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城東南靈丘縣城西南的蔡家峪、小寨及白崖台鄉的關溝、辛詰、跑池一帶。由平型關戰鬥遺址、紀念館、紀念碑和將帥廣場等景點組成。因距古長城關隘平型關約5公里而得名,遺址處於一天然溝壑,兩邊高山陡崖如削,高達數十米,地勢險要。公路蜿蜒盤繞其間。

平型關戰役發生於1937年9月中旬,這是太原會戰中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的指揮官是國民政府的第二戰區的司令閻錫山和林彪,參戰方是日本和中國,這是國共合作、共同抵禦外敵且配合相當默契的一次戰役。 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4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歷史沿革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台鄉,為靈丘同繁峙的分界線的平型嶺上,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修築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並在關嶺上修建關樓。平型關城虎踞於平型嶺南麓(今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呈正方型,周圍九百餘丈,南北東各置一門,門額鐫刻"平型嶺"三個大字。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后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明正德六年(1511年),修築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在嶺上修建了關城,名曰平型關。做為明代內長城防線上的重要關口,平型關東連紫荊關,西接雁門關,成為防禦蒙古騎兵的重要屏障之一。

遺址特點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北連恆山余脈,南接五台山脈,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峽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條峽谷山路,長達七公里,東通河北,西接雁門,地勢險要,關城虎踞嶺上,正方形,周長3000餘米。城樓巍巍,高約八米,南北各置一門。原皆有瓮城,現僅存北瓮城。城內正中有過街樓,舊曾設顯赫的反武衙門,現改建為民房。城東2.5公里處為關門,門洞內置一塊大型石碑,上鐫“平型關”三個大字,字體雄健峭拔。城南面東西高處,各有烽火台一座,遠遠可見。城北有大郎城遺址,傳為宋將楊延昭鎮駐之地。
平型關城據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栿相間的方法築成,高4米,寬2.7米,牆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跡尚存。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勢很險要。由於恆山和五台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主要建築


綜述
平型關戰役遺址包括平型關大捷紀念碑、115師指揮所、平型關關口、戰役紀念館、主戰場喬溝、老爺廟、鄧峰寺、將帥廣場、驛馬嶺阻擊戰遺址等建築。
平型關大捷紀念碑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大捷紀念碑位於平型關大捷紀念館東側1公里的石灰嶺上,建於1997年平型關大捷60周年前夕。碑陽刻有楊成武老將軍題寫的“平型關大捷紀念碑”八個大字,碑陰的碑文記述了平型關大捷的戰鬥過程及重大意義。紀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參戰部隊八路軍115師,碑座、碑體高分別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關大捷發生的時間為1937年9月25日。
115師指揮所
115師指揮所位於平型關戰役遺址東南方的祁連山峰頂上,一塊漢白玉石碑矗立在松樹林里,碑上書寫著:115師指揮所。
平型關關口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是內長城的一處關隘,處於冀晉邊務的交界處,因其形如瓶而得名。宋代稱瓶形塞,金代稱瓶形鎮,元代稱瓶形寨,明代稱瓶形嶺,清代始稱平型關。向西經團城口、茹越口與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外三關”相接;往東越牛幫口、狼牙口與倒馬關、紫荊關、居庸關“內三關”相連。
喬溝
喬溝是平型關大捷主戰場,位於內長城平型關東側公路邊一塊較平緩的坡地,公路邊有一塊漢白玉石碑,碑上書寫著:平型關大捷主戰場喬溝。喬溝溝長4公里,東北西南走向,地勢險要,溝深10米到一百多米。峽谷古道寬不過三五米,僅容一輛卡車單行,古道兩側是刀削似的危岩絕壁,再上面是比較平緩的溝岸,自秦漢以來就是京冀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
老爺廟
老爺廟制高點位於喬溝西北側,老爺廟座西北朝東南,是當地老百姓依山而建的一座小廟,前低后高,是溝塹的制高點。廟前一片平緩的坡地向東南伸去。老爺廟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列為平型關戰役遺址。
將帥廣場
將帥廣場位於平型關戰役遺址中心處,由115階大理石台階與紀念館主樓相連,意在紀念戰鬥主力部隊115師。廣場正麵塑有平型關大捷主要參戰將領林彪、聶榮臻、陳光、徐海東、肖華、楊得志、李天佑、張紹東、陳錦秀、楊成武的10尊銅像。銅像兩側矗立著10面漢白玉文化牆,刻著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彭德懷、任弼時、聶榮臻等18位中央軍委、八路軍領導人,以及各級將領關於平型關大捷的題詞、詩詞和講話,毛澤東主席的“慶祝我軍的第一個勝利”的題詞十分醒目。在紀念館北邊、平型關大捷主戰場喬溝入口處建有門區廣場。
驛馬嶺阻擊戰遺址
驛馬嶺阻擊戰遺址位於靈丘縣落水河鄉腰站村東驛馬嶺與河北省淶源縣交界處,是一個重要的隘口,距靈丘縣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25日,115師楊成武獨立團根據師部統一部署,在此成功阻擊了增援平型關的日軍。戰鬥共殲敵400多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保證了師主力平型關伏擊戰的勝利,是平型關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楊成武將軍親筆題詞“腰站戰鬥紀念碑”立於村南1公里處,1995年縣委、縣政府籌資修建紀念碑亭一座。

主要展覽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始建於1969年,建築面積825平方米,展出面積163.2平方米,2006年進行大規模改陳擴建。現有陳列面積2134平方米,基本陳列由序廳、3個獨立單元的主展廳和半景畫館組成。分四個部分詳細地介紹了國難當頭,八路軍出師抗日;平型關首戰大捷及其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銘記歷史和發揚平型關精神。其中第一展廳,主要介紹平型關大捷的歷史背景和戰前形勢;第二展廳,主要介紹八路軍平型關首戰大捷的經過;第三展廳,主要介紹平型關大捷的意義、影響和將帥對平型關大捷的評價等。

文物價值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主力在平型關東側的喬溝一線伏擊進犯太原的日軍,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血戰,殲敵一千餘人,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平型關首戰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信,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是中華民族值得永遠紀念的勝利。

保護措施


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14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截至2015年,國家文物局等有關單位先後撥付專項資金對遺址內的平型關關口、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喬溝主戰場、喬溝門區、115師指揮所、老爺廟爭奪戰遺址、烽火台等歷史遺存11處進行了整體修繕與環境整治。重點對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進行了展陳改造提升工作,通過大量的歷史圖片、新聞資料、抗戰文物與抗戰中的事件等,及半景式影像實戰演示,全方位呈現了平型關戰役的真實風貌。

歷史文化


平型關戰役遺址
平型關戰役遺址
抗日戰爭爆發后,侵華日軍佔據平津后,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向山西省平型關、雁門關一帶進攻,山西北部日軍第五師團及關東軍五部,由廣靈進攻靈丘、平型關一線,企圖會同正(定)太(原)線之敵,奪取太原。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命傅作義部前往抵抗,中共領導的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在師長林彪率領下趕到平型關以配合友軍。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率領3個團冒雨設伏於平型關東北峽谷兩側的懸崖上,並於第二天清晨成功伏擊了日本侵略軍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主力及其輜重車輛,殲敵100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八路軍出師首戰平型關,給銳氣正盛的日軍以迎頭痛擊,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士氣。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國共兩黨軍隊第一次聯手阻擊進犯日軍並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

交通信息


交通:在靈丘縣武裝部那裡有直達平型關戰役遺址的班車,每天5趟,車票6元。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城東南靈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