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主
奴隸主
奴隸主是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並使用奴隸進行生產經營的個人或集團。奴隸主階級是奴隸社會的統治階級和人類社會第一個剝削階級。最早的奴隸主產生於原始社會氏族組織內部。原始社會末期,氏族首領利用職權侵吞公有財產,把戰俘作為奴隸使用。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和發展,氏族內部出現貧富分化,貧不能自存者也淪為富家的奴隸。隨著家長奴隸制向奴隸社會轉化,出現一批藉助奴隸制國家政權而產生的奴隸主,和在經營工商業獲利,從平民中分化出來的奴隸主,即貴族奴隸主和工商業奴隸主。
奴隸的人皮
奴隸主還有另一種形成的過程:一些農業家族由於自然形成的分工出現了分化。那些富裕的家族吸收少數勞動力,把他們變為奴隸,而主人就成為奴隸主。按照奴隸主階級的社會地位,又可區分為貴族奴隸主和工商奴隸主。前者包括王室、貴族、官宦大臣、宗教祭司等;後者包括農莊主、作坊主、大商人和高利貸者等。
奴隸主不僅擁有土地等生產資料,而且還佔有奴隸本身,他們擁有奴隸數目的多少,成為奴隸主財富多寡的標誌。他們強制奴隸從事繁重的勞動,無償佔有奴隸的全部剩餘勞動,甚至侵佔一部分必要勞動。奴隸主不僅殘酷地剝削奴隸,同時還無情地盤剝和壓迫自由農民和小生產者,徵收苛捐雜稅,放高利貸,使他們貧困破產淪為奴隸。奴隸主是奴隸社會的統治階級,他們掌握了國家政權,利用它鎮壓奴隸的反抗,維護自己對奴隸的剝削和統治地位。
以奴隸主為代表的這種生產關係在其上升時期,使生產力和科學文化獲得顯著的發展。在大規模地使用奴隸勞動的基礎上,可以組織簡單協作和部分複雜協作,促進了社會分工和生產專業化的發展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生產發展和剩餘產品充裕的條件下,奴隸主階級有可能完全脫離生產活動,專門從事精神勞動,在城市和鄉村分離、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的基礎上,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和科學藝術。
這樣,氏族顯貴逐步轉化為奴隸主階級。奴隸主階級在人類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剝削階級專政的國家,即奴隸制國家。它在上升時期,為生產力的發展、交換的擴大、藝術和科學的創造提供了條件,到了後期則成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不同的奴隸制國家,奴隸主佔有奴隸和土地的形式不同。
兩極世界理論在繼承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過程中分析指出,農業發明后,以土地為根據的競爭關係成為人類社會進化的主要動力。部落間以土地為根據的兼并戰爭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產生了奴隸階級、奴隸主階級和奴隸制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