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節振國的結果 展開

節振國

冀東抗日民族英雄

節振國(1910—1940.8.1),出生於山東武城縣劉堂村,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

10歲隨父兄逃荒到開灤趙各庄煤礦,14歲起進礦當工人。1938年開灤煤礦抗日大罷工鬥爭中,開灤趙各庄礦工人節振國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被人們廣為傳頌。1939年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徠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時年30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節振國塑像
節振國塑像
冀東著名的工人抗日民族英雄,1910年出生於山東武城縣劉堂村(今屬河北故城縣鄭口鎮劉堂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20年全家逃荒到河北開灤趙各庄煤礦。
父親早逝14歲便下井做童工,飽嘗生活艱辛,養成剛強、倔強、勇敢的性格,並學到一身過硬武功。

罷工運動

節振國[冀東抗日民族英雄]
節振國[冀東抗日民族英雄]
1938年3月開灤煤礦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被推舉為趙各庄礦工人糾察隊隊長;5月6日大批日偽憲兵包圍節家,搜捕節振國等工人領袖。敵人抓住了節振國的哥哥,剛從井下回來的節振國衝上去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搏鬥中奪過日本憲兵隊長的軍刀,當場劈殺日本憲兵隊長和數名日偽軍,后在工友們的幫助下衝出敵人的包圍和追捕,負傷脫險。刀劈日本憲兵的消息震動了冀東,振奮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情緒,就連遠在陝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這件事,毛澤東同志稱讚是民族英雄。礦工們更是奔走相告:“節振國是好樣的。”

抗日武裝

後排右起第四位光頭者為節振國
後排右起第四位光頭者為節振國
傷愈時正逢中共冀熱邊特委按照黨中央指示,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聞訊后迅速聯絡礦工,豎起抗日大旗,組成工人抗日游擊隊,參加暴動。不久率部加入冀東抗日聯軍領袖李運昌部,被編為冀東抗聯第二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一大隊,即工人特務大隊,任大隊長。
1938年7月起率領部隊活躍在礦區和廣大農村,發動礦工參加抗日武裝,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偽軍,威震冀東。在工人特務大隊的號召和鼓舞下,工人抗日聲勢日益浩大。由趙各庄礦擴展到開灤煤礦各礦區,成立了數支抗日游擊隊,3000多名工人先後參加了抗日隊伍。率領工人特務大隊和日偽軍數次激戰,兩度收復趙各庄、唐家莊礦區,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東地區的抗日鬥爭。在黨的領導下在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中,率領的工人特務大隊越戰越強,后改編為八路軍第十二團一連,為開闢冀東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9年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壯烈犧牲

1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時年30歲。

主要成就


節振國塑像
節振國塑像
刀劈鬼子兵、巧端新城子碉堡、都山大捷、血戰鳳山。
領導了中國第一支工人抗日武裝。講起那一個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那段烽火歲月的見證者至今仍慷慨激昂。
1940年8月金庄戰鬥中,主動請戰接下任務,採取調虎離山之計,將主力在駐有少量日軍的鳳山附近設伏,用小部分兵力奇襲了金庄炸藥庫。

後世紀念


吃齋

現代戲《節振國》
現代戲《節振國》
為紀念節振國,每年農曆六月廿八至三十,下尤各庄村民家家戶戶吃齋三天,這個習俗沿襲至今。節振國烈士墓,在河北省唐山西郊冀東烈士陵園內。

塑像

在開灤趙各庄礦史展覽館前,院落正中矗立著一座偉岸的塑像。塑像身著礦工服裝,臂佩工人糾察隊袖標,面部稜角分明,雙目炯炯有神。塑像的基座上刻著三個大字—節振國,這是一個在冀東大地家喻戶曉、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的名字。唐山開灤趙各庄煤礦的抗日英雄節振國幾乎家喻戶曉。
冀東烈士陵園展覽室里,當年從鬼子手裡奪取的那把東洋戰刀,靜靜地陳列在他的照片旁。殉國后,刀劈鬼子兵的消息迅速傳遍冀東大地,使飽受日寇欺壓的廣大民眾備受鼓舞,這也是成立中國第一支工人抗日武裝的號召力所在。

藝術形象


1949年初冀東文工團的吳嵐等搜集素材,按照冀東區黨委宣傳部部長張達的指示到開灤趙各庄礦創作了歌劇《節振國》。
1958年唐山京劇團將其英雄業績,編成京劇並成功上演,獲得極大成功。

影視形象

時間類型演員
1965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