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格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自治區
阿迪格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Адыгея)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位於庫班河和拉巴河的左岸,大高加索山脈北麓,總面積7600平方公里,共有7個行政區和46個行政農莊。首府為邁科普市。。2003年共和國人口為44萬人,其中,阿迪格人佔22.1%,還有俄羅斯人(佔68%)、烏克蘭人、亞美尼亞人、韃靼人、德意志人、希臘人、茨岡人等。
阿迪格人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12至16世紀先後受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汗國統治,19世紀中期被沙俄征服,大部分阿迪格人逃往土耳其和約旦等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成立了阿迪格民族自治州,1991年升格為自治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
著名的絲綢之路穿越了古時的切爾克斯國境內。阿迪格人很早就與俄羅斯公國關係密切。後來,他們又加強了與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聯繫。他們參加了立窩尼亞戰爭和1812年的衛國戰爭(傑尼斯·達維多夫的戰友哈特赫·穆罕默德率領的部隊戰功顯赫)。
12-13世紀,阿迪格人被大量販入中東國家為奴,尤其是埃及。蘇丹用他們來補充自己的馬穆魯克禁衛軍。由於大量阿迪格人湧入埃及,一位阿迪格人巴爾庫庫攫取了埃及政權,建起了馬穆魯克切爾克斯王朝(切爾克斯蘇丹國),在1382-1517年期間統治埃及和敘利亞。
1557年,以卡巴爾迪·秋姆留克·伊達洛夫大公為首的部分阿迪格王公向莫斯科表示,他們願意併入俄羅斯版圖。伊凡四世與阿迪格王公之女的聯姻令此事瓜熟蒂落。這使得強大而顯赫的切爾克斯王族成為沙皇的近臣,俄羅斯眾多傑出軍事將領和高級官員都出身於該族。
阿迪格民族的復興始於1922年7月27日,它成為切爾克斯(阿迪格)自治州。根據法律,1991年7月,阿迪格升格為自治共和國,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主體之一。俄羅斯境內有3個民族自治共和國,阿迪格就是組成民族之一,它們是阿迪格、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和卡拉恰伊-切爾克斯。
阿迪格共和國的領土面積為7600平方公里。
阿迪格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境內有豐富的河流網路,其中有一些得到了治理。河流用於灌溉和發電,兩個水力發電站的年發電量為1億千瓦/小時。共和國內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雖然歷經開採(其中天然氣開採量為8億立方米),這裡依然有石油和天然氣儲藏。
該自治共和國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1月平均溫度0攝氏度,7月24攝氏度,年平均降水600毫米,植物生長期平均為160天。
動植物:該自治共和國境內共有植物近3000種,其中半數以上是維管植物。30種珍稀和瀕於滅絕的植物被收入俄羅斯的植物保護紅皮書中。近40%的領土被森林覆蓋。高山中生長著橡樹、山毛櫸、鵝耳櫪、白蠟、楓樹、高加索冷衫、東方雲衫、松樹,盆地中四處是橡樹、楊樹、柳樹、榆樹和椴樹。
這裡棲居著近70種哺乳動物、241種鳥類、10種兩棲動物、19種爬行動物和18種魚類。32種珍稀脊椎動物被收入俄羅斯的紅皮書,3種被收入國際紅皮書。
