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馬事件

歷史事件

1900年1月侵緬英軍入侵片馬附近的茨竹、派賴等寨。1910年12月佔領片馬,至1927年,又先後佔領古浪和崗房。我邊防軍民在土把總左孝臣、千總楊體榮率領下奮起反抗,打擊入侵英軍,土把總左孝臣在抗英鬥爭中犧牲。片馬管事勒墨杜扒率領景頗、傈僳、獨龍、怒、漢、白等各族人民會同瀘水土徠司,與英軍進行了多次搏鬥,給侵略軍以沉重打擊。經過各族人民的抗英鬥爭,英國於1926年被迫承認片馬是中國的領土,但英軍拒不撤兵,仍然強佔片馬。

事件背景


歷史上的片馬地區,實際上包括整個小江流域,而不僅僅是小江流域的上游偏東地區。與片馬地區相聯繫的是歷史上中緬北段未定界地區的問題。包括片馬地區在內,歷史上的中緬北段未定界地區,南起北緯25°35′,與緬甸及我國的騰衝縣相接;北至北緯28°15′左右,與我國的西藏相接;西到東經90°左右,與印度拿戛部落以及阿薩姆相接;東到東經98°30′左右,與我國貢山福貢、瀘水等縣相接。總面積略等於我國浙江省。歷史上的片馬問題,通常與中緬北段未定界地區問題緊密相關。這一地區,“為川、滇、藏之屏蔽,其形勢誠所必爭。
光緒二年(1876),英國政府借口“馬嘉里事件”,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英煙台條約”,從而取得了“商訂通商章程”以及派員“在滇遊歷調查”的權利。
光緒十二年(1886),英國再次強迫中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其中規定“會同勘定”中緬邊界,“其邊界通商事宜亦應另立專章。”
光緒十七年(1891),英國侵略者又借口一個英國人被野人山(在邁立開江以西)的傈僳族人燒死,派兵進佔傈僳族居住的野人山、江心坡的麻陽、壘弄等寨,燒毀傈僳族居住的漢董、戶董等寨。這是英國入侵野人山、江心坡的開始。
光緒十八年(1892),英國又派兵佔領了江心坡以南的景頗族、傈僳族居住的昔董、馬董等地。英國的侵略活動,受到當地各族人民的抵抗。清政府眼見英國侵略者得寸進尺,又見我國各族人民群情激憤,乃令駐英公使薛福成與英國政府交涉滇緬邊界問題。
徠光緒二十年一月二十四日(1894.3.1),薛福成與英國外相勞思伯利簽訂了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這個條約的內容十分廣泛,除規定英人可以在蠻允設領事、開放蠻允和盞西的商路及貨物減稅權,還對中緬界務作了全面的規定,其中第四條,關於中緬北段界務,作出了如下規定:“今議定北緯25°35′之北一段邊界,俟將來查明該處情形稍詳,兩國再定界線。”這裡所說北緯25°35′,是指北緯25°35′、東經98°14′之尖高山(在騰衝之北)。這是中緬北段未定界第一次見諸條約規定。但是這個規定籠統且含糊,埋下了片馬問題發生的伏線。
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十日(1898.7.28),英國駐北京公使竇納樂就中英勘分尖高山以南界線的交涉照會清政府。照會說:“上年十二月間,有華官帶兵二百名進入恩買卡河北境內,請轉飭該處地方官於恩買卡河與薩爾溫江中間之分水嶺西境,不得有干預地方官治理之舉。”這裡所說恩買卡河就是恩梅開江,薩爾溫江就是怒江,中間分水嶺就是高黎貢山。這就是說,英國在事實上提出了要以高黎貢山為中緬北段的邊界線,以達到侵佔中緬北段全部未定界土地的要求。清政府不了解英國照會的真實意圖。英國照會所說“華官帶兵二百進入恩買卡河北境”一點,確有其事,但那是中國地方當局行使自己正當的主權。據記載:“光緒二十年,適片馬、江心坡普蠻有喇浪、中干二邑,爭持鹽水、互殺不休,前來向六庫土司請援。經六庫土司段浩命其胞弟段濟,率兵往攻,已克服恩梅開江東西村落二十一寨,鹽水取為官有,每年終按戶徵收黃蓮門戶,每戶得蓮二斤。”應該說,這件事進一步說明了中國政府對片馬、江心坡地區所行使的主權。英國為了實現其蓄謀已久的以恩梅開江和怒江分水嶺(即高黎貢山)為界的侵略陰謀,竟企圖訴諸武力。
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1),英軍數百人和緬軍1千餘人,從密支那向東北進入北緯25°35′以北地區,抵當時中國管轄的拖角等地,採取威脅、利誘的手段,對沿途村寨實行“招安”。
