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大地方軍閥
在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
民國軍閥是指在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他們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勢力並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採用各種手段,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在實質上依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中國共產黨認為民國軍閥的出現則是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利益表現。主要勢力為北洋軍閥、滇系軍閥、粵系軍閥等。
張作霖
張作霖
馬家軍馬家軍的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合稱為“西北三馬”,不論是在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時期,他們均能在承認中央政府權威的前提下保持自己在西北的獨立地位。同時,他們也反擊一切試圖損害其獨立地位的外部勢力,無論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西路軍,還是抗戰中的日本軍隊。抗戰爆發后,馬鴻賓部編為八十一軍,馬鴻賓升任軍長,所轄仍為原部隊三十五師和一個獨立第三十五旅。
馮玉祥
17路軍被稱為西北軍,隊伍達到6萬多人,西安事變后17路軍撤消,縮編為38軍。
桂軍民國時期廣西實力派所轄軍隊的習稱,至1928年第二期北伐前,陸續發展成為第7、第13、第15、第18,第19軍,。“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后,除原有部隊外,新建第31、第48、第84軍,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擴編為第11、第16、第21集團軍。
晉軍也叫晉綏軍事集團,閻錫山是當然的領袖。北伐戰爭時期,閻錫山把晉軍編為三個軍團,共轄12個軍,17個師,12個騎兵師,7個獨立旅,共擁眾20餘萬人。晉軍的編製微近奉軍,其軍隊組織和調動都非常秘密,閻錫山的統御術自有一套,保密防諜工作都做得很好,所以他能保持山西一省的完整。晉綏軍的戰鬥力就是以傅作義的三十五師及其後來發展為三十五軍為典型代表。
龍雲
龍雲
川軍首領代表為劉湘,1935年3月編製有20軍、21軍、23軍、44軍、28軍(改45軍)、29軍(改41軍)、新6師共170個團。在長達8年的抗戰中,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兩個軍一個旅出川抗戰,約佔全國軍隊總數的2/10,是除國民黨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同時,還征壯丁300萬人補充抗日隊伍,約佔同期全國征壯丁數的1/5,為全國各省之冠,以致當時前線有“無川不成軍”之說。為了民族的獨立和生存,川軍將士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黔軍首領為王家烈。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黔軍陸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8月,袁祖銘為北伐軍左翼軍總司令,所轄為4個軍(9、10、25、43軍)、1個直轄師和3個直轄旅。紅軍時期有口號: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是條狼,廣西猴子是桂軍,凶似老虎惡似狼。
湘軍主要頭目何健,國民政府時期的湘軍由舊湘軍演變而來。北伐開始時的8個軍中有三個軍屬湘軍。
粵軍抗戰初期,編成第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軍,抗戰後期增編暫二軍。但抗戰後的粵軍其實只能算作半中央半地方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