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軍
北伐軍
北伐軍為中國國民黨進行北伐戰爭的主力軍隊,正式名稱為“國民革命軍”,來源龐雜,初期分八個軍,寧漢合流後到北伐徠結束前為四個集團軍。
1924年9月4日,孫中山組建北伐軍,1924年9月3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召開第七次會議,孫中山、伍朝樞、瞿秋白、鮑羅廷出席,議決:發表北伐宣言,及大本營移駐韶關宣言,以“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北方軍閥”為號召,進行北伐,聯合盧永祥、張作霖“共抗直系”。4日,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北伐軍。當日,孫中山在大元帥府召開籌備北伐會議,決定湘、贛、豫軍全部參加北伐,滇粵軍抽調一部隨行;遷大本營於韶關,廣州設留守府,任胡漢民為代大元帥兼廣東省長;以譚延闓為北伐軍總司令。
本黨從來主張用和平方法,建設統一政府,蓋一則中華民國之政府應由中華人民自起而建設,一則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經內亂之禍。故總理北上之時,即諄諄以開國民會議解決時局號召全國。孰知段賊於國民會議陽諾而陰拒,而帝國主義者,復煽動軍閥益肆凶焰。迄於今日,召集國民會議以謀和平統一之主張,未能實現,而且賣國軍閥吳佩孚得英帝國主義者之助,死灰復燃,竟欲效袁賊世凱之故智,大舉外債,用以摧殘國民獨立自由之運動。帝國主義者復餌以關稅增收之利益,與以金錢軍械之接濟,直接幫助吳賊,壓迫中國國民革命,間接即所以謀永久掌握中國關稅之權,而使中國經濟生命陷於萬劫不復之地。吳賊又見國民革命之勢力日益擴張,賣國借款之狡計勢難得逞,乃一面更傾其全力攻擊國民革命根據之地。既勾結匪徒,擾亂廣東,又糾集黨羽侵入湘省。本黨至此,忍無可忍,乃不能不出於出師之一途矣。
北伐軍
統一政府建設萬歲!
國民革命成功萬歲!
中國人民自由解放萬歲!
中國國民革命軍萬歲!
第一,國共合作,在全國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勢;
第二,北伐軍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第三,得到廣大工農群眾的支持;
第四,北伐軍將士的英勇作戰,尤其是共產黨員起了先鋒模範作用;
第五,蘇聯在軍事上和物質上的幫助等等。
國民革命軍(北伐軍)憲兵拍攝紀錄片
張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早年投身綠林。1902年被官府收編。武昌起義后,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打擊革命力量。后被袁世凱任命為第27師師長,鎮壓反袁的國民黨人。袁稱帝,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死後,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在日本幫助下控制了遼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此後,張作霖以東北為基地,向關內擴張勢力。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前,與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直奉戰爭失敗後撤回關外,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宣布東北三省“獨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戰爭,佔據山東,一度擴展到蘇、皖,直至上海。他聯合吳佩孚、閻錫山、張宗昌等,合力對馮玉祥的國民軍作戰,重占天津、北京。1926年,任安國軍總司令,宣言“反共討赤”,封閉進步報館,殺害李大釗等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自稱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企圖以黃河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蔣介石統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各路軍北上,直逼京、津。張作霖眼看大勢已去,於5月30日下總退卻令。因懾於東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對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諾,而激怒日本軍方,6月4日清晨,張乘車由北京回奉天經過瀋陽西郊皇姑屯車站附近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