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郁蔥的結果 展開

郁蔥

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郁蔥(1956—)原名李叢,著名詩人,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詩選刊》雜誌主編,編審。中國詩歌學會理事。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生存者的背影》獲第六屆河北文藝振興獎,《郁蔥抒情詩》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現居石家莊。國文社文學顧問。

人物履成就


郁蔥
郁蔥
著有詩文集《藍海岸》、《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個早晨》、《郁蔥愛情詩》、《自由之夢》、《最愛》、《郁蔥抒情詩》、《人類詩篇》(合作)、《祖國詩篇》(合作)、《狂歡夜》、《郁蔥訪談錄》、《藝術筆記》等多部,《瞬間與永恆》等中短篇小說、理論文章50餘萬字及電視劇《藍島》等,主編《中國詩選》、《河北50年詩歌大系》、《河北歷代詩歌大系》等多部。《生存者的背影》獲第六屆河北文藝振興獎,《郁蔥抒情詩》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現居石家莊。

著作


著名詩人郁蔥 劉文韜 攝
著名詩人郁蔥 劉文韜 攝
著有詩集《藍海岸》《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個早晨》《郁蔥愛情詩》《自由之夢》《最愛》《郁蔥抒情詩》《人類詩篇》(合著)等九部,其中《生存者的背影》獲第六屆河北文藝振興獎,《郁蔥抒情詩》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主編《中國詩選》《河北50年詩歌大系》、《河北歷代詩歌大系》等多部。並著有中篇小說《瞬間與永恆》及中短篇小說、理論文章50餘萬字,所著電視劇《藍島意識流》在中央電視台播放。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

