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莊
張老莊
張老莊是地處淮海大地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因淮海戰役國民黨“剿總”副總指揮杜聿明被俘而聞名於世,小村莊見證了大事件。中央電視台、各地方電視台幾十年來,前去採訪者絡繹不絕。成為大決戰真正宣告結束的地方。
現在的張老莊村是張庄寨鎮武樓行政村下屬的一個自然村莊。
![張老莊新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9f567315383d798784bb174561d852.jpg)
張老莊新貌
張老莊行政村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機動車的增多,原有的泥土道路已經滿足不了村民出行的需要。97年修建石頭路,到2000年已經被機動車壓的不能正常使用,村民出行十分艱難。2008年張老莊走出去的學子張全雷先生用“期待坦途”多次給安徽省委書記進行人民網留言,得到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書記的回復。安徽省委派工作組對張老莊出行問題實際考察,並給出了解決方案。由張庄寨鎮到祖樓鎮的13公里屬於縣級公里,由縣財政撥款進行修繕,標準是水泥路面,寬度4.5米。黨屯村至張老莊村的路段屬於鄉級公路由張庄寨鎮政府出資修繕,由於張庄寨鎮政府資金缺乏緩建,現有道路用石頭子進行鋪墊,基本保障村民出行。
人民網報道:杜聿明被俘的地方不是在陳官莊,而是在陳官莊西面1公里的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張老莊。
信息來源:徐州日報數字報紙 發表日期:2008年11月6日 標題:杜聿明被俘之謎
![張老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e/m6e0c2f60947dfa2a62f486a0af527471.jpg)
張老莊
杜聿明是在1948年11月11日被蔣介石派到徐州前線的,那時黃伯韜兵團已在碾庄一帶被圍,一場決戰已經開始。杜聿明的到來並沒能挽救得了黃伯韜,後來南下馳援黃維也未能成功,二十天過去了,他幾乎毫無建樹。而徐州也陷入解放軍的戰略包圍之中,使蔣介石不得不決定放棄這個軍事要地。
12月1日早上,杜聿明帶領隨從撤離徐州時,城內城外已是一片混亂。西去的道路早為亂軍所堵,他只好乘車繞道南郊鳳凰山旁邊的一條小道匆匆而去。
他們沒走多遠,12月4日,近三十萬大軍就被圍在了陳官莊一帶。此後,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便只好就地“固守待援”。在那幾十天里,外無援兵,內缺糧彈,風雪交加,在解放軍鐵桶般的包圍圈裡,陳官莊一帶成了一個孤島。杜聿明自知突圍無望,卻又不願投降,就這樣一直僵持到了1949年的到來。
華東野戰軍對陳官莊一帶的總攻是在1949年1月6日下午開始的,這是淮海戰役最後的戰鬥,也是整個戰役中進展最為順利也最為壯觀的一戰。饑寒交迫且已毫無鬥志的國民黨軍宛如落入滾水之中的雪球,被迅速的瓦解、溶化。戰鬥進行到1月9日下午,國民黨軍已開始失去控制。杜聿明和邱清泉連忙從陳官莊撤到他們的嫡系第五軍的指揮部所在地陳庄,又找來李彌,一起商量對策。可仍不願投降的他們又能想出什麼萬全之策呢。爭吵一直到了午夜也不得要領。此時,外面槍炮之聲漸近。面對崩潰的局面,杜聿明給蔣介石發去一封電報,告知:“各部隊已混亂,無法維持到明天,只有當晚分頭突圍。”隨後,便與邱清泉、李彌他們分頭逃命去了。
![杜聿明被俘處](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2/mb21b676f8a40efe92bf453d2d2e2d7f1.jpg)
杜聿明被俘處
![張老莊舊貌換新顏](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3/m6329fc217301976bfb74c58825566d46.jpg)
張老莊舊貌換新顏
陳官莊一戰的作戰區域內有三個張老莊,一個在陳官莊西南,離陳官莊很近,屬河南永城陳官莊鄉,另外兩個都在陳官莊東北,今都屬安徽蕭縣,一個屬於張庄寨鎮,一個屬於趙莊鎮。杜聿明究竟是在哪個張老莊被俘的,一直好像都是個謎。最令人不解的是其中兩個張老莊都有人說自己見證過杜聿明的被俘。而都有媒體對他們作過報道。蕭縣張庄寨鎮的張老莊前幾年還在村邊豎立了一塊石碑,標明了“杜聿明被俘處”。
