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倫
末倫
末倫來源於“巫調”,是一種從事民間巫事曲調中脫胎而來的民間說唱。末倫是用壯語演唱的一種坐唱曲藝形式,約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壯族曲藝,曲目內容、演唱形式都比較完整,而且在清朝末年就開始有半職業性的“末倫”藝人。
末倫
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靖西、德保、那坡等縣農村。末倫是在“巫婆調”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末倫以唱為主,唱腔有靖西的上甲調與下甲調,德保的北路調與南路調,共4種。唱詞句式有五言、七言及五、七言合用等數種,以七言句為多見。
它的押韻方法不同於漢族曲藝唱詞的“尾字韻”,而是押“腰腳韻”。例如:“禾苗茁壯喜陽光,百花怒放愛春風”,下句中間的“放”字與上句的末尾“光”字一個韻。再如下甲調的唱詞是七言六句為一段,上句末尾一字與下句第五字押一個韻,如“反動派統治殘酷,對壯人狠毒賽狼。來了共產黨解放,倒盡黃連湯翻身。壯鄉四季春換顏,恩情記心間不忘”。前五個字有個完整的意思,后兩個字加以概括並加重句氣。
末倫的伴奏樂器以小三弦為主,演員自彈自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增加了馬骨胡、葫蘆胡等壯族樂器。末倫傳統唱詞內容多為壯族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也有移植過來的漢族書目,如《文龍與肖尼》、《吳忠的故事》、《毛洪玉英》、《山伯英台》、《秦香蓮》等。新書目有《黃連變甘草》,《送子參軍》,《懷念周總理》等。
末倫
據相關史籍推測和當地等不少老藝人所述,產生於明清時期的末倫,跟山歌一樣倍受民眾歡迎,那時嘆唱末倫是老百姓宣洩哀傷情感和不幸遭遇的重要方式,老百姓在苦悶、失意、悲傷或閑暇之際都喜歡自編自嘆末倫,往往是嘆唱者聲淚俱下,聽聞者感傷不已,所以他們的祖輩都非常喜歡末倫。
據當地的老人說富人是不唱末倫的,這不僅是因為他們認為末倫是下層民眾所創造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還因為他們無憂無慮,沒有什麼值得嘆訴。
後來,人們舉辦喪事,也經常會在家裡編唱末倫,末倫的內容主要是對死者的追憶和哀悼。據靖西縣縣誌記載,到了清代末年,靖西出現了半職業性質的末倫藝人,他們大多是進城靠幫別人按摩謀生的盲人,這些盲人藝人對末倫凄婉悲切旋律唱調作出了調整,在按摩的過程中嘆唱情節生動、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故事供顧客消遣,生動精彩的末倫嘆唱往往成為他們招攬顧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民國年間的末倫更是得到了蓬勃發展,末倫藝人不斷湧現,同時產生了一批像《送夫出征》那樣的著名曲目。
這個階段的末倫藝人以梁文堂、凌雅林為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新的政策感召下,末倫又獲得了新的發展。1954年,文化解放后,末倫第一次在群眾會演中登台亮相,並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此,末倫受到了當地文藝界的重視,許多藝術團都陸續把末倫搬上舞台,使末倫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在這一時期,當地許多藝人還創作出了用漢語嘆唱的末倫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藝人是蒙秀峰。蒙秀峰系靖西渠洋鎮人,靖西文化館副館長,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廣西戲劇家協會、廣西曲藝家協會會員,受家鄉壯族文化和家族文學氛圍的熏陶,蒙秀峰自幼就對民間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為他的曲藝及戲劇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曲藝》
在宣傳推廣末倫文化上,靖西縣和德保縣的專業和業餘藝術團體都做出了不少努力,兩個縣從建國至20世紀70年代,在縣、地、自治區級的文藝匯演中演出的末倫曲目有《歌唱共產黨》、《吳忠的故事》、《慈母心》、《兩老笑山河》、《痛說革命家史》、《懷念周總理》《懷念毛主席》《一擔泥塘》、《女兒媒》、《春暖虎將》等,使末倫這朵藝術之花大放異彩,成為了最受群眾歡迎的民間說唱節目之一。
末倫是一種從帶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調中脫胎而來的民間曲藝,是壯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藝曲種之一。末倫文化的產生並不是一步到住的,巫婆唱調脫離巫事活動變為末倫歷經了一個“‘末能’——‘末呢’——‘末倫”’的發展演變過程,壯鄉的巫事活動、土司制度和壯族人民的歌舞天賦是貫穿這一過程的三大要素。
