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門巴戲
山南門巴戲
山南門巴戲,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勒布區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因為山南門巴戲直接採用藏戲的藏文劇本,所以民間稱之為“門巴阿吉拉姆”,即門巴藏戲。相傳18世紀末,強巴克龍從拉薩帶回一部《諾桑法王》的藏文本劇本,由此山南門巴戲開始在勒布流傳。山南門巴戲演出時,戴面具演出者在鑼鈸伴奏下,說、唱、舞錯落穿插,交替配合,常常會產生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唱詞採用散體歌謠形式,曲調隨內容和情節的變化而變化。
2006年5月20日,山南門巴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1。
• 孕育期與形成期
山南門巴戲
山南門巴戲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其直接源頭是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巴羌表演,把它加以情節化,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門巴歌舞戲劇。山南門巴戲雖然受到藏戲的影響,但並未照搬藏戲的模式,而是根據本民族的審美需要和審美心理進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為門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搶救保護期
歷史上,山南門巴戲只是在門隅地區流傳,沒有在其他地區表演的慣例,直到1987年,山南門巴戲首次在西藏拉薩雪頓節上亮相。1986 年,勒布、麻瑪兩個鄉成立時曾恢復錯那縣山南門巴戲班,但面臨演員流失的情況,到1991 年,演出又終止了。2007年初,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勒鄉正式恢復組織了山南門巴戲團,6名勒布鄉村民和3名麻瑪鄉村民聯合組成了一個9人戲班,演員能夠得到國家的補貼。現在,傳統的山南門巴戲表演有7名演員,有兩種演出方式,一種是完整性的,18個小戲表演完最少要一周時間;一種是壓縮版的,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演員們對節目進行了壓縮和改版,能夠在一天內表演完,表演簡易性的山南門巴戲已經常態化。
山南門巴戲的表演源自門巴族的民間舞蹈、歌舞和宗教藝術表演,其音樂則源自門巴族民歌“薩瑪”(酒歌),此外又吸收了門巴族的說唱音樂、古歌、悲歌和宗教音樂。山南門巴戲的服裝主要以門巴族生活服裝為基礎,同時又受到藏族服飾的影響。
山南門巴戲
山南門巴戲喜劇表演不多,表演和舞蹈也有類似程式的固定節拍和一鼓一鈸的伴奏。漁翁漁夫基本上是藏戲中溫巴的打扮,也戴白山羊皮面具。面具形制有所變化,造型更加粗拙。他們右手拿一小木棍代彩箭,置於手指間不停地旋轉。雲卓拉姆穿的是藏裝,西藏隆子縣聶地方的藏式女帽“聶霞”,胸前戴三個銀供盒“嘎烏”。仙女、龍女均戴藏戲中拉姆的五佛冠“熱阿”,只是在五佛冠的五個像尖上掛披彩色幡條,表演時手持下端舞蹈。規定演員全部是男性,每人腰帶后都戴一個供放佛像的大“嘎烏”。
山南門巴戲
以上動作中,有很多模仿動物的動作組合。如:“朗欽年巴”意為“瘋子大象”;“拉外扎子”意為獐子攀岩動作;“夏娃閉祖”意為鹿下脆的動作等等。這些動作設計,都是門巴族根據居住地自然環境中野生動物動作的再現。藏戲中動作組合眾多、複雜。其中溫巴的恰珠表示雄鷹展翅;甲魯晉拜表示一家人中,男家長的威嚴;扎克日是一種轉的技巧動作;帕千是指大小蹦子的意思等等;基本動作,男女演員均可用。
山南門巴戲的表演按開場戲“頓羌”、正戲“雄”和結尾戲“扎西”依次進行,只有六個演員和一個司鼓鈸的伴奏員參加,參演者皆為男性。
山南門巴戲
正戲開始后,六個演員除分別扮演劇中六個角色外,還要輪流串演其他角色,串演時服裝、裝扮都不變換。一般戲班除六個演員和一個伴奏員外,還有一個管理人,他也要參加開場演出,穿黑藏裝,戴“薄獨”帽,舉一面保護神“杜嘎日”的旗幟,第一個出來繞場一圈,並引六個演員出場表演。鼓鈸師的要求更高,他除司奏小鼓小鈸外,還要諳熟全部劇情、戲詞及全部唱腔、舞蹈動作和表演,以使鼓鈸點與整個戲劇節奏相吻合。
山南門巴戲的劇目主要有三個:《諾桑法王》《卓娃桑姆》《阿拉卡教》,前兩個取材於佛教神話,最後一個取材於古代神話。
山南門巴戲是西藏八大藏戲之一,是門巴族的歷史傳統,且其主要劇目《諾桑法王》是藏戲最古老、傳演最廣泛的傳統劇目之一。
格桑旦增,男,1970年5月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西藏自治區申報。申報項目:山南門巴戲。
巴桑,男,1950年10月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西藏自治區申報。申報項目:山南門巴戲。
山南門巴戲
2006年,山南門巴戲被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西藏自治區及山南地區等政府相關部門都對山南門巴戲的傳承給予了高度重視。
從2007年至今,國家和西藏地方政府累計在山南門巴戲上投入保護經費10萬元。
• 重要活動
2013年9月15日,以“藏源神奇山南、情緣門隅勒布”為主題的2013年西藏倉央嘉措情歌文化旅遊節在山南地區錯那縣勒布溝開幕,山南門巴戲在現場被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