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口鄉

澗口鄉

澗口鄉位於洛寧縣城東南9.5公里,南靠熊耳山與嵩山接壤,北依洛河同城郊鄉遙望,東和宜陽縣張午鄉為鄰,西與陳吳鄉相連,西陶峪澗、白馬澗自南而北匯入洛河,安虎公路自西向東穿境而過。

鄉鎮概況


澗口鄉位於洛寧縣東南入口處,距縣政府10公里,全鄉總面積12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167個村民組,7410戶27596人,耕地面積2.4萬畝,林地面積6.7萬畝,區域內川、澗、塬山區地形兼備。境內有國家4A 級森林地質公園神靈寨、硯凹桃花嶺、鰾池蓮花頂等知名景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佔地5000餘畝的產業集聚區一半以上面積位於我鄉西北部,是全縣經濟的航母。投資88.8億元的洛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位於我鄉南部山區,經濟帶動作用明顯,省道319貫穿我鄉東西,鄭盧高速經北向南穿鄉而過,交通條件便利。

行政轄區


轄澗口、安坡、硯凹、草庄、高灣、院東、院西、蒿坪、西灣、張村寨、洪崖、白草坡、寺上、上玉、黃
澗口鄉位置
澗口鄉位置
窯、西玉、東玉、東村、明珠、鰾池、塔溝21個行政村。宜(陽)故(縣)公路穿境。

歷史沿革


1955年建澗口中心鄉,1958年屬陳吳公社,1971年析設澗口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26.7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澗口、西灣、張村寨、東村、洪崖、高灣、明珠、草庄、西陶峪、東陶峪、寺上、上陶峪、蒿坪、安坡、院西、院東、黃窯、硯凹、白草坡、鰾池20個行政村。

轄區代碼


410328217:~200澗口村 ~201安坡村 ~202硯凹村 ~203草庄村 ~204高灣村 ~205院東村 ~206院西村 ~207蒿坪村 ~208西灣村 ~209張村寨村 ~210洪崖村 ~211白草坡村 ~212寺上村 ~213上玉村 ~214黃窯村 ~215西玉村 ~216東玉村 ~217東村 ~218明珠村 ~219鰾池村 ~220塔溝村

產業結構


澗口鄉鄉村生活
澗口鄉鄉村生活
澗口鄉依託交通、水利便利的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支柱產業,引導群眾發展蔬菜種植業,增加群眾收入。截止至2009年,張村寨村發展日光大棚56座,硯凹村發展冬桃、壽桃等林果1500餘畝,年可為群眾增收300餘萬元;以村內富裕勞動力多的優勢,加大對外輸出力度,提高務工者技能,使他們輸得出、穩得住、能賺錢。全鄉20個行政村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達1800餘人,年可創勞務經濟收入800餘萬元;依託資源優勢及明珠工業園區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帶動全鄉經濟快速發展,該鄉2009年引資3000萬元在明珠園區建設昕寧木材加工有限公司,年可加工木材10000立方,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上繳稅金120萬元。

農業

加強優質小麥、玉米基地建設,糧食總產達到15081噸(其中夏糧6114噸、秋糧8967噸)。烤煙種植面積35公頃,投放資金34萬元,收購煙葉3.3萬公斤,完成特產稅7.3萬元。退耕還林補植173.33公頃,荒山補植120公頃,林業育苗13.33公頃,綠化通道14公里。發展養殖大戶89個,重大畜禽疫病防疫密度和動物檢疫率均達100%。大牲畜年末存欄5764頭,生豬年末存欄4203頭,羊年末存欄3211隻,家禽年末存欄147450隻。肉類產量641噸,蛋類產量290噸,奶類產量513噸。全年培訓勞務人員3362名,輸出勞務人員10854名,實現勞務收入950萬元。

民營經濟

引進縣外境內資金1200萬元,新上投資3000萬元的昕寧木材有限公司投入試生產,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全鄉民營企業營業總收入2786萬元,實現增加值861萬元,上繳稅金115萬元。

新農村建設


投放新農村建設資金270萬元,建成村委辦公樓2座(西陶峪、張村寨)、休閑小區1處(西陶峪)、沼氣池1070座、垃圾池38個,硬化入戶道路13條(23公里)。拆除公路沿線違章建築426平方米,清運垃圾165立方米,修復殘牆斷壁42處,粉刷沿街牆壁2100多平方米。投資148萬元,完成高灣至黃窯7.3公里混凝土公路鋪修任務。投資70萬元,在澗口街建成上宅下店商品房12間。《洛陽日報》對明珠村新農村建設經驗多次進行報道,10月23日全市“巾幗示範村創建”現場會在該村召開。縣委、縣政府授予該鄉“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稱號。