末倫
末倫唱詞有三、五、六、七、九、十、十一等字句。句數不限,數十行到百行上千行都有,唱詞一般嚴格講究腰腳韻,形成末倫唱詞韻腳的獨特風格特點,並多用“唧呀”襯詞結束
主要唱本有:《夜夜聽雞啼》、《送郎出征》、《吳忠的故事》、《毛紅玉音》、《二度梅》、《十朋》等。較有影響的末倫藝人有凌雅林、趙開瑞等。
壯族末倫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魅力,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壯族曲藝品種。它與北壯地區的曲藝系列唐皇、甫牙、唱天、比喻等曲種,相互依存、各顯綺麗,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而廣為流傳。
僅就末倫一個曲種來說,還分上甲末倫與下甲末倫兩個不同調式、風格各異的曲式。上甲末倫為靖西縣城以北地區包括德保大部、天等縣部分鄉鎮所流傳的,其曲式為宮調式。每段落均以“哎”開頭,以“噥呀羅”或“背呀羅”結尾。以靖西城郊的舊州一帶為中心的南路,包括大新縣部分鄉鎮所流行的唱腔,為下甲末倫。其曲譜為羽調式。也是用“哎”起音,以“啷呀哩”結尾。吟唱中,唱者據內容情節和人物的心境,以其細膩感人的情素滔滔訴說,隨著吟唱者那詩情畫意入情入境的情感變化,聽者亦往往如痴如醉,回味無窮,真可謂感人至深。
音韻特色
上甲末倫的旋律音韻,有高亢激奮的高潮推進行腔。筆者以為,這除了具有來自各民族那浩如煙海的民族山歌的影響之外,還具有來自本族其他民間小調的成分。下甲末倫則較明顯地來自於民族民間宗教的巫覡調。據壯族地區的地方史志記載:壯族域內眾民,“俗好巫鬼”、“女巫遍地皆有”。舊時的民族民間藝人,藉助於人們廣為熟知的巫覡調來唱述敘事,嘆吟自我,久之,遂形成為民族民間的說唱形式——下甲末倫,這是一種說法;據靖西的舊州一帶口碑所傳,約在二、三百年前,靖西舊州有一秀才進京應試落第回鄉,終年苦悶難挨,為宣洩心中愁緒,借巫覡調發泄胸中苦悶。因其才思聰慧,所編唱詞動人心弦,而他的吟唱凄婉悲切,深深牽動眾鄉親的情念,人們遂相繼傳唱。這一傳,便形成了今天的末倫。還說此佚名秀才曾創編了多個曲目,並用方塊漢字記錄傳下抄本,但因歲月流逝,抄本流失。故現今流傳的數首傳統經典唱段,哪一首出自他的原創,已經無從考證。以上種種說法,不管是否真有其人,但下甲末倫調是從民間的巫唱調演變而來,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也已是文藝史家們所共識了。但就其總體行腔而論卻是琅琅上口,流暢激情。民族歌舞劇《劉三姐》其中被公認為最精華的選段之一的拋繡球一場戲,所用的音樂素材,其基調就是採用了下甲末倫調改編而成。所以說下甲末倫,它來自巫覡調,但又有別於迷信女巫那種魑魅惑人的靡靡之音。加上它的表現形式既可單人說唱,又可雙人對唱甚或群唱,這就使其跳將出來,以簡易靈活多樣的形式,使觀者聽者易學易記,達到了更進一步貼近群眾,供人們自彈自唱,自娛自樂的目的。
語言藝術
末倫的語言藝術,有其獨特嚴謹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的講究。五、七言體,相間運用。各唱段句數不限,后句末音押前句腰韻而行,環環相扣,有如南路壯劇中的嘆調一般。句與句之間相互依存,上下掛鉤,內容連貫,押韻相關,平仄交叉,一貫到底,因而十分扣人心弦。酷愛末倫的人說,每每唱起,“唱不完,停不下”“聽不完,走不開”。由此可見末倫語言藝術的感染力和它贏得的深厚的群眾基礎,是非同一般的。
壯族末倫,除了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之外,還具有特別鮮明的群眾性。主要體現在傳統的末倫唱段,舊社會富人們不願唱,也不敢唱。因為多數的末倫唱段,反映的全是壯族最低層百姓的遭際與命運,唱的儘是勞動人民的苦與怨,悲與傷。是勞苦大眾用於表白心扉,吐露真情,哀嘆身世,傾訴憤懣的心聲。因此說,末倫這一演唱藝術形式,地地道道的產生於壯族人民群眾之中,它為壯族人民所擁有,為壯族群眾服務,是壯族人民心目中一朵絢麗的藝術奇葩,儘管歷代的統治者從沒有給予壯族末倫於應有的藝術評價,但它卻世代相傳,永不枯竭。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在黨的民族政策和“雙百”方針指引下,末倫在多次的民族民間業餘文藝會演中登台亮相,大受歡迎,引起重視。而後經民族文藝家和民族學者們的深入調研,挖掘整理,並對其源流、變革與發展加以系統的整理評價,將其注入了民族藝術的典籍之中。前些年在貴州省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曲藝曲種認定會上,末倫被認定為壯族的代表性曲藝曲種。全國最具權威性的專業會議作出的定論,使壯族末倫成為流芳百世的民族藝術品種而得到發揚光大。
靖西下甲末倫,唱詞一般以7字6句為一段,52句式,押腰腳韻,也可間插5字句、3字句、說白等。但有時每段句數也可少於6句或多於6句,甚至採用多句體的排歌句式。唱腔以固定曲調下甲調為基礎,腔隨字變,句式嚴謹。基本結構為6個樂句,前有引腔(起式),後有尾聲(煞腔)。用宮調式。主要伴奏樂器是三弦。由表演者自彈自唱。
鐵片琴
2021年6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