這裡河流縱橫。高加索地區最大的河流之一庫班河流經此地。其他大河和中等河流還包括別拉亞河、拉巴河、普希什河、普謝庫普斯河、達赫河、基沙河、薩赫拉伊河、霍濟河、法爾斯河。河水多來自冰川融水。
該自治共和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裡是制磚粘土和砂質粘土、砂礫、建築用石膏、工程用砂、高品質石灰岩的產地。在高山地貌中,呈礦現象非常普遍,擁有鉬、鎢、重晶石、共生金屬和一些稀土金屬(金、銀)。這裡還有天然氣田。
共和國內共有7個行政區和46個行政農莊。首府為邁科普市。
阿迪格國旗呈矩形,綠色,繪有12顆金五星和弓枝交叉的金色箭矢,箭尖向上。國旗長180厘米,寬90厘米。”
這面國旗是以19世紀初期切爾克斯(阿迪格)的國旗為雛形設計的,原國旗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金五星數與該國主要部族的數量相契合,這些部族共同組成了阿迪格民族。弓枝箭矢體現了部族的團結。綠色是生命、永恆的象徵,同樣也是該國自然特徵的體現,阿迪格40%的國土被密林所覆蓋。獨具一格的圖案、優雅的設計令國旗及國徽美輪美奐、與眾不同。
阿迪格共和國議會於1992年3月24日通過了該國的國旗及國徽圖案。“阿迪格共和國國徽為圓形,上方被綬帶環繞,綬帶上用俄語及阿迪格語分別書就‘阿迪格共和國’字樣。”綬帶中央繪有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側面是橡樹和楓樹葉,以及金色的麥穗和玉米棒。下端封口處,是‘俄羅斯聯邦’的縮寫,其上方繪有民族的傳統食品:麵包和鹽。
“國徽中央,史詩中的主人公紹斯雷克奧騎在火紅的飛馬上。”
紹斯雷克奧手擘燃燒的火把,這是他為了百姓福祉,從天神處盜來的。天火照亮了蒼穹,化作12顆星星。騎士拉緊韁繩,駿馬前蹄騰空,象徵著年輕的共和國正邁步未來,飛速發展。
開墾過的沃土、盛有麵包及鹽的餐桌、綬帶上的麥穗、黍米、王米棒和牛頭,象徵著人民用勞動創造的財富。高山、耕地、楓葉和橡樹葉體現了共和國的地理及自然特點。它地跨高加索山脈風景如畫的北麓、庫班河和拉巴河谷、肥沃的庫班河沿岸平原,林業資源亦相當豐富。國徽頂部的五角星,象徵著在阿迪格這個多民族國家中,各民族團結相處,親如兄弟。
邁科普市市徽誕生於1871年。在《俄羅斯帝國城市、行省、州及工商區徽記》一書中,有如下章節:《第六章:徽記並未收入俄羅斯帝國法律彙編的縣城及偏遠城市》,其中收入了邁科普的市徽,但並未寫明是否被通過,對它的描述是:“邁科普,位於庫班州。金色盾牌上繪有一座黑山,盾牌頂部是蔚藍色的波浪形帶。波浪形部分是庫班州的州徽。”
根據當時的徽章慣例,金色是財富、正義、寬宏的象徵(通常為點狀)。盾牌上的帶是重要的徽章圖案,佔了盾牌面積的1/I,水平分佈,或是曲折,或是齒;慶。淡藍色的帶象徵著美麗、溫柔和莊嚴。州徽表明,邁科普是庫班州人煙稀少的小城鎮。至於邁科普市徽的來歷,並無過多說法。根據18引年尼古拉一世的命令,俄羅斯所有的徽章工作皆由專門的徽章部來負責。該部成立於1857年,隸屬於徽章標誌廳。我們不難發現,邁科普、格羅茲尼、切爾克斯克、博羅維奇(下諾夫哥羅德州)4市市徽都屬於同一類型,可以推斷,它們出自在徽章部任職的同一位畫家之手。他在繪圖過程中參考了1858年邁科普市命名的公文,其中提到在別拉亞河流出山谷的地方重建堡壘的歷史。波浪形的藍色帶子和山峰或許就出自這一典故吧。
這裡是多民族聚居區,共有近百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俄羅斯人(68%)、阿迪格人(24.1%)和烏克蘭人(3%)。俄語和阿迪格語同為共和國的官方語言。
該自治共和國居民的貨幣收入相當於南部聯邦區平均水平的78%,月平均工資相當於94%。
行政區域和政府機構:該自治共和國的行政中心是邁科普市(人口16.5萬,1857年建市,初為軍事要塞,得名於阿迪格語中發音相似的單詞,意為野蘋果林區)。邁科普市距莫斯科1670公里。該自治共和國下轄7個區、兩個直轄市和5個城鎮。較大的城市還有阿迪格斯克(1.5萬人)。
