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屏鄉

北屏鄉

北屏鄉位於東經108°46′44″,北緯31°58′25″,地處城口縣北部,東與嵐天鄉相接、南與修齊鎮毗鄰、西與龍田鄉交界、北與陝西省嵐皋縣接壤。人民政府駐地老鴉口,海拔1100米,電話區號023,郵政編碼405900。南距縣城23千米,南距重慶市區450千米。 2011年末有學校籃球場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2011年,鄉財政稅收收入60萬元,較2007年翻了一番。2011年末完成2000個廣播電視地面接收器調視轉星工作,實現了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

北屏鄉是重慶市城口縣轄鄉。萬縣市山羊發展基地鄉。1911年屬老鴉鄉團,1940年置老嵐鄉,1945年更名北屏鄉,1958年改北屏公社,1983年改北屏鄉。

北屏鄉位於縣境的北部,與陝西省嵐皋縣漳和平鄉接壤,距縣府21公里。面積約佔13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09人(2020年)。縣道葛(城)北(屏)公路過境。轄安樂、長安、倉坪、太平、松柏、茶坪、金坪、月峰、雙河、北屏10個村委會和北屏1個居委會。

北屏鄉農業主產玉米、薯類、水稻。特產生漆、獼猴桃和黨參、杜仲、天麻、當歸等名貴藥材。養殖業以生豬、山羊為主。森林資源豐富。

鄉鎮概況


歷史沿革

城口縣北屏鄉景色
城口縣北屏鄉景色
清道光年間屬七保四甲。民國初屬北區老鴉鄉團。1935年改屬第一 區老鴉口聯保。1940年成立老嵐鄉(轄老鴉口、嵐天、箭嶺、箭竹)。1947年12月以北方屏障之意改為北屏鄉。1952年8月成立北屏鄉人民政府。1953年3月改為倉平鄉。1954年2月劃為龍安、北屏、太平3個小鄉。1956年11月重新合併為北屏鄉。1958年9月改為北屏公社。1984年9月改還北屏鄉。

行政區劃

2011末轄松柏、金龍、安樂、蒼坪、北屏、太平、月峰7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轄區常住人口4409人(2020年)。

地形地貌

屬中山地區,最高山大寨海拔2429.7米,最低點土橋子海拔10 00米。氣候 屬北亞熱帶山地氣候,系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由於山高谷深,高差大,山區立體氣候明顯。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足,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快,但不穩定,常有“倒春寒”天氣出現;夏季降水集中,七、八月多乾旱、伏后多洪澇;秋季降溫快,多連陰雨天氣;冬季時間較長,氣溫低,多雨雪天氣。年平均氣溫11.9℃,常年降雨量1361.1毫米,年均日照1359小時,無霜期長達183天。水文 境內河谷小壩較多,四條溪河橫穿其中,交匯於峽口,是龍潭河的發源地,兩岸土地肥沃,地勢寬敞而平坦。水的出口處有馬鞍寨、堂皇寨兩座大山交鎖。境內河道屬何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縣級河北屏大河1條,總長30千米;有鄉級河空河、任家河、杜家河、蒼坪口河共4條,總長60千米。礦藏及其他資源 轄區內自然資料豐富,有煤、花崗石等礦產資源;有天麻、細辛、黨參等名貴中藥材;盛產板栗、核桃、生漆、中藥材等經濟作物;主產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土壤中硒含量為0.56-2.78ng/g,屬富硒土壤,適宜發展山地特色農業。自然生態環境好,森林資源豐富,面積達6萬餘畝,是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低溫、霜凍、旱澇等。洪災平均5年2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9年7月10日,累計雨量均超過300毫米。房屋半塌和全塌79戶、公路塌方達2000立方米、河堤損毀2200米、堰渠衝毀630米、農作物受災面積544畝、毀壞耕地總面積29畝、引水管道損毀2509米、高壓電桿損毀4根,受災人口達2603人,總計損失達605.7萬元,其中農業直接損失約231.2萬元,基礎設施損失約261.3萬元,家庭財產損失113.2萬元。

旅遊資源

全鄉最高海拔2150m,最低海拔1080 m,立體氣候明顯,山水風光秀美,生態旅遊資源優越。境內有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內有多個旅遊景點,其中包括谷地型旅遊風景區“土橋子”;生物景觀型、河谷型自然風景區“猴兒溝”;地質地貌型風景區“打鑼岩”;水域風光型風景區“六缸洞”以及令人心馳神往的界梁神田風景區。
處於核心位置的太坪村、月峰村規劃區,空河穿園而過,兩岸是千餘畝良田,周邊山地森林景色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紛呈,堪稱大巴山最美村莊。園區民居星羅點點,院落四旁綠樹成蔭,一派“綠林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人家”的山地田園風光景象。以該區域為代表的北屏鄉夏天氣候涼爽,為避暑的理想之處,讓您感受巴山鄉土人情,體驗避暑休閑佳境、享受天然氧吧的饋贈。