社會評論


郁蔥[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郁蔥[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詩歌的挖掘——論郁蔥詩歌
敖紅亮(詩人、作家、學者)
“名人”不一定篇篇都是名詩,只要細心去閱讀詩篇,你就會發現很多的文本空洞,且無指向。好詩歌是受時間檢驗的。——馬兆印
郁蔥老師的詩歌我讀後感覺內涵挖掘淺嘗輒止。諸如:《簡單的一年》、《比如我們》、《總覺得雪花是你的》、《慾望黃昏》、《一個人》、《中年了,有一點輕微的心臟病》、《這世界有好人就有好鬼》、《本來就沒有喧嘩沒有嘈雜》、《什麼樣的眼神能夠一生》。有的堆積詩句搞散文排比(諸如:《祝福》、《瞬間的生活》、《從來不再想以後》、《飛翔》、《淺淺的想:你是一個娃娃》等,沒有把詩的層次感寫出來。每一位作家在內都不可以迴避的問題就是創作的階段:想寫作品——到能寫出東西——到順手——到分水嶺——到創作高峰——到走下坡路。我想郁蔥到了後者。草原上的草黃了,再綠,這是自然現象。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不按照規律辦事是要受懲罰的。願我們像茶葉靜卧杯底感知深層的世界。
一、詩歌的挖掘與表現詩歌也和其它文體是一樣的,在於挖掘和表現。
那麼詩歌要挖掘什麼呢?首先得弄清什麼是詩歌。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解非教授詩歌是一種內心的抵制,抵制我們隨時想要哭泣的沉淪——蘭達教授我們要挖掘出一種叫鋼鐵的東西來把脆弱的心靈加強硬度。像鄭小瓊的詩就達到了。當然什麼是詩歌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它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見地。詩的語言除了具有一般文學語言的特點之外,還有詩所獨具的特點。概括地說,詩的語言是有鮮明節奏、有韻律、有獨特的用詞與造句方法、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的語言。詩的語言形式上的特徵,是與詩的內容上的特徵密切聯繫著的,是被詩的內容制約和決定的。可見,只有了解詩的內容特徵,才能選用強檔的語言和表現方法。否則,只是孤立地從語言形式出發。片面地研究語言造型美,那就脫離了對象的實際,會使創作走上歧途。通過高度概括集中的生活事件的描寫,表達出詩人強烈的詩的情緒,這是詩在內容上的基本特徵。詩歌的深度挖掘出來后,就得用文字去加以表現。這個表現,就不能像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說“做詩如說話”那樣不尊重詩歌的語言音律和形式技巧。表現就得用詩的語言去表現。《慾望黃昏》“僅僅是那一瞬間的,/僅僅是。”就是白話連篇。在表現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小我”與“大我”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係。郁蔥的詩歌《中年了,有一點輕微的心臟病》“我覺得,這樣的人,/一定是好人,因為/他們會懂得,/心底的疼痛。”就沒用處理好“小我”與“大我”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係。
二、詩歌所寫的對像與手法詩歌所要寫的對像就是人、景、事、物。
手法可以是傳統的承啟轉合;也可以是鋪墊與提升。郁蔥的詩歌《不知道我們會不會認知這些生命》“置身其間,感受無法言喻的渴慕,/這片受到祝福的葉子,/就這樣不事張揚的,/在早晨從沉睡中醒來,那時,天空閃爍著如緞般的光澤,/那時,我們吸入的每一絲氣息,/都能體味到最真實、最自由的,/生命的感動。”結尾的提升沒提上去。
三、詩人於情趣要能入能出和詩歌的流程感受情感要能入進去;回味起來要能出。散文要人能“知”(能知貴在精確);而詩人要人能“感”(貴在豐富,而這個豐富絕不是郁蔥先生的排比詩句的羅列);散文是要寫出真情實感,而詩歌要寫出驚訝。什麼是大師?就是別人看習慣的人、景、事、物你去寫了,併產生共鳴你就是大師。詩人在感受人、景、事、物有了詩意後去寫作,再尋思再修改(冷處理)后再接受批評,再修改,一首好詩就形成了。郁蔥的詩歌《什麼樣的眼神能夠一生》“讓我摒開塵世間的所有牽掛,/像夜幕一樣,輕掩起雨滴般的心靈。/你聽,無數細語低沉的聲音說:/明天,又將有更多的光亮。/我們一起在高低錯落的,/鋪滿綠意和詩意的夜路上漫步,/那種坦然,那種平和,/會使我們渾濁的眼神,/單薄而透明。”就沒有產生共鳴。
