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戲

泉州木偶戲

泉州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1957年定名為線戲。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藝術,屬於傀儡戲。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宋元以降,即流傳於泉州地區,俗稱嘉禮戲。經數百年傳承,逐漸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規制、表演線規、偶像製作工藝及豐富的演齣劇目和獨特的劇種音樂—— 傀儡調。江總書記在泉州視察時,饒有興趣地觀看雕刻精美的泉州提線木偶。

歷史淵源


泉州木偶戲在聯合國演出
泉州木偶戲在聯合國演出
中國的 木偶藝術,歷史悠久。據許多學者專家研究考證認為,中國的木偶藝術源於 漢代,興於唐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唐代段安節《 樂府雜錄》的“傀偶子”條載:“自昔傳云: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機關舞於陴間。閼氏望見,謂是生人,慮下其城,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后樂家翻為戲。”
福建 泉州素有“戲曲之鄉”、“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的美稱。
相傳唐末王審知入閩時,傀儡戲就隨之傳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間廣為流傳。明代的泉州傀儡戲已脫離了屬於片斷、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夠演規模宏大的歷史戲了。
到了清朝道光咸豐年間,木偶製作技術大大提高了,藝人們根據《目連》、《西遊》、《封神》等戲的特點,創造了不少花臉、鬼臉頭像。同時改進了活動頭像,把木偶又前推進了一大步。

種類劃分


泉州木偶戲分掌中木偶戲與提線木偶戲兩種。

掌中木偶戲

掌中木偶戲,福建民間俗稱布袋戲,自明清至今,流傳於閩南民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是把小小的木偶頭和木偶的衣服連結起來,衣服像一條口向下開的布袋。表演時,藝術家把手伸進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進木偶頭腔內,大拇指和另三個指頭套進在左右兩個衣袖裡,靠著靈活自如的手指,把各種木偶角色表演得活龍活現,栩栩如生,其戲劇精品有傳統劇目《大名府》、《雷萬春打老虎》等。
掌中木偶戲,顧名思義,是因為它能將戲偶套入十指,在手中操弄。至於為什麼也叫“布袋戲”?相傳有多種說法:有人說,從前,布袋戲的演出從一地到另一地。藝人們將木偶收於布袋中,以便搬運而得名。也有人認為是木偶的衣服四四方方如布袋所致。另一說是:布袋戲演出時,舞台的布帷下,通常置有布袋,上擱竹杠,放置木偶,因得“布袋戲”之名。真正的起源已經無從考究,只有少數稗官野史的記載。
布袋戲可能是由唐代傀儡戲演變而來。相傳是明代嘉靖年間晉江落第秀才梁炳麟從街頭說書發展為“隔簾表古”而形成的。
據說,明代嘉靖年間,泉州有一秀才,姓梁名炳麟,因屢試不第,頗為灰心。這年,他再赴省城福州會試,問卜於九鯉仙公廟,當天晚上夢見仙公執其手,題上“功名在掌中”五個字。梁炳麟醒后,以為神明指示有“掌握”和“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孫山,梁秀才認為神明戲弄自己,遂斷絕仕意,以其滿腹文史知識為材料,在鄉里說書以維生。一天,他偶見提線傀儡戲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線操作,而木偶操作更見靈活。梁炳麟於是用稗官野史的記載編造戲文,演於鄉里之間,以抒胸中憤懣。但讀書人的臉皮薄,於是,他又採用“隔簾表古”的形式表演,也就是隔著簾幕,做有表演性的說書,孰料就此轟動,到處爭相聘演,聲名鵲起,因為木偶演於掌中,人稱此為“掌中戲”,梁炳麟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俗稱“布袋戲”的掌中戲也就流傳了下來。
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如今,掌中木偶戲這顆祖國民族戲曲中璀璨的明珠,在其發源地泉州晉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晉江木偶戲劇團也以獨具的風采蜚聲藝壇,馳譽海內外。該團長期以來非常重視發掘和繼承傳統,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非常重視藝術的發展和創新,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守舊,大膽探索,不斷給古樸的傳統藝術灌注新的活力,先後在1999年和2002年福建省第21屆、22屆戲劇會演中獲得優秀劇目獎和九項大獎;其中《五里長虹》還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3屆“百花文藝獎”和文化部第九屆國家文華新節目獎。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懸絲木偶”、“線戲”、“弦絲傀儡”,顧名思義由其操作的弦線而來。
舊時,閩南人逢吉慶盛事,常邀請木偶戲來演出慶賀,故提線木偶戲又稱為“嘉禮戲”。
提線木偶的每具木偶身上系有16條提線,最多的有30多條,由藝人在幕後操縱表演,使沒有生命的木偶攝入思想感情,從而演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精彩動人的故事。正是“頃刻驅馳千裡外,古今事業一宵中”。清人蔡鴻儒在《晉水常談錄》曰:“傀儡,木偶也,今俗之線戲……泉人最工此技。”
清末民初,號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在當時反帝思潮影響下,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說岳》、《水滸》等連本戲,從而把木偶戲脫出僅服務於婚喪喜慶的圈子。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鈸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泉州提線木偶傳統劇目有七百餘出,而且都以抄本形式世代相傳。其中有些戲文,如《竇滔》,尚為全國其他戲曲劇種所罕見。
經數百年傳承,泉州提線木偶戲已逐漸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規制、表演“線規”、偶像製作工藝及豐富的演齣劇目和獨特的劇種音樂—— “傀儡調”。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各類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是唯一擁有自己劇種音樂“傀儡調”的木偶戲種。“傀儡調”聲腔剛健質樸、粗獷高亢,至今仍保留著三百多個曲牌的旋律曲調。