阿迪格人主要聚居在北高加索阿迪格自治州(8.64萬人)。阿迪格語屬高加索語系阿布哈茲—阿迪格語族,亦稱下切爾克斯語、卡赫語,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阿迪格曾是北高加索一些部落的總稱,他們分成許多部落,彼此有血統關係。歐洲和東方的文獻自中世紀起稱他們為切爾克斯人。現代阿迪格人、卡巴爾達人切爾克斯人的先民就是古代阿迪格部落的人。十月革命后在阿迪格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切爾克斯(阿迪格)自治州(1922年7月27日),1922年8月24日改稱阿迪格(切爾克斯)自治州,1928年8月13日又改稱阿迪格自治州,屬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阿迪格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牧業。
德哈古什諾夫·阿斯蘭切里·戈多維奇,現任阿迪格共和國總統。
1947年7月12日出生於原阿迪格自治州(今阿迪格共和國)近衛軍區;
1970年畢業於阿迪格國立師範學院語言文學系,1977年畢業於該學院體育教育系;社會學博士、教授、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聯邦功勛教師;
1971年—1983年在阿迪格自治州體育運動委員會擔任領導職務;
1983年—1994年馬伊克普市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自治州職業技術和專門教育聯合體總經理;
1981年—1990年馬伊克普市蘇維埃人民代表;
1990年—1992年阿迪格自治州蘇維埃人民代表;
1992年—1996年阿迪格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最高蘇維埃科學、教育、文化和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
1994年馬伊克普國立技術大學校長;
2006年12月根據普京總統提議經共和國議會通過當選阿迪格共和國總統。
已婚,有一個兒子。
阿迪格共和國屬於北高加索經濟區成員,以生產硬紙板(佔北高加索總產量的62%)、糖果點心製品(12%)、棉布(11%)著稱。
食品工業是阿迪格共和國主要的工業專業化部門,約佔共和國工業總產值的46%,主要生產罐頭(大型罐頭廠在雅勃洛諾夫村)、捲煙、酒、糖(佔全俄糖產量的2%,大型糖果廠在基阿金鎮)、香精油(在納德爾勃沃村有大廠)。此外,阿迪格共和國的木材加工業和建築材料生產較為發達。其中,木材加工業約佔共和國工業總產值的18%,(邁科普紙漿造紙聯合工廠);建築材料生產業約佔共和國工業總產值的8.3%。阿迪格共和國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邁科普(機床和標準機床、減速器、傢具、鞋、煙製品和食品)。1995年阿迪格共和國的工業總產值為8740億盧布,比1991年的工業產值降低了27%。1997年,“魯克石油”公司在這裡開設了供應全區石油產品的基地。
阿迪格共和國的農業主要播種糧食作物(是俄產量最高的地區--每公頃產4200公斤),種植蔬菜、葡萄等水果以及含香精油的植物。
阿迪格共和國
阿迪格語歸類為西北高加索語分支(NorthwestCaucasianlanguages)語族。卡巴爾達語是其近系語言,卡巴爾達語多少也被視為阿迪格語的一種方言,或者被包括在西北高加索語支系(Circassianlanguage)里。尤比克語(Ubykh)、阿布哈茲語,及阿巴札語因此也同樣的為阿迪格語近系語言。
十月革命之後阿迪格語完成語言標準化。自1938年以來阿迪格語使用西里爾字母。於此之前阿迪格語同時使用著阿拉伯語字母及拉丁字母。