![美麗鄉村張老莊一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f/mef528b1f9b7c54c9fc4491d9e5d42513.jpg)
美麗鄉村張老莊一角
杜聿明究竟是在什麼地方被俘的,最有權威的說法應該是杜聿明的回憶,他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我於是帶著副官衛士十來個人,先向西走出村莊(指陳官莊北面的陳庄——編者注),再轉向東北,……。我走到夏寨附近,見有大隊解放軍向西運動。我們在戰壕內隱蔽起來。……解放軍大隊過去后,衛士扶著我一直往東北跑,想跑過一段再向西轉南。……已經跑了二十來里路,還有隊伍,不知道跑到什麼時候才可以跑出包圍圈,就從兩個村莊間向西北跑。這時天已亮了。……”杜聿明對他在什麼地方被俘也許不清楚,可他對夏寨還是熟悉的,被圍期間他在那裡呆過,不會有錯。而夏寨,在陳庄的北面。按其所述推算,他的被俘地也就在陳官莊的東北方向。與陳官莊的距離應該在二十華里左右。而陳官莊西面的張老莊距離陳官莊只有不到三華里。
![張老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a/maa88b08a2c6289db5904ce70edf57c1f.jpg)
張老莊
實際上,應解放軍出版社的徵集,王英、吳健人後來重新寫了一篇關於杜聿明被俘的文章叫《杜聿明就擒記》,雖然這篇文章直到幾十年後的2007年才在《星火燎原—未刊稿》第十集上發表,但他們早已在文章中將“永城張老莊”改為了“陳官莊北面的張老莊”。
![張老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a/mfab50df30d91083b0e44fb86b18e4978.jpg)
張老莊
為了這個問題,筆者也曾專程前往三個張老莊,在其中兩個張老莊見到並走訪了“當事人”。至於他們的講述,我已不想多說,想是絕大多數人如果對他們的講述進行一下比較,再看一看相關資料,更會只有一個結論:杜聿明是在蕭縣張庄寨鎮的張老莊被俘的。
張老莊是皖北平原一個至今不起眼的小村莊,因淮海戰役國民黨剿共副總指揮杜聿明將軍被俘於此而聞名於世。為大決戰真正的結束畫上了句號。因此被歷史所記載。
張老莊地處黃海平原腹地,盛行東南季風氣候,連霍高速蕭縣段張庄寨入口處,交通位置優越。盛產小麥、大豆、玉米、高粱、棉花、煙葉、辣椒、西瓜、蘋果、葡萄、桃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屬於兩季農作物地區,是夏糧(小麥)主產區;秋糧(玉米)主產區。西距離河南永城15公里,北距離山東菏澤地區33公里,東距離江蘇徐州50公里,是典型的蘇、魯、豫、皖交界地區。
張老莊建國以來,行政區劃多次變遷;先屬於淮海區管轄,后又崔口鄉公社,杭子大隊,武樓生產隊的自然村;如今是張老莊行政村建制。常駐人口800多人,經濟收入靠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是留守兒童及老人的代表地區。
張老莊是以張氏家族為主的武樓行政村管轄的一個自然村,全村100多戶人家,基本上是沒有 出吾輩的親屬關係。其中兩家外姓,一是俘虜杜聿明有功的段家,另一戶是杜家。經濟主要靠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當地的經濟作物主要是棉花、葡萄、桃、蘋果、梨、辣椒、煙葉等;糧食主要是冬小麥、秋玉米、大豆等。
張老莊是典型的中國書畫之鄉--蕭縣村落,村子里會寫毛筆字的人非常多;戲曲主要是“河南豫劇,大鼓”等。婚喪嫁娶,都要有嗩吶班子進行演出,表達事主的心情和經濟實力。有錢的人家,一般雇傭的嗩吶班子比較大,講究排場。
村主幹道裝上路燈:據關於蕭縣張庄寨鎮實施2019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完善自然村路燈配套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議書的批複:一、為加強蕭縣張庄寨鎮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美麗鄉村,原則同意該項目建議書編製的建設規模。二、項目建設規模、內容及資金來源:項目安排張庄寨鎮12個行政村的90個自然村安裝路燈。其中就包括張老莊村。
1949年1月10日凌晨,杜聿明及其隨同官兵被解放軍戰士俘虜在此村莊被俘虜。(中國青年報)
杜聿明、陳茂輝、段慶香
[參考資料]
連霍高速蕭縣張庄寨入口,比較方便,村莊現在基本上通水泥路。
杜聿明被俘地,原解放軍駐村營地,老槐樹,張公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