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黃龍病

柑橘毀滅性病害

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黃枯病,是由亞洲韌皮桿菌所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柑橘上一種的毀性病害。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甚至造成柑橘樹枯死。

世界各國農業部門對柑橘黃龍病的防治都極為重視,大量試驗證明,柑橘黃龍病不可治,但可以從各個方面對其進行有效控制,使果農的損失降至最低。按照嚴格防範和徹底根除柑橘木虱的思路,強化檢疫,強制果農使用脫毒苗木,及時在果園中找到帶病植株並及時挖除銷毀。憑藉這些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美國柑橘果園損失已降至可控的程度,美國的這些防治措施值得借鑒。 2020年9月15日,柑橘黃龍病被農業農村部列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簡介


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與柑橘線蟲病和柑橘缺鋅症的癥狀有相似之處,不易診斷。主要區別:柑橘黃龍病病果和病葉有特異性癥狀,表現為新梢黃化,病害發生與柑橘木虱有關,黃梢通常由個別枝梢發生並逐年舡重,病樹逐年增加,有傳染過程。柑橘線蟲病病樹呈全株性褪綠和黃化衰退,通常根部有根結、根腫和根腐等癥狀,在根部和根際土壤中可以分離檢查到病原線蟲。缺鋅症果樹葉片的葉脈及其周圍的葉肉細織呈綠色,根系一般不會大量腐爛,也沒有根結、根腫和黑根等癥狀,與土壤類型有密切關係,施用鋅肥后癥狀可以消退或緩解。

危害癥狀


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全年都能發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現癥狀,以秋、冬季癥狀最為明顯。葉片有三種類型的黃化,即斑駁黃化、均勻黃化和缺素狀黃化。葉片轉綠后局部褪綠,形成斑駁狀黃化,斑駁位置、形狀非常不規則,呈霧狀,沒有清晰邊界,多數斑駁起源自葉脈、基部或邊緣,是較為準確的判斷癥狀;均勻黃化多出現在秋季氣溫局部回落後,所抽生的秋梢晚秋稍上,新梢葉片不轉綠,逐漸形成均勻黃化,多出現在樹冠外圍、向陽處和頂部,是較為準確的判斷癥狀。缺素狀黃化不是真的缺素,是由於黃龍病引起根部局部腐爛,造成吸肥能力下降,引起葉片缺素,主要表現為類似缺鋅、缺錳癥狀,是黃龍病識別的輔助癥狀。柑橘果實有兩種類型癥狀,即青果、紅鼻果。青果病主要表現為成熟期果實不轉色,呈青軟果(大而軟)或青僵果(小而硬),柚類、檸檬類、橙類均有此癥狀;紅鼻果主要表現為成熟期果實轉色異乎尋常的從果蒂開始,而果頂部位轉色慢而保持青綠色形成紅鼻果,柑橘類、橙類均有此癥狀。細菌隨篩管轉運至全株,使樹體衰退。病枝上再發的新梢,或剪截了黃化枝后抽出的新梢,枝短、葉小變硬,表現缺鋅、缺錳狀的花葉。
根系:病根腐爛,嚴重程度與地上枝梢相對稱。枝葉發病初期,根多不腐爛,葉片黃化脫落時,鬚根及支根開始腐爛,後期蔓延到側根和主根,皮層破碎,與木質部分離。
枝幹:發病初期部分新梢葉片黃化,出現“黃梢”,黃梢最初出現在樹冠頂部,后漸擴展,經1-2年後全株發病。枝條由頂端向下枯死,病枝木質部局部或全部變為橙玫瑰色,最後全株死亡。
葉片:春梢葉片轉綠后,先在葉脈基部轉黃後部分葉肉褪綠,葉脈逐漸黃化,葉片現不規則黃綠斑塊。夏梢在嫩葉期不轉綠均勻黃化,葉片硬化失去光澤,似缺氮狀;有的葉脈呈綠色,葉肉黃化,呈細網狀,似缺鐵癥狀;有的葉上出現不規則、邊緣不明顯的綠斑。老枝上的老葉也可表現黃化,多從中脈和側脈開始變黃,葉肉變厚、硬化,葉表無光澤,葉脈腫大,有些腫大的葉脈背面破裂,似缺硼狀。
果實:結實少,結果著色不均,品質不佳。
植株:病樹樹冠稀疏,枯枝多,植株矮小。發病初期病樹的黃梢和葉片斑駁是柑橘黃龍病的典型癥狀。

