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7條詞條名為張帆的結果 展開

張帆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員

張帆,1991年7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人物經歷


張帆[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員]
張帆[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員]
2000年6月畢業於吉林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1年3月,獲得“歐洲研究院先進功能材料”博士后獎學金,赴德國漢堡大學無機與應用化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自2003年3月起,先後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無機與分析化學研究所、德國烏爾姆大學有機與新功能材料研究所以及美國圖蘭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等多個著名研究機構作為項目研究員和訪問科學家從事合作研究工作;
2010年6月,加盟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作為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參與籌建“先進有機功能材料研究所”和“先進電子材料與器件”“985”校級平台。

研究方向


涉及有機合成化學、金屬有機化學、高分子材料和有機光電功能材料等多個學科和領域,研究成果大部分以第一作者發表在Chemical 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Organometallics, J. Mater. Chem.,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Chem. Eur. J.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參與或主持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德國科學基金、歐盟聯合項目基金以及巴斯夫(BASF)、默克(Merck)等著名化學公司的企業聯合項目基金等。
現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基金和Merck KGaA(德國默克集團總公司)“AdResMS10”科技創新項目等科研項目,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重大研究計劃“973”項目兩項。

主要貢獻


一首次開發了通過可控反應製備結構複雜的線性及環狀噻吩衍生物齊聚物的新合成路徑,開創了有 機塑料領域一種新穎便捷的合成概念。即首先合成兼具模板效應和氧化耦聯雙功能的有機金屬鉑化合物,通過以金屬鉑為中心控制空間構型及氧化耦聯反應形成新碳 碳鍵來製備常規方法難以獲得的特種形態和結構的導電聚合物。高效合成了全新有機塑料體系—全共軛環狀噻吩衍生物齊聚物。
二設計、合成基於吡唑衍生物的共架鍵結合的籠型框架化合物(COFs)以及新型單齒,雙齒,三齒至多齒的螯合配體化合物,這類配體可與各類金屬有效配位形成一維至三維的框架化合物(MOFs),是構築新型多孔材料的新穎結構單元;通過改變螯合配 體與過渡期金屬配位方式可有效調控中心金屬電子的自旋狀態,從而獲得新型磁性材料。
三設計、合成了新型基於有機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光電功能材料。將多種有機光電功能團高效鍵接 到纖維素大分子骨架上。通過有效調控功能團的取代度來調節功能團間的相互作用,進而開發具有信號調製功能的新光電材料。改變有機功能側基鏈的剛性和長度,則獲得了具有顯著熱致液晶和液致液晶特性的新液晶材料。
四.設計合成了基於環戊二烯及其衍生物(如茚,芴等)配體的新型茂金屬化合物,並高效催化乙烯聚合,丙烯的立構選擇性聚合,獲得具有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 布的聚烯烴材料;設計合成基於苯芬及其衍生物配體的限幾何構型茂金屬化合物,並有效催化烯烴的共聚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