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7條詞條名為張帆的結果 展開

張帆

原廣東省法制局局長

張帆(1930—1996),家名宏海,筆名緬英。廣東蕉嶺縣興福鎮神崗村瑤嶺人。

目錄

正文


高中畢業后,曾任小學教師,后考入梅縣銀行學校。1952年先後任蕉嶺人民銀行秘書、行長。後任蕉嶺神崗大鄉黨委書記及在梅縣地區外貿局工作。1959年調廣東省委工作,繼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工交政治部科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綜合處處長、省人民政府首任法制局局長(廳級)。
張帆為人忠厚,熱愛工作,愛國愛鄉。熱心為故鄉的建設事業出謀獻策。當年蕉嶺請求省人民政府撥款修建河西公路、逢甲公路、晉元大橋以及蕉嶺中學重修桂嶺書院和興建全國第一個環保紀念碑等等,張帆均竭誠為之奔走,終於圓滿解決。1993年,蕉嶺向省人民政府請求在蕉嶺縣邊境廣福鎮設立收費站。張帆根據蕉嶺邊境實際情況,建議對申請書作修改補充:“廣福鎮系閩粵贛三省邊境重鎮,來往車輛多,人員複雜,設立收費站后,既可為山區窮困縣增加地方稅收,又可對往來人員進行監控,對地方和諧穩定將起一定的作用……”經修改補充的申請書送呈后,省政府很快批准建立廣福收費站。為此,蕉嶺每年增加1千多萬元地方收入,省際邊境和諧穩定。
當年蕉中請求省政府撥款重修桂嶺書院。張帆建議在申請書內著重寫明:“桂嶺書院系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創辦新學的地方,其孫丘應楠院士,系國際著名的科學家;桂嶺書院首屆院長鍾應熙系孫中山大元帥府書記官,蕉嶺縣著名教育家。美國、台灣很多人都關注桂嶺書院的重修,重修桂嶺書院,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其時蕉嶺中學正舉行建校九十周年紀念,張帆請鍾應熙之孫鍾啟權副省長題寫“蕉中九十周年紀念大樓”樓名,並請鍾副省長協助為重修桂嶺書院的撥款工作,此後不久,省府撥款重修桂嶺書院。
張帆關心桑梓教育,聽到故鄉要改建瑤嶺等學校,當即協助購買鋼筋、水泥等建校材料。
張帆生前熱愛文學寫作,寫有21萬字的文學作品《石窟河旁的戰鬥》(后改名為《憤怒的石窟河》)。1996年,在廣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