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6

B-36

B-36 Peacemaker 和平使者式轟炸機.B-36 轟炸機服役後主要部署在美國本土的埃格林空軍基地(佛羅里達州)和卡斯威爾空軍基地(德克薩斯州)。不過,為了對蘇聯、中國和朝鮮實施核威懾,該機也曾少量部署在英國林肯希思空軍基地和位於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並多次訪問沖繩。

發展歷史


B-36
B-36
1941年初,當納粹德國空軍狂舞於歐陸上空之際,英國雖在不列顛之戰(Battle of Britain)期間,暫時遏止了納粹空軍的入侵,但岌岌可危的英倫三島,隨時仍有淪入軸心國的可能,一旦美國介入歐洲戰場;則失去攻擊納粹佔領下歐洲的全部前進基地,為應變此等劣勢的發生,同年4月由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提出「超級巨人機」的初步構想,將發展一種可自美國北部或加拿大基地起飛,直接轟炸含柏林在內的作戰半徑戰略目標,往返大西洋兩岸之間,而不須空中加油,此等任務艱難的長程重型轟炸機,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奢想的轟炸機發展案,11月中旬,康維爾(Convair)飛機公司終在競爭中獲勝,得到預期在1944年5月,完成XB-36原型機首次升空試飛的初期發展合約。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及英國轉危為安的局勢發展,B-36之第一優先的製造發展計畫因而擱置,美軍要求提前趕製B-24及B-29轟炸機,延至1946年8月,XB-36第一架原型機方才完成處女飛行,經過了五年辛酸歲月的研究發展而登場的B-36;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言是太遲了,而處身於戰後美蘇對立的「冷戰時期」,龐大無比的B-36長程重轟炸機,乃成為甫告成立不久的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SAC-Strategic Air Command)麾下第一員「大」將。

技術特點


B-36是世界航空史上最「大」的轟炸機,僅以主翼展幅與目前之「巨人族機」相比較;長過B-52達13.7公尺,比C-5A長出1.38公尺,比Boeing 747亦長出10.43公尺。修長的巨無霸機體像一串連接的電車廂,機上乘組員分置於前後兩個主要分離式壓力艙內,前後艙之人員連絡通路,可經由左側直徑0.63公尺,長26.9公尺的管式電動台車軌道運\送,其間即為容積348立方公尺的炸彈艙,可搭載核彈或普通炸彈32~38公噸,為適應長程高空飛行,主翼展弦比極長,翼厚比達11%,中段厚度為1.83公尺,兩邊主翼共夾置了6具P&W廠R-4360型28汽缸空泠式活塞引擎,另在翼末段下方懸置了噴射引擎短艙各一,其內均裝有G.E廠J-47-19型渦輪噴射引擎兩具。B-36全機以十髮式混合引擎動力,提供了3500匹馬力×6+2360公斤×4強勁無比的動力裝置組合,在加掛副油箱后;無須經由空中加油,僅以本身機內載燃油,在15000公尺高空可持續48小時以上的巡航飛行。
B-36之起落磙行距離設計在1500公尺以下,使用前三點式伸縮起落架,鼻輪為並列復輪向前收入艙內,巨型主輪采四輪式複式強化設計。機上固定武裝為機身周圍之6座伸縮式活動旋轉遙控炮塔,每座均裝有雷達控制的20糎機炮兩門,雖擁有合計16門機炮裝置,由於執行長程洲際核子轟炸時,普通護衛戰鬥機已無法達到此一航程,為擴充其空中防禦及攻擊力量,B-36在1953年曾研究發展“戰鬥機空輸計畫(FICON-Fighter in Convair)”,實驗將XF-85或GRF-84F改造機搭載於機腹下方,在飛臨目標區附近將「子機」釋放,以實施核子攻擊或迎擊對方升空截擊之戰鬥機,並設法在任務執行完畢后,將「子機」一一收回,B-36此一異想天開的「航空母機」改造構想,因技術發展問題,困難重重而取消。1955~1957年間,B-36一架又被選為原子動力實驗機,在機艙內搭載原子反應爐一部,在經過47次試飛后而宣告放棄,此外如XC-99戰略運\輸機,全噴射式8發引擎之YB-60戰略轟炸機等發展案,均以B-36作為機體實驗母型,結果亦告一一失敗。B-36這架名副其實,史上第一架可自力完成萬里長征的洲際轟炸機(Intercontinental Bomber),在不可抗拒的發展趨勢下,漸漸步向退休淘汰之途,歷經過戰後的柏林危機,及韓戰的黯淡歲月里;B-36雖從未投過一彈,卻實際發揮了戰略嚇阻作用。1959年2月,B-36最後一機告別戰略空軍后,僅留下空軍博物館內陳列的一機,以供後人追憶其昔日雄姿了!

B-36J性能諸元

最大離陸重:185970公斤
最高時速:705公里
上升能力:13725公尺
續航能力:15000公里

B-36A型

1947年6月試飛的首批量產型機,動力裝置僅為翼片內藏之6具活塞推式螺旋槳引擎,全機無武裝,生產總數22架,日後均經改裝為RB-36E偵察機或教練機使用。

B-36B型

1948年7月試飛,機內規定乘組員為14名,機炮武裝配置業經完成,生產總數73架。1949年後動力裝置並經改造為B-36D型規格。

B-36D型

1949年3月試飛,在兩邊機下另行加裝J-47系列噴射引擎四具,分置左右翼下之引擎短艙內,時速可達705公里,除由B-36B型機改造64架外,另有22架之生產數。

RB-36D型

1949年12月試飛,經由B-36D改良而成的武裝長程戰略偵察機型。腹下之前部彈艙位置,裝有空中偵照相機14部,改良后的活動艙門可在2秒鐘內開啟,機上乘員增至22名,初期生產數為17架,外加B-36B型機改裝之7架。

RB-36E型

引擎動力裝置及偵照儀器裝備規格與RB-36D相同,為B-36A型及YB-36B所改裝后之機形新編號,總數22架。

B-36F/RB-36F型

1950年11月試飛之後,B-36F機改用R-4360-53型改良推式螺旋槳引擎,每具出力增為3800匹馬力,總生產數28架。RB-36與B-36F型動力規格相同,改裝偵照裝置的長程偵察機,總生產數24架。

B-36G(YB-60)型

1952年4月試飛,此機採用後退角加大之後掠翼,翼幅減少約7.3公尺左右,動力裝置全數改為J-57-P-1噴射引擎8具,最大總推力為4540公斤×8,其他組件或裝偏與B-36保持72%流用共通性,因與Boeing公司之B-52在競爭中失敗,僅為原型機兩架。

B-36H/RB-36H/NB-36H型

B-36H與B-36F型動力規格相同,機上乘組員增為15名。1952~1953年間,生產數83架。RB-36H為B-36H型改良之偵察機型,生產數73架。NB-36H僅為改裝原子動力的試驗原型機,生產數僅原型機1架。

B-36J型

1953~1954年間之最終型生產之轟炸機種,總數3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