病原物


病原物為一種類革蘭氏陰性細菌,屬韌皮桿菌。
菌體多數呈圓形或者橢圓形,少數呈不規則形,尺度為20—600納米×170—1600納米。菌體的外部界限是膜質結構,厚約17-33納米,平均25納米。由三層膜組成。

傳播途徑


柑橘黃龍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柑橘木虱傳播和嫁接傳播2種。柑橘木虱是柑橘黃龍病的傳播媒介,作為柑橘類新梢期的主要害蟲,木虱成蟲大多在感染病害的嫩樹梢上產卵,孵化出若蟲后開始吸取嫩梢的汁液,從而產生大量的帶菌成蟲,這些帶菌成蟲再飛到新植株上傳播柑橘黃龍病。

發病條件


1、果園或果園附近存在病源,即黃龍病病樹。
2、果園或果園附近有傳毒媒介,即柑橘木虱。
3、柑橘木虱在病樹取食累計5個小時,即可帶毒。
4、果園內發生不整齊,隨時有嫩梢發生,可吸引柑橘木虱前來取食、傳毒。

檢測診斷


當今,柑橘黃龍病的檢測診斷技術主要有六種,如表1所示。其中較為常用的有田間癥狀診斷和核酸分子檢測,此外,廣東省昆蟲所推出了一種田間診斷+試劑盒診斷的方法,在梅州和廣西北海等地得到了較大範圍的應用。
檢測技術技術內容優缺點
田間診斷葉片斑駁黃化、缺素黃化或葉基黃化;牛鼻子果(果實小且果實基部黃化)簡便;易與其它病害相混淆,需要較豐富的診斷經驗
指示植物南非夏橙、印度甜橙等作為指示植物診斷耗時長
電鏡檢測電鏡下觀察病原體需昂貴設備與專門技術,易漏檢
免疫學檢測免疫電鏡檢測與免疫熒光檢測需昂貴設備與專門技術,易漏檢
核酸分子檢測核酸雜交檢測,常規pcr和定量pcr檢測等快速準確;但需要昂貴設備與較高技術要求
澱粉顯色感染黃龍病的葉片積累大量澱粉快速、經濟,但需結合田間診斷才能避免其它情況的澱粉積累影響檢測結果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制度,杜絕病苗、病穗傳入無病區和新種植區。
(2)培育無病苗木。①苗圃地應選擇在無病區或隔離條件好的地方,或用塑料網棚封閉式育苗。②建立柑橘無病毒繁育體系。凡經選出的良種株系,必須通過指示植物或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通過莖尖嫁接脫毒技術獲取莖尖苗木,按無病毒規程操作繁育無病苗木。③“體系”未建立時,砧木種子應采自無病樹的果實,種子用50~52℃熱水浸泡5分鐘,預熱后再浸泡在55~56℃的熱水中,恆溫達50分鐘。接穗應采自經鑒定的無病母樹,並用1000倍鹽酸四環素液浸泡2小時,后即用清水沖洗乾淨嫁接。④加強苗圃的管理制度。
(3)防治柑橘木虱。①加強栽培管理,每次新梢抽發整齊,統一噴葯防治。在萌芽期即要噴第一次農藥,防治成蟲產卵在芽隙處。農藥以有機磷為主,可選用水胺硫磷氧化樂果或機油乳劑等。②加強冬季清園噴葯,消滅越冬期活動力差的柑橘木虱,是全年防治的關鍵。③調整果樹品種結構,在柑橘產區內不種植黃皮、九里香芸香科植物,杜絕柑橘木虱轉移寄主。④黃龍病嚴重的地區進行統一防治。因為黃龍病防治最難的一點是統防統治,只要有一家不管,大夥都跟著倒霉。
(4)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堅持每次新梢轉綠后全面檢查黃龍病株,發現一株挖除一株,不留殘樁。當今,利用物理及生物綜合方法。
(5)病區重建柑橘園。①應整片挖除病、老樹,清理環境,先種植一年短期作物后再行種柑橘。②採用隔離種植。
(6)以產業化經營方式發展柑橘生產,做到發展規模統一規劃,園區內統一品種,生產上統一措施,技術上統一指導,管理上統一規程。能有效控制發病率。
(7)立體防治: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採用立體化防治的方案。一是生長期(時間上)立體化防治,花芽期與展葉期是易於被侵染的關鍵時期,中藥沃豐素具有安全性高的特性,此時適當高濃度使用對整個生長期的病害防治具有重大作用。秋季采果后是病菌繁育並潛藏的關鍵期,對解決來年病原基數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二是株體不同部位(空間上)立體化防治,中(草)葯製劑潰腐靈具有傳導性好的特性,樹體的根、皮、葉、果都能夠吸收藥液的有效成分,傳導過程當中能夠殺滅潛藏(韌皮部和越冬)病菌;三是用法上立體防治,中(草)葯具有營養複壯的特性,通過複壯提高免疫力和殺菌兩個作用來防治病害,而灌根、清園(枝幹噴霧)、噴霧是實現兩個作用的立體化途徑。
(8)中西結合:中(草)葯製劑具有多種成分復方而成、調理生長、提高作物免疫力、殺菌廣譜、持效期長、由內而外防病治病的優勢,單一成分的常規用藥具有速效(抗藥性較大)的特性,中西結合、復配使用有利於優勢互補,在重症治療時保障效果。
(9)微生物治理:通過添加有益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對病原體起抑制作用,對果木起保護,防護作用。具體措施可以參考中健環保的治理思路。

