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沙湖鎮的結果 展開

沙湖鎮

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轄鎮

沙湖鎮位於北緯22.4°,東經117.7°,是恩平市最大的農村鎮,也是全省的中心鎮。北邊和東邊與開平市接壤,總面積164.86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全鎮下轄21個村委會,1個居民委員會,234條自然村,總人口64000多人,另有華僑、港澳台同胞53000多人,分佈於世界上56個國家和地區,是廣東省著名僑鄉。

徠沙湖鎮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7℃,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又是著名的龍門掛綠荔枝的產地。

沙湖鎮位於恩平市東北部,北邊和東邊與開平市接壤。沙湖鎮的工業穩步發展,形成“工業興鎮”策略,工業產值逐年遞增,形成了以建材行業為龍頭,紡織、制衣、五金加工、造紙、印刷、機械加工、鑄造等行業同步發展的工業格局。

2019年9月24日,沙湖鎮(沙湖大米)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歷史沿革


明、清代屬靜德都第二圖屬地,1949年設第四區,1958年改沙湖公社,1983年撤區建鎮。1996年,面積250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5.1萬人,轄23個管理區(行政村)。
沙湖鎮
沙湖鎮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沙湖鎮440785103粵J0750529000

交通


交通運輸:325國道從鎮的東部橫穿而過,是珠三角連接粵西、廣西地區的走廊。廣湛高速公路橫貫全鎮,已於今年動工,沙湖鎮出入口是廣州進入恩平市的第一個出入口。水路交通也極為方便,東距開平市三埠港32公里,有飛翼船直接往返港澳地區,南距恩平港5000噸級貨運碼頭50公里。鎮內交通道路網路四通八達,全鎮21個村委會全部鋪設水泥道路,全鎮88%的自然村通水泥道路。
沙湖鎮
沙湖鎮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沙湖鎮的工業穩步發展,形成“工業興鎮”策略,工業產值逐年遞增,形成了以建材行業為龍頭,紡織、制衣、五金加工、造紙、印刷、機械加工、鑄造等行業同步發展的工業格局。1995年,被評為“江門市十強鎮”和“江門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沙湖鎮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工業發展的新飛躍。
沙湖鎮的商業、服務業發達,現有個體工商戶416戶,飲食服務業49家。其中沙湖僑聯大廈是墟鎮集飲食、娛樂、住宿服務於一體的酒店;紅棉集團公司是沙湖鎮最大的服務行業公司,現有員工600人,屬下有紅棉大酒店、古棉漁村、紅棉客車快餐城、紅棉加油站等企業,被譽為325國道的明星商業服務中心,享譽325國道沿途。

工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沙湖鎮的工業穩步發展,形成“工業興鎮”策略,工業產值逐年遞增,形成了以建材行業為龍頭,紡織、制衣、五金加工、造紙、印刷、機械加工、鑄造等行業同步發展的工業格局。1995年,被評為“江門市十強鎮”和“江門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現在,鎮屬企業已全部轉制。目前,沙湖鎮正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工業發展的新飛躍。

特色產業

沙湖鎮是江門五邑地區著名的糧食產區,盛產優質大米,素有“沙湖米”之美譽,現有農業耕地面積近6萬畝。經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多年的發展,沙湖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根據地理條件和優勢,努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使農業生產走上了適度規模、集約經營、綜合發展的道路。全鎮現有水稻面積5萬畝,優質水果面積5500畝,魚塘面積1.3萬畝,農業生產布局日趨合理。其中優質水果龍門掛綠荔枝享譽國內外,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成為農業的龍頭產品。
沙湖鎮的掛綠荔枝
沙湖鎮
沙湖鎮
不少人都知道增城掛綠荔枝是嶺南佳果,但也有許多人不知道,沙湖鎮聖園村龍門自然村也有1200多畝正宗的增城掛綠荔枝,並且已開枝散葉120多年,成為該市一個響亮的水果品牌。
作為名牌嶺南佳果,龍門掛綠荔枝果肉含糖量達22%,比其他品種高出4個百分點,而且以其皮薄、肉厚、質脆、核小和剝皮后不滴水等特點深受人們歡迎。在其他荔枝價格普遍偏低的情況下,龍門掛綠荔枝的價格仍高出其他品種20%甚至1倍。1999年,江門市農委把龍門荔枝送往湛江亞熱帶水果質量檢測中心參評,該品種在眾多水果中脫穎而出,榮獲優質水果金獎。龍門掛綠獲得“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因為掛綠荔枝的獨樹一幟,在龍門村一向有不得把此品種外傳的“規矩”,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龍門人打破了這一閉關自守的百年“規矩”,逐漸開放培育擴大種植。近幾年來,沙湖鎮制定了建設優質荔枝“一品鎮”目標,並以龍門掛綠荔枝為龍頭,帶動全鎮種植,形成一個較大的優質水果市場,從而增加優質農產品比例,達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的。為了開發龍門掛綠這個優質水果品牌,沙湖鎮實行統一規劃土地,上下配合發動,並實行科、農、工、貿一體化,以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進行開發,該鎮種植龍門掛綠荔枝已達3000畝,另圈枝育苗12萬多畝,推廣至市內牛江恩城、橫陂等鎮(辦事處),種植了2000多畝,推廣至開平、陽江、湛江、中山、南海等地種植了3000多畝。
沙湖鎮對龍門掛綠荔枝進行網上推介和印製了包裝盒,提高了龍門掛綠荔枝的檔次及知名度,吸引了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的果商上門訂購。同時,還計劃全面推廣種植,計劃在3年內再擴種3000畝。