四、情趣與意象構成詩的意境和境界意境為情趣意象的契合融貫但有意境仍不能成為好詩,詩必須將蘊蓄於心中的意境傳達於語言文字,使一般人可以聽到看到懂得。像一般藝術一樣,詩歌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是混雜的,常住永在而又變動不居的。詩並不能把這漠無邊際的混雜整體抄過來,或是像柏拉圖所說的“模仿”過來。詩對於人生世相必有取與舍,有剪裁,有取捨剪裁就必有創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浸潤滲透,詩必有所本,本於自然。然自有所創,創為藝術。自然與藝術媾合,結果在實際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個宇宙。正如絲縷為錦繡,鑿頑石為雕刻,並非是空中樓閣,也非全是依樣畫葫蘆。“藝術把一種情趣寄托在一個意象里,情趣離意象或是意象離情趣,都不能獨立。史詩和抒情詩的分別,戲劇和抒情詩的分別,都是繁瑣學者強為之說,分其所不可分。凡是藝術都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史詩或劇詩。”——克羅齊《美學》詩的境界是用“直覺”見出來的,它是“直覺的知”的內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內容。一個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覺中成為一個獨自的意象,那就還沒有完整的形,就還不成為詩的境界,一首詩如果不能令人當作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看,那還有蕪雜湊塞或空虛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詩。“每一首詩都自成一種境界。無論是作者或是讀者,在心領神會一首好詩時都必有一幅畫境或是一幕戲景,很新鮮生動地突現於眼前霎時無暇旁顧,彷彿是小天地中有獨立自足之樂,此外偌大個乾坤宇宙,以及個人生活中間煙消雲散去了。純粹的詩的心境是凝神注視,純粹的詩的心所觀境是孤立絕緣的。心與其所觀境如魚戲水,欣合無間”(朱光潛《詩論》)郁蔥的詩歌《淺淺的想:你是一個娃娃》“變成一個古老的娃娃,/變成一個單純的娃娃,/變成一個有瑕疵的娃娃,/變成一個有新鮮味道的娃娃。/變成一個煽情的娃娃,/變成一個空間很大的娃娃,/變成一個感性或者性感的娃娃,/變成一個走路的,又經常停下來的娃娃。/誰會那麼靈透,/誰會更好,/誰的聲音動聽,/誰不那麼嚴謹卻很豐富?”情趣與意象和意境與境界沒寫出來。
五、跳出風格模式化
詩歌《河北》是郁蔥跳出風格模式化的佳作(但從風格上看,這首詩很可能不是郁蔥先生所寫)。讓我想起作家王曉芳說:“千方百計地進入圈子后,還要跳出去就能存活。”其實風格是長期形成的。別人一看就能看得出來這詩是誰寫的。不過那樣會僵化風格的。能跳得出去的話就活了。跳不出來的就“死”了。這得須要悟性才可以達到的彼岸。郁蔥詩歌《河北》“把你輕輕地擁入懷中,/——河北。/你山蘊百水,地結千穗,/平川堆雪,幽谷流翠,/晨一層薄霧輕遮綠意,/夜一陣細雨潤澤心扉。/有那麼多的路,/每一條道路都那麼沉實,/有那麼多的綠,/每一片葉子都那麼純粹。/緩緩戴河,/蕭蕭易水/秋色是一種境界,/飽滿、富饒、帶幾分豐實,/春意是你的抒情,/明媚、亮麗、有幾分深邃。/星喚晨鐘,月映秋水,/河北的路上,/總有那些生動的身影,/他們帶著嚮往、帶著執著,/有時,也帶著疲憊。/河北呵,/那行走著的厚重的影子究竟是什麼?/是渤海之源,/濤濤浪浪擁著碧海的魂魄,/是長城之始,/蜿蜿蜒蜒撐起平原的脊背。/燕山、狼牙、太行,/不說那是多少根骨架挺起命運,/滹沱、桑乾、滏陽,/不說那是多少條血脈注入骨髓。/河北呵,我的河北,/有時你是嬰兒,/有時你是母親,/有時你是兄弟,/有時你是姐妹。/走近你的時候,/你就是我們自己,/遠離你的時候,/你便成為我們輕輕呼喚時的,/苦戀的清淚!/被你輕輕地擁入懷中,/——河北。/你浩浩大氣、蕩蕩雄風、坦坦真情,/那麼多的橋,使路不再阻隔,/那麼多的雨,使綠不再枯萎。/那麼多默契,那麼多對視,/那麼多遠行的牽掛,/那麼多久別的相會。/萬家燈光,每一盞都是暖意,/雨冀南,雪塞北,/有時有歌,有時有淚,/許多時候,人們把沉重壓在心底,/天亮時,那滄桑的臉上又是明媚。/河北呵。/人們把踩出的腳印稱作道路,/人們把解凍的冰凌稱為春水,/人們記住的日子才是歷史,/人們感受的真理才是豐碑。/廣場上的孩子對我說:/你看那氣球,它自由,所以飛得很高。/那童稚的嗓音,/竟那麼讓人久久回味。/呵,我的河北。/生於斯,長於斯,/一根春草,也是這片土地的智慧。/炊煙久遠,街燈嫵媚,/我不知道人們此刻是怎樣的心情,/但我想悄悄告訴每一個人:/真好!我們在一個家庭里生活,/而且快樂,而且幸福,/而且,祖祖輩輩!/春秋冬夏,/年年歲歲,/平緩而深刻的河流是我們的象徵,/巍峨而厚重的山脈是我們的象徵/,坦蕩而充實的平原是我們的象徵,/浩瀚而博大的渤海是我們的象徵,/在地球村裡,我總願向人們重複自己的名字:/——河北!(1998年12月2日)”
註:參考書有朱光替的《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