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機

現代戰爭中的主要偵察工具之一

偵察機(reconnaissance aircraft)是專門用於從空中進行偵察、獲取情報的軍用飛機,是現代戰爭中的主要偵察工具之一。

飛機誕生后,最早投入戰場所執行的任務就是進行空中偵察。因此,偵察機是軍用飛機大家族中歷史最長的機種。偵察機按遂行任務範圍,又可分為戰略偵察機和戰術偵察機。

分類


按遂行任務範圍,分為戰略偵察機和戰術偵察機。戰略偵察機一般具有航程遠和高空、高速飛行性能,用以獲取戰略情報,多是專門設計的。戰術偵察機具有低空、高速飛行性能,用以獲取戰役戰術情報,通常用殲擊機改裝而成。

戰略偵察機

一、概述
戰略偵察機是為了戰略決策而搜集地方戰略情報的專用飛機。其特點是飛行高度高、航程遠,能從高空深入敵方領土或者沿海飛行,裝有複雜的航攝儀和電子偵察設備,可對敵方軍事目標和工業區、核設施、導彈基地和試驗場、防空設施等戰略目標實施偵察,獲取情報供高級軍事和行政部門做決策參考。
二、特點
戰略偵察機的特點是飛行高度高,航程遠,載有複雜的航攝儀和電子偵察設備,能從高空深入對方國土,對軍事和工業中心、核設施、導彈試驗和發射基地、防空系統等戰略目標實施偵察。
三、機型舉例
1、美國U-2高空戰略偵察機
偵察機
偵察機
U-2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開發,首飛為1955年。美國空軍和CIA用來偵察敵後方戰略目標,如今仍可作為戰術偵察機。幾十年來曾征戰全球,偵察過蘇聯、古巴、朝鮮、中國、越南等國家,但是也有15架在敵國的領空被擊落。U-2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開發,綽號是“黑寡婦” “空中蛟龍”,屬於高空間諜偵察機。首飛時間為1955年8月4日,共計生產55架,被美國空軍和CIA用來偵察敵後方戰略目標,是在冷戰時代美國重要信息來源方式之一。
該機飛行高度為27000m,裝載了偵察用特殊照相機,起初用於偵察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的彈道導彈配置狀況。飛機原型是F-104,為了使其擁有超出常規的高度而擁有巨大機翼。但後來由於戰鬥機和地對空導彈的技術進步,使高空偵察具有很大危險。1960年5月,在蘇聯斯維爾德洛夫市上空首次擊落1架 U2,致使美國空軍於1970停止了對蘇聯的使用。這個時候因為電子/光學感測器的進步,使偵察衛星可以從靜止衛星軌道直接收集情報,實質上偵察機的作用已經弱化。
SR-71超音速偵察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M3高空戰略偵察機,於1963年2月開始研製,1964年12月開始試飛,1966年1月交付使用,1990年全部退役。SR-71機體重量的93%為鈦合金,其氣動外形為三角翼、雙垂尾,發動機布置在機翼上。SR-71有三種改型:A型,戰略偵察型,共生產25架;B型,教練型,共生產2架;C型,由A型改裝的教練型。
SR-71仍然是世界上有人駕駛的最快的飛機,並且保有兩項紀錄:1976年7月28日當天,一架SR-71創下時速2,193.167哩(3,529.56公里)的速度紀錄,以及85,068.997呎(25,929米)的高度紀錄,只有前蘇聯的MiG-25狐蝠式高空攔截機曾經在1977年8月31日達到更高的37,650米。它可以在80,000呎(約24公里)的高空,以每小時100,000平方哩(約每秒72平方公里)的速度掃視地表。當SR-71在1990年退役時,其中一架從它出生的加州棕櫚谷(Palmdale)的美國空軍42號工廠(Plant 42),飛到維吉尼亞州香蒂利(Chantilly)國家航太博物館展示,以平均時速2,124哩(3,418公里),全程只花了68分鐘。SR-71也保有在1974年9月1日創下的從紐約到倫敦的紀錄:1小時54分56.4秒。(協和式客機飛行同樣的路程要3小時20分,而最快的亞音速客機波音747則需要7小時。)
到1967年9月,29架SR—71A全部試飛成功。1968年3月8日,第一架SR—71A(64—17978號)部署到位於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取代A—12執行戰略偵察任務。兩周后,SR—71A開始執行對越南和中國的偵察任務。1990年1月21日,駐嘉手納基地的最後一架SR—71(64 —17962號)離開該基地返回美國。1990年1月26日,SR—71A的使命全部結束,所有飛機也隨之退役。SR—71B是SR—71A的串列雙座教練型,後座艙為教官艙,比前座艙高,這樣前後座的乘員都有較好的視界。在該機發動機短艙下,又重新裝上了兩塊固定式腹鰭。該型共生產了兩架,分別於1965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首飛,於1966年1月交付使用,用於培訓SR—71A的飛行員。1968年1月11日,SR—71B的2號機因飛行事故墜毀,剩下的一號機後來作為NASA的831號機用於各種飛行試驗。

