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泉寺
貴州省關嶺縣雙泉寺
位於貴州省關嶺縣境內關索嶺半山上,距關嶺縣縣城約3公里。修建年代不詳。因寺有“馬刨泉”、"刀把泉"而得名。泉水甘冽如瓊漿,古有“半嶺瓊漿”的美稱,屬關嶺古八景之一。
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軍南下平叛,關羽的兒子關索也在軍中。
一天,關索在追擊叛軍的過程中來到一座高山峻岭上。當時,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將士戰馬乾渴難耐。這時,關索的戰馬突然掙脫韁繩,使勁朝一堆亂石猛刨,正在將士疑惑的時候,“嘩”的一聲,一股清亮的泉水從亂石中噴涌而出。奇迹的出現,把將士們驚呆了,歡呼的高喊:“馬刨出水來!馬刨出水來了!”都朝泉水蜂擁而去,可是馬說什麼也不讓將士們接近泉水。它喝飽了水,竟然還在泉里撒了泡尿。關索見狀,氣得鬍子上翹,順手就給馬一鞭子。嗎跑到坎子上,望著關索直叫。看到馬幸災樂禍的樣子,關索氣憤的取出戰刀,用刀把往凹地里猛的一戳,說:“馬能刨水,人就不能?”說來也巧,果真有水慢慢浸出濕潤了刀把附近的泥土,關索再用戰刀往浸水處一通,水便順著抽出的刀汩汩而出。將士們放開肚皮,痛飲了一番,士氣大振,一鼓作氣奪下了山頂關隘。
後人就將關索駐紮過的山嶺叫關索嶺,也即今天簡稱的關嶺。同時,把馬刨出的井,叫做馬刨井,把關索刀把厾出的井叫刀把井。刀把井的水,清爽甘冽,提神壯膽,馬刨井的水,又苦又澀,喝了會變啞,於是人們又將其稱為“啞泉”。
因系“關索遺跡”,後人建“雙泉寺”紀念之。泉水雙流,終年不斷,大雨不漲,乾旱不消,名傳千古。
清雍正四年(1726年),雲貴總督鄂爾泰有五言詩讚曰:
嶺開傳漢代,樹老自何年?
寺出層雲外,泉流古佛前。
花落浮澗水,飛鳥破溪煙。
獨坐幽篁里,悠然憩眾緣。
《永寧州志》卷三記載:“索。蜀漢壽侯爾,從武侯南征有功,土人祀之。山半有馬跑井,相傳索統兵至此,渴甚,馬刨地出泉故名。又有啞泉,飲之能令人啞,立石以戒行者。水深二寸許,大旱不消,大雨不漲,令用大盤石覆之。”
徐霞客在他的遊記中寫道:“從橋(灞陵橋)西度,是為關嶺橋。越橋,即西向拾級上,其上甚峻。二里,有觀音閣(今之雙泉寺)當道左,閣下甃石池一方,泉自其西透穴而出,平流池中,溢而東下,是為馬跑泉,乃關公遺跡也。”
寺建於方形高台上,高台為巨石壘成,驛道由台東下經過,斜插西南角盤旋而上。寺背西面東,緊依關索嶺,關索嶺由北向南綿延數十里,猶如屏障。寺四周有青石牆,其上附滿青苔。石拱山門,寬兩米,高三米,門上主匾刻“雙泉寺”,宋體,高尺許。門前有石桌、石凳、石台。離大門兩米有池一方,長十米,寬兩米,水清能見底魚石草,中間有石板小橋。殿後亦有水池,池中睡蓮數株,由莖及葉搖曳而上。前後水池由經鑿的圓石孔相通,左右各一,水口在水下。水從后池西邊石縫中透出,經圓石孔注滿前池,再向東由台下石孔流出。
前後水池暗流相通,水流潺潺,廊檐縵回,竹菊山石相映成趣,灰牆青石配以周邊雲霧、幽壑、山泉、高樹,更顯清靜幽雅。烹茶煮茗,透窗而南可見飛鳥,北可觀流雲,東看日出,低俯深澗,以有限空間造無盡之景,選址之精準,設計之精巧,構思之奇妙,深得園林設計之精髓。
可惜這一盛景佳地,在大躍進中被毀,至今尚未修復,僅余“雙泉”長流不息,頹垣斷壁哀婉低嘆。
周邊景點
雙泉寺以北約五里,一河橫切關索嶺而出,形成關嶺七級大瀑布,雄渾壯麗。大瀑布以下,一練飛跨天塹,是滬昆高速的必經之處——壩陵河大橋。在東邊谷底,曾有四孔石橋,稱關嶺橋,亦稱灞淩橋,橋兩邊有數百年黃槲樹兩株,為關嶺古八景之一,現只留下殘橋兩孔,每當晴初月夜,便可卧看“殘橋夜月”的美景。隔谷相望,東南山頂是“神秘紅岩天書”,至今無人破解,東北是偉岸奇特的雞公背,越過雞公背,便是中外聞名的黃果樹大瀑布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