語音:阿迪格語展現出大量的子音:在不同阿迪格語方言之間的這些子音大約有50個到60個左右。阿迪格語的所有方言在"普通語音"(plain)及"唇化聲門塞音"(labializedglottalstop)之間具有語音上的對比;也存有一種不尋常的細微語音對比,而且可能特別存在於阿迪格語的方言"阿布達扎克"(abdzakh)里。此種細微語音對比是一種三方面的對比,意即介於普通語音、唇化聲門塞音、"齶化聲門塞音"(palatalizedglottalstop)之間的對比(縱然齶化聲門塞音也同樣的存在於豪薩語里)。阿迪格語在黑海地區的方言含有高度的不尋常的語音:存有一個雙齒(Bidentalconsonant)]擦音h??,此雙齒擦音可對應到其他阿迪格語方言里的清軟齶擦音(voicelessvelarfricative)x。
語法:阿迪格語,就如所有的西北高加索語分支一樣,具有基本的"主詞-受詞-動詞(SOV)"的語法類型,並且在句型結構方面含有作-通格語言(Ergative-absolutivelanguage)特性。
阿迪格—普羅米修斯的領地
在俄羅斯的南疆上有一處屬於為人類帶來火種、帶來光明的
英雄——普羅米修斯的領地,而這個神奇的領地在俄聯邦圖冊中的“戶主”卻是阿迪格共和國。它位於高加索山的北坡上,常年浸泡在獨一無二的風光和古老歷史緊密交織的氛圍里,使得來此的每一個人都會產生一種興奮到難以呼吸的感覺。進入阿迪格山區你可以乘車、騎馬,但如果你想得到得更多,你最好徒步。因為你親自踱量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可能是一個神話開始的地方。第一個神話的誕生讓你無法錯過,在你進山的必經之路會看到一隻由鐵鏈系著令人生畏的有翼的雄獅,他所守護的就是阿迪格山區的“保護神之冢”,據科學家測試這個石冢的年齡與埃及金字塔同齡,與古希臘神話幾乎同時誕生。在古希臘神話《窄長雪橇》中有著動人的描述:“在這些小石屋中居住著伶俐的小矮人,他們騎在兔子身上,愉快地捉弄著法力廣大的眾神們。”當地的山民和前來的遊客都會虔誠地在這個帶有靈氣的石冢旁許下自己關於命運的祈望。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瓜地馬拉召開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上的最後一次發言中所引用的,最終幫助俄羅斯贏得2014年冬奧會舉辦權的神話也正是發生於此。傳說正是在阿迪格的山中怒氣沖沖的宙斯將普羅米修斯釘在了懸崖上,作為對他將火種帶到人間的懲罰。而在他派出的神鷹沒能殺死普羅米修斯之後,怒火中燒的宙斯便向懸崖上扔下了一個閃電,將懸崖劈成兩半,其中的一半被命名為菲什特(阿迪格語翻譯為“白頭”),另一半被命名為普舍哈蘇(意思是“戴鐐銬的人”)。至今在普舍哈蘇的陡峭崖壁上,仍留下了被閃電烙印成的、勇敢的普羅米修斯的紅色輪廓。
普羅米修斯的勇氣似乎已經成為整個地區的靈魂,也正是這種勇氣造就了這裡的一個偉大奇迹。發源於冰川的高原湖泊不安心於世世代代固守在雪山之巔,他們渴望流淌,渴望奔涌,於是他們決定不舍晝夜地、任性地衝擊著四周堅固的花崗岩,經過千百年的努力,最終沖開一道狹長的,幾乎不到兩米的峽谷,於是歡快地奔涌而下,飛沫四濺。峽谷之上的平台成為滑翔健將的天堂,峽谷之下的激流成為了漂流高手的勝地。激流兩岸的緩坡則成為了山地越野車手的戰場,所有的人在這裡都汲取到無窮的勇氣,挑戰著自己的極限。
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1942)
偉大衛國戰爭中北高加索方面軍(轄第12、第18、第56集團軍,空軍第5集團軍,獨立步兵第1軍和騎兵第17軍)在高加索會戰(1942一1943)過程中,於1942年8月6—17日在阿爾烏維爾—