基礎建設


澗口鄉經濟發展
澗口鄉經濟發展
2005年以前,該鄉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大部分村的街道還是土路,晴通雨阻,門前房后污水橫流,垃圾成堆,臟、亂、差現象嚴重,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較差。
2005年以來,該鄉組織開展以“一強、二有、三先進、四化、五通”為主要內容的整村推進示範村建設,拉開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序幕。2006年在總結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又深入開展了以“路容路貌、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三清七集中”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集中活動。2000年以來,通過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全鄉20個行政村村容村貌明顯改觀,基礎設施得到完善,支柱產業漸成規模,農民收入明顯提高,已具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雛形。
截止至2009年,在新農村建設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55.5萬元,共拆除公路沿線村莊違章建築72處、3600平方米,清運垃圾6270立方米,修復殘垣斷壁166處,建垃圾池124個,完成道路綠化28760米,硬化村內入戶道路106條45000米、13.7萬平方米,新建休閑小區4處,修建文化大院3個,建村委辦公樓5座,建設沼氣1660座,粉刷街道房屋62000多平方米,秸稈全部集中,建材雜物存放整齊。
政府機構
澗口鄉黨政辦公負責組織、宣傳、紀檢監察、統一戰績、人民武裝、婦聯、共青團、工會、老幹部、關心下一代、文秘、信訪、計劃統計、行政後勤和人事勞動管理工作,承擔人代會閉會期間的人大日常工作;負責治安綜合治理等行政管理工作;負責公安、司法等部門的協調工作。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鄉經濟發展和財政管理工作、指導監督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
社會服務
澗口鄉基礎設施建設
澗口鄉基礎設施建設
澗口鄉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農業、農機、水利、畜牧、煙葉、林業、林果等行業的生產規劃、技術指導和推廣應用工作。文化服務中心轉播上級廣播和電視節目,自製廣播新聞節目,宣傳黨的政策、模範人物和文化科普知識;組織文藝活動和相關培訓;指導村級文化室業務
村鎮建設發展
澗口鄉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負責村鎮建設和鎮容鎮貌的綜合指導與技術服務工作;環保工作的綜合指導與技術服務工作。村鎮財政所負責契稅、耕地佔用稅的徵收管理;財政預決算收支管理;糧食直補及退耕還林資金兌現;會計集中核算及村級經費管理工作。
勞動保障
澗口鄉勞動保障事務所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障各項工作的組織與實施;做好基礎管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掌握企業用人情況、勞動合同管理和社會保險金繳納情況;配合搞好勞動監察,落實勞動政策,做好勞動保障信訪工作;做好各項社會保障擴面及征繳工作;及時掌握勞務輸出信息,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軍事富餘勞動力到外地務工,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跟蹤服務;做好退休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經濟發展


澗口鄉結合澗口實際,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菜、果、煙、牧等支柱產業有了很大發展,張村寨日光溫室基地發展日光溫室65座,返季節蔬菜供不應求;硯凹特色林果基地發展中華壽桃、重陽紅、冬桃等特色林果1800畝,林果生產現場會多次在硯凹召開,先進經驗在全縣推廣。
澗口鄉圍繞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明珠、洪崖機磚廠穩步生產,投資3000萬元的昕寧木業有限公司正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年可加工木材10000立方,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上繳稅金120萬元;同時,依託神靈寨的區位優勢,為鄉第三產業的發展蘊藏無限生機。鞏固勞務輸出基地建設,努力提高勞力素質和勞務技能,使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鄉常年在外務工1800餘人,年創勞務經濟收入800餘萬元。
澗口鄉深入開展以“四改、四化、五有、六好”,“三清七集中”,“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投資1600餘萬元建成了鄉機關辦公樓,鄉衛生院辦公樓,鄉中辦公樓及學生宿舍、餐廳,鄉政府所在地街道瀝青油路硬化,村委辦公樓建設及20個行政村的“村村通”公路,閉路電視等工程,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林業發展


林果業

林果業生產
林果業生產
澗口鄉是洛陽市有名的小雜果基地之一,全鄉20個行政村有8個行政村屬山區,海拔高度400—1300米,年降水量充足,約為600—700毫米,無霜期205天,晝夜溫差大約為9—15℃,光照時間長約為2258小時,土地有機質量為100%,非常適宜果樹生長發展。全鄉現有果園面積4500畝,其中中華壽桃1600畝,冬桃1000畝,核桃900畝。蘋果、杏、李1000畝,年產量均在2200萬公斤以上,年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

林業

澗口鄉林業用地面積7218.86公頃,其中:人工林915.24公頃,天然林1633.2公頃,竹林56.42公頃,灌木林地3903.81公頃,宜林地709.19公頃。由於我鄉境內水土質量好,非常有利於楊木的生長,鄉人工林90%都是楊樹林。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利用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本鄉建立楊木加工廠3個,主要加工細木面板,包裝板材等裝修材料,年可創經濟效益近千萬元。鄉竹林面積村村分佈,竹編製品歷史悠久,早在60—70年代就遠銷陝西、山西、日本、韓國等地。我鄉森林履蓋面廣,也是國家天保工程區,深山區天然林主要以櫟類為主,天然林的輔料枝、芽、次材可用於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生產原料

旅遊資源


澗口鄉川、山、塬皆備,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神靈寨景區位於中國著名旅遊城市洛陽市西南90公里的洛寧縣熊平山北坡三官廟林場境內,在縣城東南17公里處。景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8%,動物300餘種,植物2000餘種,景點160餘個。神靈寨古樹參天,名花爭艷,珍禽異獸常出沒于山林,青蝦蟹戲游於清流,山峻、峰奇、石怪,水秀、泉清、瀑壯,林茂、竹修、水源、峽幽。
澗口鄉旅遊資源豐富,東南部的深山區還有白馬澗、蓮花頂等原始森林風景區有待進一步開發,那裡春夏秋冬景色各異,風景如畫,尤以壯觀的中華石瀑群,令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鄉黨委、政府還依託神靈寨區位優勢,號召群眾大力發展餐飲、商貿、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
澗口鄉境內住宿、餐飲營業點達到150多家,個體商戶發展到111家,各種運輸車輛120多部,旅遊服務行業的收入達到600餘萬元。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增加了群眾的收入,而且有力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