地理分佈


我國主要病區為廣東、廣西和福建,在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局部地區有發生,台灣省的立枯病亦為黃龍病。在泰國、越南、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為害嚴重,非洲的青果病也屬黃龍病。
世界上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柑橘種植區均會感染該病害,該病主要分佈在南北美洲、亞洲、大洋洲、非洲等地,中國19個柑橘生產省(市、自治區)已有11個受到危害。

病原特徵


病原為亞洲韌皮桿菌(Liberbacter asianticum jagoueix.),屬韌皮部桿菌屬細菌。病原菌呈圓形、卵圓形,大小(50-600)微米×(170-1600)微米。病菌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0℃左右,在10℃以下及35℃以上生長緩慢。卵形分生孢子萌發的溫度為5-35℃,適溫為15-25℃。該種病原可侵染柑橘類果樹。

流行規律


5月下旬開始發病,8-9月份最嚴重。春、夏季多雨,秋季乾旱,發病重。施肥不足,果園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樹冠鬱閉,發病重。幼齡樹較老齡樹抗病,4-8年生樹發病重。柑橘木虱發生重,柑橘黃龍病發生亦重。
橙類耐病力較強,但蕉柑茶枝柑、福桔、椪柑這些品種的耐病力弱,感染此病後很快衰退。柑橘黃龍病不會受到樹齡大小的限制,只是幼齡樹比老齡樹更易感染。柑橘黃龍病病原可以感染柑橘全株,花、果、葉、枝幹乃至根部都有病原,而且抗病藥劑很難達到根部,截止2018年也沒有找到徹底根治的藥物和方法。
已知的柑橘品種和近緣種都會感染這種病害。嫁接傳播是一種人為傳播方式,人們用感染柑橘黃龍病病樹上的枝條嫁接苗木,從而引起傳播。易感程度高的品種(如臍橙、葡萄柚等)在染病幾年內就會逐漸衰亡,只能砍除。
柑橘黃龍病的傳播途徑是苗木和柑橘木虱。柑橘木虱的壽命很長,耐寒力極強,冬季成蟲的壽命可達60天,其餘季節成蟲的平均壽命為30-40天,出現大風、颱風等強對流天氣可以飛至很遠的地方,只要在健康的樹上吸取汁液5小時就可以傳毒。若沒有有效殺滅柑橘木虱,即使是深山老林里的柑橘同樣會被傳染。人為傳播中因為種苗管理混亂,對苗木毫無次序的培植和銷售,導致大量的帶病苗木流向市場,使柑橘黃龍病大範圍遠距離傳播;另外,人們選擇苗木時貪圖便宜,為獲取最大利益而購買沒有安全保障的苗木,這種染上病害的苗木通常沒有掛果就已經表現出柑橘黃龍病。每個柑橘品種均可感染柑橘黃龍病,黃龍病的病源分佈極廣,一旦果園中有一株樹感染,就會使整個果園迅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