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家長的結果 展開

家長

漢語詞語

家長,舊稱一家之主,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一般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自然人)。一般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孩子的長輩。其並非法律術語,學校常見稱呼,但與法律上的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的範疇比較近似,屬於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的一部分。

出處


1、一家之主。
《墨子·天志上》:“若處家得罪於家長,猶有鄰家所避逃之。”《詩·周頌·載芟》“侯主侯伯”毛傳:“主,家長也。”孔穎達疏:“《坊記》云:家無二主,主是一家之尊,故知‘主,家長’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陸象山家於撫州金溪,累世義居,一人最長者為家長,一家之事聽命焉。”元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大人,小兒犯罪,罪坐家長,干小婦人每甚麼事!”《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家長在家日縱容了你。如今他出去了,少不得要還老娘的規矩。”
2、指一族之主。
《水滸傳》第四七回:“惟有祝家莊最是豪傑,為頭家長,喚做祝朝奉。”
3、丈夫。
三國志平話》卷上:“賤妾本姓任,小字貂蟬,家長是呂布,自臨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見面。”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你便守煞呵,剛捱到服滿三年,你嫁箇知心可意新家長。”元施惠《幽閨記·抱恙離鸞》:“[旦]我隨著個秀才棲身。[外]呀!他是什麼人?你隨著他。[旦]他是我的家長。”
4、船家,船主。指駕船的人。
《水滸傳》第三七回:“只見那梢公放下櫓,說道:‘……你三個卻是要吃板刀麵?卻是要吃餛飩?’宋江說道:‘家長休要取笑,怎地喚做板刀面?怎地是餛飩?’”《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呂玉聞說驚慌,急叫家長開船,星夜趕路。”明周履靖《錦箋記·游杭》:“[生]這等下船罷,[下船脫衣介]紫苔,分付家長,要杭州去。”明李翊《俗呼小錄·世俗語音》:“船家,艄子也。又為梢公。今皆稱家長或船家長。”
5、稱呼。宋時對節級(獄吏)的稱呼。
《水滸傳》第三八回:“說話的那人是誰?便是吳學究所薦的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院長戴宗。那時故宋時金陵一路節級,都稱呼家長;湖南一路節級,都稱呼做院長。”
6、父母監護人。
張天翼《春風》:“他們的家長多半跟老師們很談得來。”柯岩《奇異的書簡·她愛祖國的明天》:“老師和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材,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7.俗指父親、母親。

運用


基本解釋
1.[the head of a family]∶舊稱一家之主
2.[the parent or guardian of a child]∶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
例句:明天學校里開家長會
《合格家長》的具備條件
第一步:意識——家長的作用不容忽視
德國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都有一個神經質的母親。”這話雖然有點刻薄,但不無道理。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家長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混淆教和養的概念。所以,溺愛型家長總是試圖代替孩子成長,導致孩子無能無情;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由成長就好,這樣就會導致孩子行為不規範、成績不穩定;還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採用高壓政策,導致孩子心態失常等等。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研究者以及成功家長的經驗是,孩子的成長雖然和社會、學校不可分,家長的早期教育及細節影響仍然是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有利的助力。眾多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孩子要從0歲開始規範他們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幫助他們積極客觀地面對成長中的各種問題,養成好習慣,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問題上就不會過於被動。這就像對待一棵樹,小時候規範好它的方向,以後就不用過於精心,它完全可以靠慣力成長。
第二步:行動——和老師做最好的配合
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底線就是“別犯法就行了”。這都是消極的態度。其實,學校的教育方針是經過百餘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積累的,如果家長能和學校配合,這是一種捷徑。
學校老師普遍認為,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只看成績不看做人,對規範孩子行為意識的教育不夠重視;還有一些家長督促孩子學習不主動。小學生守則中的行為規範有20條,很多是需要家長配合的。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需要一個連貫性和習慣性,如果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個樣子,就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對於小學生來說,規範他們的行為猶其重要。可能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學習不差就行了,其實規範行為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一個孩子沒有好的行為習慣,可能會敷衍寫作業或者不寫,那麼這可能會導致他長大后的誠信問題。如果孩子的思維習慣是積極的、陽光的,那麼,他在學習和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
第三步:研究——多溝通交流有方向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感染,需要激情,需要一個“場”。看一場激動人心的球賽,你會產生運動的衝動;聽一位心態健康的殘疾人講成長經歷,你會覺得自己很幸運,生命很寶貴。要做好一個家長,你需要找到一個可以給你動力和自覺、積極情緒的“場”。
很多家長都有一籮筐忙碌的理由,孩子只要沒出現“問題”,就似乎難以“專註”地研究孩子的教育問題,對於很多可以演變成問題的細節沒有足夠的重視。但是,如果你經常和老師交流,經常和孩子家長們溝通心得,你就會找到自己孩子的問題隱患、發展潛質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找到最具體、最快捷的方法。比如所說的賞識教育、順應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培養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和孩子一起討論各種問題的具體的方法、分寸、細節,都可以和有經驗的家長取經,很多細節也可以直接拿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