社會


供水供電:鎮內有水廠一座、變電站一座,供水、供電能力足可以滿足全鎮工農業生產、廣大群眾生活的需要,並可以滿足若干年後發展的需要。
電信通訊:鎮內開通程式控制電話、數字行動電話、無線尋呼、數據專線、計算機網路等通訊系統,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1萬門。

醫療衛生

恩平市第二人民醫院設在沙湖鎮,該院為“一級甲等”醫院,醫療衛生設備完善,醫療技術先進。

文化事業

文化娛樂方面,建有賓館、酒店、飲食娛樂服務場所一批,全鎮建有文化樓125間,老人娛樂室25間,弦樂隊5隊,醒獅隊53隊,群眾娛樂、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全鎮現有江門市級標兵文明村4條,恩平市級標兵文明村26條。
沙湖鎮徠
沙湖鎮徠
沙湖鎮的商業、服務業發達,現有個體工商戶415戶,飲食服務業49家。其中沙湖僑聯大廈是墟鎮集飲食、娛樂、住宿服於一體的酒店;紅棉集團公司是沙湖鎮最大的服務行業公司,現有員工600人,屬下有紅棉大酒店、古棉漁村、紅棉客車快餐城、紅棉加油站等企業,被譽為325國道的明星商業服務中心。

教育

沙湖鎮現有中學5所,小學30所,幼兒園26所,全鎮校舍全部實現樓房化,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
全鎮有35所中小學,在校中小學生12324人,教職工805人,其中完全中學一所,初級中學四所,中小學布局基本合理,全鎮以地域劃分為五個教學區,每教學區有一所中學,中小學學位能滿足需求,幹部群眾滿意。
沙湖鎮委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加大了對學校硬體的建設力度,在各級辦學單位共同努力下,近年來,發動海內外華僑、港澳台同胞、熱心關心教育的個體老闆、校友等捐資辦學,到目前為止,全鎮共籌集資金960多萬元,新建、改建和擴建21000多平方米的工程已得到落實。如:市、鎮支持沙湖中學1500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和郁文中學發動校友捐款興建2400多平方米的校友樓已經竣工並投入使用;有富小學發動海外華僑捐款70多萬元,正在興建兩幢教學大樓;那梨小學發動當地群眾、僑胞集資45多萬元,新建9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兩幢,改建700多平方米的舊教學樓,開闢一條400米的環形跑道和新建一個學校牌樓和一座300平方米的分教大樓;南平村委會非常重視學校的建設,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仍投入62萬元新建16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宿舍樓已交付使用;勵賢小學得到鎮、村委會、群眾支持集資10萬元,華僑捐資13多萬元改建560平方米,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該管區長安村無償捐出2畝水田給學校建運動場;金貴小學在鎮府、村委會支持下籌資15萬元新建一幢教學樓;暉護小學爭取村委會支持10萬元新建教師宿舍等,這些工程的建成,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鎮校舍不足的現狀,使該鎮各校的硬體建設上新台階,為提高該鎮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各校努力改善學校的美化、綠化、凈化環境,加強了校園的文化建設。該鎮有十二所學校被恩平市教育局評為美的校園,郁文中學被評為江門市一級學校,中心小學被評為恩平市一級學校。

獲得榮譽


改革開放以來,沙湖鎮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全鎮人民解放思想,上下團結,真抓實幹,全鎮經濟連年實現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事業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屢獲各項殊榮:
1988年,全省衛生鎮讀評比,獲“衛生先進鎮”稱號;
1989年6月,被省政府授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鎮”稱號;
1990年月日1月,被國家建設部授予“廣東省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競賽‘嶺南杯’獎;
1995年3月,被國家建設部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1995年6月,中共沙湖鎮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1995年12月,沙湖鎮壓被子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
1996年,沙湖醫院被省衛生廳評為“一級甲等醫院”;
1996年12月,沙湖鎮被江門市委、市政府授予“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五邑杯’達標”稱號;
1997年8月,沙湖鎮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一九九七年度廣東省衛生先進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