表演難度


泉州提線木偶表演難度較大,每個木偶形象都設置有16條至30餘條纖細的提線。歷代藝人憑藉精湛的傳統線規和嫻熟的表演技巧,創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角色,體現了泉州提線木偶細膩逼真、生動傳神的藝術特色。

藝術發展


許多年來,泉州提線木偶戲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展,創造了以提線木偶表演為主、綜合杖頭木偶和掌中木偶於一台的新穎演出形式,受到中外觀眾歡迎。

工藝珍品


泉州提線木偶形象完整,製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與粉彩工藝,獨具匠心、巧奪天工。泉州木偶頭輪廓清晰,線條洗鍊,繼承了唐宋雕刻、繪畫風格,當代木偶頭製作,在師承的傳統技藝基礎上,更側重於誇張與變形,尤為強調性格化和表現力,乃馳名中外的傳統工藝珍品。

傳承發展


歷史傳承

歷史悠久的中國木偶藝術流傳至今,在泉州地區仍然盛行不衰。泉州、晉江、惠安等專業木偶劇團,其表演精彩、細膩、傳神、逼真,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譽滿中外。
1960年,晉江木偶表演藝術家李伯芬和漳州木偶大師楊勝、陳南田等組成的中國木偶藝術團,參加羅馬尼亞國際木偶聯歡節,表演的《大名府》、《雷萬春打虎》,榮獲一等表演獎和金質獎章。1979年,泉州木偶劇團赴京參加新中國成立30周年獻演《火焰山》,獲得一等獎。1980年,晉江木偶劇團創作的《白龍公主》參加全國戲劇會演,榮獲文化部的嘉獎。1988年,著名木偶藝術家黃奕缺攜帶《馴猴》等3個精彩小戲,赴日本參加國際木偶節,獲得很大成功,好評如潮……

未來發展

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如今,泉州已先後舉辦五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每屆“國際木偶節”中,眾多國內外的木偶表演團體彙集泉州,進行木偶精品節目薈萃展演與交流,使得“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成為一種大型的多邊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盛會。許多參加展演交流的外國藝術家們讚歎:“走過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而像泉州這樣精彩的木偶戲還從未見過,泉州不愧是木偶之城!”“真正的東方古典藝術!”……
在泉州廣大木偶藝術家和木偶戲藝術愛好者的關心支持下,泉州的木偶戲一定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大膽改革創新,從而把這古老的藝術推上新的發展階段,使這朵藝苑奇葩開得更加鮮艷,香溢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