戰術偵察機

一、概述
戰術偵察機 tactical reconnalssance aircraft 用於執行戰術偵察任務的飛機。主要為前線指揮員提供戰術縱深內敵軍部署、行動、重要火力點及其他重要目標以及地形、氣象及攻擊效果等情報。由於戰術偵察機主要部署在戰區,所以要求它的機動性和生存性較強。戰術偵察機一般不帶武器,但加裝航攝儀和圖像雷達,偵察縱深可達300—500km。
二、機型舉例
1、美國RF-4C
RF-4C是F-4“鬼怪”(Phantom)中的偵察型,在F-4C的基礎上發展而成。1963年8月首飛,1971年裝備美國空軍。RF-4C具有與F-4C相同的內部、外掛油箱和基本未變的機身架構,但採用較長而細的機鼻。
RF-4C型偵察機是由F-4型偵察機改進而來的兩座機型,機身長18米、寬11米、高4米,最高飛行高度為1.8萬米,配有遠距離成像、前側方雷達、紅外線探測器、夜間攝影照明彈等裝置,是目 前韓國空軍的主力偵察機型。

主要裝備


偵察機一般不攜帶武器,主要依靠其高速性能和加裝電子對抗裝備來提高其生存能力。通常裝有航空照相機、前視或側視雷達和電視、紅外線偵察設備,有的還裝有實時情報處理設備和傳遞裝置和目前最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設備裝在機艙內或外掛的吊艙內。偵察機可進行目視偵察、成相偵察和電子偵察(見電子對抗飛機)。成相偵察是偵察機實施偵察的重要方法,它包括可見光照相、紅外照相與成相、雷達成相、微波成相、電視成相等。

歷史沿革


誕生

偵察機是專門用於從空中獲取情報的軍用飛機,是現代戰爭中的主要偵察工具之一。在飛
偵察機
偵察機
機誕生后,軍隊剛剛裝備了飛機,人們想到了飛機在戰爭中的第一個用途便是偵察敵情。1910年6月9日,法國陸軍的瑪爾科奈大尉和弗坎中尉駕駛著一架亨利·法爾曼雙翼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試驗性的偵察飛行。這架飛機本是單座飛機,由弗坎中尉鑽到駕駛座和發動機之間,手拿照相機對地面的道路、鐵路、城鎮和農田進行了拍照。可以說,從這一天起,最早的偵察機便誕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偵察飛行發生在1910年10月爆發的義大利一土耳其戰爭中。10 月23日,義大利皮亞查上尉駕駛一架法國製造的布萊里奧X1型飛機從利比亞精緻的的黎波里空軍基地起飛,對土耳其軍隊的陣地進行了肉眼和照相偵察。此後,意軍又進行多次偵察飛行,並根據結果編繪了照片地圖冊。

廣泛應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歐洲各交戰國都很重視偵察機的應用。在大戰的初期,德軍進攻處於優勢,直插巴黎。1914年9月3日,法軍的一架偵察機發現德軍的右翼缺少掩護,於是法國根據飛行偵察的情報,趁機反擊,發動了意義重大的馬恩河戰役,終於遏止了德軍的攻勢,扭轉了戰局。
偵察機
偵察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偵察機應用得更廣泛,出現了可進行垂直照相及傾斜照相的高空航空照相機和雷達偵察設備。大戰末期還出現了電子偵察機。50年代,偵察機的性能明顯提高,飛行速度超過了音速,還出現了專門研製的戰略偵察機,如美國的U-2。60年代,研製出了飛行速度達音速的3倍、飛行高度接近3萬米的所謂“雙3”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如美國SR-71和蘇聯的米格-25。這時期,無人駕駛偵察機也開始得到廣泛使用。