邁科普方向實施的防禦戰役。法西斯德軍“A”集團軍群頭目未能將蘇軍合圍於頓河與庫班河之間,察明蘇軍已退至庫班河左岸后,決心改變主要突擊方向,將坦克第1集團軍各兵團調向阿爾馬維爾和邁科普,其任務是協同向克拉斯諾達爾進攻的野戰第17集團軍奪取邁科普油田,突至圖阿普謝地域黑海沿岸,將北高加索方面軍基本兵力合圍於新羅西斯克和克拉斯諾達爾兩地域。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識破了敵人企圖,於8月5日命令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蘇聯元帥C.M.布瓊尼掩護邁科普地域和邁科普—圖阿普謝的道路,阻止敵軍進至黑海沿岸。戰役準備時間極為緊迫。當時阿爾馬維爾、邁科普等城市及庫班河、拉巴河、別拉亞河均未對東面和東北之敵設防。此外,第12、第13集團軍及獨立步兵第1軍在前幾次戰鬥中已受到很大削弱,並且需要補充武器、彈藥和油料。平均每個師要防守40公里正面。在主要突擊方向敵步兵比蘇軍多3倍,炮兵多9倍,航空兵多6.7倍。敵坦克則占絕對優勢。
8月6日,在航空火力準備之後,敵坦克第1集團軍的2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和1個輕步兵師轉入進攻。8月6—8日在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阿爾馬維爾、蘇維埃茨卡亞等地域的激烈戰鬥中,人數不多的部隊和兵團雖進行了英勇抵抗,但第12集團軍和獨立步兵第1軍仍然被迫放棄了阿爾馬維爾,撤向新克拉斯內、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拉巴河一線。此前,法西斯德軍第17集團軍先遣部隊已進逼克拉斯諾達爾防禦圍郭。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鑒於情況複雜化,於8月10日又要求方面軍首長採取一切措施掩護邁科普、圖阿普謝方向。大本營從自己預備隊抽調了一些部隊和兵團加強該方面軍,並令急速組織對邁科普油區和通往圖阿普謝道路的防禦。但是,由於防禦的準備時間有跟和敵人在兵力兵器上占很大優勢,蘇軍未能守住拉巴河一線。8月8—12日,在克拉斯諾達爾、邁科普兩方向,特別是在克拉斯諾達爾、別洛列琴斯卡亞、邁科普等地域,戰鬥十分艱苦。8月10日,法西斯德軍奪佔了邁科普、別格列琴斯卡亞及別拉亞河左岸別洛列琴斯卡亞地域的一個登陸場,在克拉斯諾達爾方向奪佔了克拉斯諾達爾,並進逼庫班河。
在以後各次戰鬥中,敵軍企圖將蘇軍圍殲於蘇茲達利斯卡亞、克柳切瓦亞兩地域,打開一條通往圖阿普謝方向各山間通路的道路。但是,方面軍得到了大本營預備隊的加強,增強了抵抗。至8月15—17日前,法西斯德軍的進攻被阻於薩穆爾斯卡亞、哈德任斯卡亞、克柳切瓦亞、斯摩棱斯卡亞一線。通往黑海沿岸各山間通路的接近地得到了可靠掩護。敵軍在10—12天中共損失官兵1萬餘人,坦克50餘輛以及許多其他技術裝備。敵人付出如此重大代價,才得以前進100—120公里,但並未達到預定目的。蘇軍雖曾暫時放棄一些地方,但是在激烈戰鬥中不斷消滅了敵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牽制了敵軍“A”集團軍群主力。這使外高加索方面軍能沿捷列克河、巴克桑河並在高加索山主脈各山口及時佔領防禦,使格羅茲尼、巴庫方向和奧爾忠尼啟則、第比利斯方向得到了可靠掩護。
參戰兵力12,18,56集團軍;10萬多人,裝備坦克50多,飛機近百。
蘇軍稱殲敵1萬,擊毀敵坦克50多輛。
阿迪格共和國的交通運輸中,鐵路和公路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此外,在邁科普有機場。
2019年03月19日,阿迪格共和國同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商定在燃料和能源領域開展合作。
雙方在莫斯科舉行的“獨聯體國家:數字經濟——一體化平台”國際經濟論壇上就此達成了共識。
“論壇期間,阿迪格共和國經濟發展與貿易部與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商定促進共和國燃料能源綜合體的發展。”
阿迪格共和國行政長官庫姆皮洛夫稱:“目前阿迪格需要新的能源產能,這與經濟增長、快速吸引對我們地區的投資直接相關。因此,燃料能源綜合體的資源創新發展問題對我方而言非常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