《粵東考古發現》一書寫作“三角尾”。
沙角尾遺址的文化特徵:
石器,主要是多型號的磨光長身石斧、石奔,有少量的有肩石奔。還有呈葉形的磨光石箭鏃
陶器,主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周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紋飾。
沙角尾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沙坑南遺址
沙坑南遺址(《粵東考古發現》一書稱為SOS)位於沙坑北遺址南側,東北面一公里是沙坑村,南距龜齡海約一公里,東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海。出土文物的特徵:
石器:石石奔的橫截面呈梯形,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還有石箭石族、石矛、匕首和石戈等石器磨製特別精良,數量和器類都較多,是一處重要的制石箭工場。
陶器:主要是一種飾繩紋的夾砂粗陶器。還有一種飾方格紋的泥質紋陶陶罐,口沿用輪制,腹部用手制而器身頗薄。這種方格紋陶器與菝仔圍遺址最具代表性的泥質陶陶器相類似。
沙坑南遺址屬於新石時代末期。貝殼碳十四化驗測定的年代是公元前1050年(差距100年)。
東坑南遺址
東坑南遺址(《粵東考古發現》一書稱為TAS)位於捷勝東坑村南側,東臨東坑湖,西二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坑海一公里,北距東坑村二公里,東北面有山塘圍溝淡水山坑,流經遺址東面出海。遺址面積約五十多畝。其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徵。
石器:主要是一種數量較多的、呈孤凹形的刮削器。有一種橫截面成梯形的石奔。還有石箭鏃、石矛、石戈等。
陶器:夾砂陶器有黑陶和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
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主要是一種有流帶把壺,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制火候較高的陶奔,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方格紋陶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具備了較高水平的制陶技術。
在文物普查中,我們還在東坑南遺址發現了帶深粽色厚釉的泥質陶片,由此說明,用釉的年代可上推以新石器時代。
以上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徵表明,東坑南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末期。該遺址的木碳樣本的碳十四化驗,年代測定於公元前1175年(差距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