發展

偵察衛星的出現,取代了相當一部分偵察機的作用。另外由於防空導彈的發展,使偵察機深放敵方的飛行變得日益危險。但偵察機仍得到繼續發展。有人駕駛偵察機主要執行在敵方防空火力圈之外的電子偵察任務,大部分深入敵方空域的偵察任務由無人駕駛偵察機來執行。偵察機的“隱身”技術正在得到應用和發展,以提高偵察機的生存能力。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現代偵察機的諜報本領倍增。大量高性能的光學、電視、紅外、激光和雷達等偵察設備的運用,使偵察機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取戰場上的情報,為指揮官定下決心提供依據。雖然無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已部分取代了偵察機功能,然而,實戰證明,偵察機獨特的優勢和及未來的戰場上的作用,仍是其他偵察設備所無法替代的。

現役的機型


美國

一、RC-135
擅長在目標國沿海地區實施偵察行動的RC-135偵察機是美國空軍最先進的戰略電子偵察機之一。
這種由波音707機體改裝而成的戰略電子偵察機的性能非常先進:機體長46. 6米,翼展44.4米,機高12.95米,跟普通的波音707客機相當,裝有4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9渦扇式發動機,單台推力16000磅,最大航程可達1.2萬千米,飛行高度通常在15千米以上,巡航速度為860千米,續航時間可超過12小時,由於各種型號的RC-135都裝有空中加油裝置,因此實際上的飛行時間可以大大超過 12小時,空中滯留時間最長可達20小時。
二、EP-3
EP-3型電子偵察機是美國P-3型反潛機的電子戰改型。1969年首架EP-3加入美空中偵察第一中隊服役,隨後於1974年全面替換了EC-121“超級星座”電子戰機。
2001年4月1日,美國海軍一架EP-3型電子偵察機在中國南海上空與一架殲-8II型戰鬥機相撞,導致殲-8II型墜毀飛行員失蹤。
三、全球鷹
全球鷹是為美國空軍而製造,是一種自動高空遠程監視偵察飛行器。高性能感測器可以在高度65000英尺空中透過不利天氣或夜間對象美國伊利諾斯州那樣大面積的地方進行24小時監控。

俄羅斯

一、圖-214R
圖-214R採用2台索洛維耶夫PS-90A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156.9千牛。機冀內有6個整體油箱,尾翼內有1個油箱,燃油總容量達3萬升。駕駛艙內有正、副駕駛員和一名飛行工程師。採用二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並帶有備份的三餘度模擬式電傳操縱系統,三套獨立的液壓系統。基本型的飛行儀錶系統有2套彩色CRT屏幕供飛行和導航使用,另2個CRT屏幕顯示發動機狀態和系統數據。其他電子設備包括自動進場和自動著陸系統、高頻和高頻無線電台,機內通話裝置、慣性導航系統和衛星導航系統。
二、伊爾-38
伊爾-38(俄文:Il-38,綽號:May)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用伊爾-18型民航機改裝反潛設備的反潛和海上巡邏機。該機曾是前蘇聯的主要岸基航空反潛兵力,1967年首飛,1970年加入現役。該機也是伊留申設計局設計的最後一種作戰飛機。該機重達63噸,裝有4台發動機,可裝載10人及9噸武器,續航時間可達10小時,與美國的P-3反潛巡邏機裝備類似,升級后稱為伊爾-38SD。
三、伊爾20
蘇聯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18運輸機基礎上改型設計的電子偵察機。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給予綽號“黑鴨”(Coot)。主要遂行區域性電子偵察任務。1970年裝備部隊。
最大起飛重量64000千克,最大載重13500千克,最大載油量23600千克,最大速度675千米/時,偵察高度6000~7000米,最大航程6500千米,續航時間12小時。乘員13~20人。加裝了天線罩和天線。機身腹部裝有一個長10.25米、寬3.20米、高1.15米的雷達罩,內裝側視雷達天線;前機身兩側各有一個長4.40米、高0.88米的整流罩,內裝各種感測器及照相機;機身後腹部裝有天線與天線罩。機上裝備側視雷達、照明設備、RP5N-3N航空雷達、NAS-1多普勒導航系統、電子偵察與干擾設備等。

中國

一、運8電子偵察機
運-8(代號:Y-8,英文:Shaanxi Y-8)運輸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陝西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的四發渦輪螺槳中程運輸機,可用於空投、空降、運輸、救生及海上作業等多種用途。該機參照原型為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安-12運輸機
運-8是中國空軍目前主力運輸機,該機在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為主要特種飛機改裝平台,以運-8為基礎先後改裝了預警機、電子戰、指揮控制、海上巡邏機等飛機。中國還向一些國家出口了運-8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