經濟概況


農業 境內主要發展農業和鄉村旅遊。2011年,實現地方工農業生產總值3447萬元,較2007年增長176%,年均遞增361萬元。全鄉耕地面積14299畝,其中常用耕地10524畝、臨時性耕地3775畝。糧食作物以玉米、洋芋、紅苕等為主。2011年糧食總產量4867噸,較2007年增長27%,人均佔有糧食由569公斤增長到755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5348元,年均遞增558元。
經濟作物以油菜、魔芋、黨參、雲木香、桔梗、獨活等為主,2011年種植面積1486畝,其中油料作物562畝,藥材面積834畝。畜牧業以生豬、山羊、中蜂、家禽等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頭數6428頭,當年出欄量5410頭;山羊年末頭數2125頭,當年出欄量1075頭;中蜂養殖年末箱數1927箱;家禽年末只數75400隻,當年出售量56625隻。未來五年,以大巴山(城口)特色農業綜合示範園“一區四園”目標定位,建設千畝蔬菜基地、萬畝乾果示範基地、5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5千群中蜂養殖基地,通過四大農產品基地建設,建成“種-養-沼”循環生態農業示範區、林下經濟立體農業示範區和農業觀光鄉村旅遊示範區。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42家,社會商品零售額達63萬元。有打鑼崖休閑山莊、一碗水等七處農家樂,可同時接納500人餐飲、住宿和森林旅遊。
2011年末有鄉文化站、圖書室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處,農家書屋7個,藏書21000餘冊。有金龍、社區2個錢棍舞文藝宣傳隊和場鎮壩壩舞團隊。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

鄉鎮教育


2011年末有中心小學一所、村級小學4所(金龍、蒼坪、太平、松柏各一所),教師44名,在校生42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無初中高中。2011年籌集資金101萬元,完成中心小學寄宿制度工程,教育“兩基普實”工作通過國家級驗收。

內設機構


1.黨政辦公室職責:主要承擔黨的組織建設、紀檢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武裝、編製、人事、民宗僑台、工青婦、老齡、目標管理、文秘等方面職責,負責承辦人大、政協工作方面的具體事務。
2.主 任:巨小蓉
3.黨政辦工作人員:巨小蓉、翁曉恆、汪超、周琪。
4.人武辦:文傑、袁永建
5.工會辦:張國益、周琪
6.團委辦:冉遠麗、黃德強
7.婦聯辦:冉遠麗
8.統戰辦:張國益
9.後勤辦:林宏明
10.經濟發展辦公室職責:主要承擔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社會經濟統計、扶貧開發等方面職責。
11.主 任:林宏明
12.農業服務中心:張瑞清、馬小玲、黃德強
13.林業站:汪超、潘登
14.扶貧(旅遊)辦:冉遠麗、巨小蓉、付婷婷、翁曉恆、潘登
15.增收辦:張瑞清、馬小玲、黃德強
16.獸醫站:張瑞清、馬小玲、黃德強
17.社會事務辦公室職責:主要承擔民政、人口和計劃生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救濟、殘疾人事業、
18.勞動保障、勞務輸出、場鎮環境衛生、社會管理等方面職責。
19.主 任:袁開剛
20.計生辦(服務站):周利紅、付婷婷
21.民政(殘聯)辦:袁開剛
22.社保所:宋年皓、李鑄
23.文化服務中心:文傑、潘登、周琪、張宇

醫療社保


2011年末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醫生7名、護士2名,床位10張。全年合作醫療門診人次達8425人,補償金額305746元,住院548人次,補償金額281904元。全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保,參合率91.7%。
2011年全鄉農村低保182人、城鎮低保14人,五保戶141人,優撫36人(其中重點扶助對象9人、傷殘軍人3人)。全年共計發放各類民政救助資金43.15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755人,占應保人數的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保,參合率達91.7%;享受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83人、特別扶助7人;有敬老院1家,床位32張,收養農村五保老人24人。

交通運輸


省道 S202(城口至陝西省嵐皋縣)貫穿全境,長28公里。有村級道路64千米,其中新建45公里,改造硬化7.5千米。郵政電信 2011年末無郵政局,有代辦所1個,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7000份。農村商業銀行服務點1個,移動和聯通服務點各1處。新建移動、聯通基站6處,實現移動信號全覆蓋,全鄉移動、固定電話普及率達91%。

增收工程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2012年2月8日,北屏鄉在節后第一時間組織鄉村兩級幹部和大學生村官召開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推進會,會上重點對2012年農戶萬元增收工程進行了安排部署。
2012年是農戶萬元增收的交賬年,為推進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北屏鄉及時部署,抓好落實,認真總結2011年農戶萬元增收工程的經驗和不足,重點謀划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會議指出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各村要充分認識到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是農民致富的關鍵,是統籌發展的抓手,是現代農業的載體,是民生工程的重點,是彰顯才幹的舞台,是宣傳北屏的品牌。各村要認真吃透會議精神,及時貫徹落實,狠抓工作推進,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由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各村要突出重點,快速推進,確保全鄉順利完成農戶萬元增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