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珍曲扎
中央電視台紀錄片攝影師
丁珍曲徠扎,1981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中央電視台紀錄片攝影師,曾參與拍攝《故宮》《敦煌》《名寺高僧》《外灘》等大型紀錄片。
2011年3月創建北京金輪寶貿易有限公司,將采自海拔4800米的下壩珍稀冬蟲夏草從藏區帶至內地。
2003年5月至今,任中央電視台紀錄片攝影師;
丁珍曲扎1
丁珍曲扎2
丁珍曲扎3
◆200徠5年,任大型紀錄片《敦煌》攝像
◆2006年,任大型紀錄片《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攝像
參與拍攝的《故宮》,榮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5-200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
丁珍曲扎4
榮獲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長篇紀錄片獎最佳長篇紀錄片獎。
榮獲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紀錄片單項獎最佳編導獎、最佳攝影獎。
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評為2004-2005年度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最佳撰稿,中國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
《故宮》第十一集被評為廣電總局主辦的專題片聲音金帆一等獎。
在廣電協會舉辦的2006年度國際紀錄片選片會上,榮獲“十大紀錄片”頭銜,並獲得單項音樂音響獎。
榮獲2006年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的中國影視“學院獎”中國影視作品年度大獎。
2007年,文獻紀錄片20年經典紀錄片獎。
參與拍攝的《千年菩提路》
在雲南騰衝召開的“人文中國”紀錄片論壇暨2008-2009中國電視紀錄片“十佳十優”表彰活動中,獲得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
參與拍攝的《敦煌》
榮獲2009年“金熊貓”人文類評委特別獎。
參與拍攝的《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獲新影第29屆(2011年度)“星花獎”評委會特別獎。
參與拍攝的《外灘》
獲新影第29屆(2011年度)“星花獎”優秀紀錄電視特別節目獎。
故事發生在青藏東南邊緣的扎溪卡高原,牧民多吉一家正陷入困境。
多吉的兒子一年前出生,這成了一家人噩夢的開始——孩子是唇齶裂。藏民相信因果輪迴,難道是前世的報應嗎?一家人陷入高利貸的泥潭難以脫身,對孩子的病也是一籌莫展。在扎溪卡,像多吉兒子這種唇齶裂的孩子,至少還有幾十個。
在民政局上班的依希拉姆找到姐姐想辦法,姐妹倆是扎溪卡高原上為數不多可以熟練上網的人,正是在網上,她們發現了希望。
然而,跌宕起伏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我生長在世界高城,海拔4000米的地方。然而扎溪卡比我的家鄉還高。一望無盡的草原,一棵樹都不長。夏天可以進去,冬天卻出不來。這裡大部分是牧民,家裡卻連一頭牛都沒有。我們的主人公多吉就是一頭牛都沒有的牧民。他們的生活基本上只有三件事:賣錢、還錢、借錢。每一年靠挖冬蟲夏草賣錢,先還去年欠的錢,下半年的生活費不夠再借錢。我第一次見到多吉一家的時候,有一點比例失調的感覺。多吉長的帥,有口才,有個性,還很幽默。老婆比多吉大十多歲,有兩個女孩,一個男孩。兩個女孩不是多吉的,男孩唇齶裂。男孩又可愛又可憐,尤其是笑起來的和哭起來時候,不好看。可在他爸爸眼裡就是天使。父親對兒子疼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多吉對生活充滿樂觀和夢想,我和他交流的時候,他對夢想和現實有一些忐忑,覺得距離有一點拉大了。
為了不同的視覺效果,我爬上二樓向下拍。緊接著我的腦海里想到:樓上鏡頭足夠了,再下去拍一些細節吧。我在拍紀錄片,對於紀錄者來說,即使一秒,也非常重要,很多精彩的一幕剎那間就會逝去。那一剎那逝去,就是永遠逝去了。再擺拍或再表演,總是演不出來的。任何巨星大腕也演不出來。真實就是真實,我認為這就是紀錄片核心和精髓,也是記錄片的優勢所在。我從二樓急著下來時,腳底踩空,摔了下來。六米左右的高度加兩百斤的體重,導致兩節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據醫生說,再壓一點,要麼癱瘓要麼休克。前後兩次手術,在醫院裡六個月左右。然而,卻是為了精彩,為了剎那,為了精髓。以前不假思索地說,為了紀錄片可以付出生命。然而生命終究比紀錄片更重要。此後我的格言是:熱愛生命,熱愛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