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說
焦循作品
《劇說》,清朝名著,共6卷。著者焦循。作品輯錄前人有關曲、劇的論述,為研究古典戲曲彙集了豐富的資料。
這是一部纂輯漢、唐以來一百五十餘家論曲、論劇的雜錄,記載了流傳在樂府、梨園、教坊、青樓、樂戶中的一些遺聞軼事,考察了一些故事來源,分析研究了一些古典劇、曲。對戲曲方面某些問題的淵源與演變、角色命名的由來和含義,也作了探討。
可歸納為以下幾項:①敘述中國戲劇形成的歷史過程;②考察戲劇故事的源流;③載錄劇壇掌故與作家、演員的軼事;④品評北曲和南曲的風格和詞采。舊本以《讀曲叢刊》本為最重要,其餘《曲苑》本、《增補曲苑》本等均依此本影印或排印。另有北京圖書館藏焦循手稿本,內容不如《讀曲叢刊》本完整,大約不是最後定稿。現有中國戲劇出版社1960年刊新校本,載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輯。
焦循在《 劇說》中做了大量的徵引,並對之進行了自己的探索。 “俳優說”是戲劇起源問題中的一種重要觀點,主張這一說法的不乏其人,焦循也是如此。《劇說》中引述了《樂記》所載:“‘猶’,獼猴也,言舞者如獼猴戲也,亂男女之尊卑。‘猶’,或為‘優’。”由此可見“優”之來歷。又引述《史記·急就篇》所載:“‘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今之散樂,戲為可笑之語而令人笑是也。”后又列《史記·滑稽列傳》所載著名的優孟、優旃事迹,並肯定地說:“然則優之為技也,善肖人之形容,動人之觀笑,與今無異耳。
著者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作里堂。甘泉(今江蘇揚州)人。有《雕菰樓易學》、《孟子正義》、《雕菰樓集》等著述。戲曲論著除《劇說》外,還有《曲考》(已佚)、《花部農譚》。
焦循精於經學及算術,生平著作極豐;尤好戲曲,著有《曲考》(已佚)、《劇說》及《花部農潭》。《劇說》一書,是輯錄散見於各書中的論曲、論劇之語而成。卷前所列引用書目共166種,實際還不止此數,其中並有不少罕見的珍本,為研究古典戲曲彙集了相當豐富的參考資料。其中,作者對於有關我國戲劇起源問題的資料做了大量記錄,並加上了許多自己的觀點,為我們研究戲劇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劇說》2011年每天23:30與您溝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劇說》節目題材廣泛,其中涉及法治、情感、婚戀、倫理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力求通過展現人生旅程中一段段鮮活生動的故事,使觀眾從中獲得感悟與借鑒,同時歌頌人間正義,呼喚人間真情。在創作上,節目注重人物塑造、情節架構、場面渲染、以及懸疑和轉折;採用動感、唯美的鏡頭語言,凸顯氣氛,體現畫面構圖與光影效果。既注重主題的深刻性,又不失內容詼諧幽默的觀賞性,給觀眾以視覺上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