光緒二十六年正月(1900.2),這支侵略軍進入我騰越廳所屬景頗族、傈僳族、漢族人民居住的滾馬、茨竹、派賴等村寨搶劫掠奪,激起我邊疆各族人民的強烈反抗。騰越廳得到報告后,即派人前往勸阻。英兵置之不理。當時派賴寨的甘稗地,駐有土守備左孝臣、土千總楊體榮率領的土練,他們基於愛國熱情,積極進行了反抗英國侵略者的鬥爭。左孝臣為世襲騰衝縣所屬明光宣撫司土守備。正月十四日(2.13),英方入侵司令3次派翻譯對左孝臣、楊體榮虛偽地說:“彼此和,勿開邊釁。”但當日晚上,英軍偷襲甘稗地,將滾馬、派賴、茨竹、官寨、痴戛等地寨掠燒一空,威逼附近村寨居民投降。左孝臣、楊體榮率領土練500餘人,組成先鋒營,執刀、戈、矛、弩弓,英勇抵抗、浴血奮戰。第二日下午,因敵人眾多,武器精良,各族邊民傷亡達140多人,其中犧牲80餘人。左孝臣身中8彈,為國捐軀。騰越鎮總兵張松林、署騰越同知楊均“聞警,派兵往援,並飭不準越界追擊,英軍始退出界外。適提臣馮子材查閱營伍至騰,臣即電請提臣督同鎮廳妥為布置防務,紳民亦請留提臣暫駐騰越,以資鎮攝”。
英軍退至拖角后,騰越廳致電密支那府,抗議英方派兵燒殺搶掠中國內地及其居民,並根據傷亡人數和人名,詳細造冊。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致函清政府說,兩國發生衝突的地方是在“緬甸界內”,“邊界迤西倘遇他國兵隊,不能不立行驅逐。”此後界務交涉,文牘紛爭不絕,都未取得什麼結果。英方堅持以高黎貢山分水嶺為所謂“天生極妙界限”,企圖把“暫時從權之界”變為“滇緬確實之界”,“近三年來,英員於該處情形,略悉梗概,查明最妥易識之天然界線,乃系自東流和恩買卡河即小江諸河之分水嶺,此界先視為暫時從權之界,現奉本國政府訓條,轉致貴國政府,如之定妥,於未定妥以前即擬視為滇緬確實之界,若不守此界,滇省派兵逾越,恐有與英兵相觸之禍。”清政府堅持不同意英方的要求,主張雙方派員會勘中緬邊界。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二日(1905.3.7),清政府委派署騰越關道石鴻韶與英方委派的駐騰越領事列敦,在騰越的古永街相會,上界查勘,到五月初勘畢。此次查勘,石鴻韶堅持“現管小江邊”,因而應順小江邊直勘至小江源,抵板廠山。列敦則要山明光河直上高黎貢山,循嶺北往西藏,凡水歸龍、怒二江者,概歸滇;凡水歸金沙江者,概歸緬。(註:龍江、怒江分別指龍川江、怒江。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恩梅開江、邁立開江。)列敦意見,實際上是要在尖高山以北,以高黎貢山為界。這樣,片馬、崗房、魚洞、茨竹、派賴等寨,就要划入緬境。石鴻韶據理以爭,出示有關證據,說明這些地方歸中國管轄,中國委任的撫夷官有道光年間的兵部扎付。列敦理屈詞窮,表示願山緬甸政府出印洋4千元,作為補償,交與中國官員轉發各土官;而且,緬甸政府還願出印洋1500元,援照猛卯三角地成案,永租這塊土地。清政府當然不能同意。然而,列敦以石鴻韶愚懦可欺,所有勘察,事實上全在中國勢力管轄內進行,而且大部分還在尖高山以東、分水嶺丫口以南、高黎貢山以西打轉。這種“會勘”的結果可想而知。不過,對會勘所繪之圖,雙方註明,彼此無劃定之權,不能作為劃界之憑據。列敦所提出的界線,後來稱為“紫色線”或“高黎貢山線”,即以高黎貢山分水嶺為界。石鴻韶所繪之界線,後來稱為“綠色線”,大體上是以小江為界。雖然石鴻韶提出的“綠色線”與列敦所提出的“紫色線”不同,即將片馬、派賴、茨竹等地划入我國境內,但是小江以外的土地卻完全置之不顧。這樣,“國人咸咎石鴻韶勘界失地,貽誤邊疆,內外滇人,一致呼籲。石因此革職。”
英國政府根據列敦的報告,要求清政府以高黎貢山線(“紫色線”)為界,以便“和平商結”。清政府則認為,列敦、石鴻韶的會勘,“直是分割華境”,因而要求“另行派員勘辦”。此後,清政府外務部又提出了“藍色線”,此線實際上以恩梅開江為界;雲貴總督依據洋務局的意見,提出了“黃色線”,又稱“扒拉大山線”,實際上是以恩梅開江以西之扒拉大山為界;此外,1900年清政府總理衙門還提出過一條“紅色線”,此線界於小江和恩梅開江之間。藍、紅、黃、綠、紫五色線,即清末提出的中緬北段邊界的“舊五色線圖”。這一時期關於中緬北段邊界會勘與交涉的範圍,已經不是薛福成所說“擬與英分界”的“野人山地”。也就是說,已不是條約所指北緯25°35′之北的不屬於緬甸的土地,而是山中國治理的並為當地土司、土官所世守的地區。英國侵略者不僅侵佔了北緯25°35′以北的不屬於緬甸的土地,而且更重要的是,進一步侵略高黎貢山以西確實屬於中國的土地。清朝方面提出的“五色線”中的紅、黃、藍、綠四線,沒有一條是畫在恩梅開江以西地區;而英國方面提出的“紫色線”,卻繞過清政府所治理的小江流域,伸入到中國內地,將線畫到了高黎貢山上面來了。儘管如此,中緬北段邊界仍未劃定,懸案仍未改變。
宣統元年(1910),保山縣屬登埂土司與所轄片馬地方的漢商徐麟祥、伍嘉源等發生的衝突,是片馬事件的導火線。
光緒三十一年(1905),石鴻韶勘界至片馬,令登埂土司整理“團務”,登埂土司為此在片馬設立分團局,並委徐麟祥為片馬團首,代土司在片馬地區收杉板稅。其後,由於徐麟祥因事被土司革職,懷恨在心。
宣統二年(1910),山於登埂土司與徐麟祥等人因杉板稅收問題發生爭執,徐麟祥竟派人向緬甸英方求援。英國卻認為有機可乘,準備以此為借口,干涉內政。

事件經過


1910年11月下旬,英國決定派駐密支那府官郝滋上校,親自率兵1千餘人,馱運彈藥騾馬2千餘匹,由弗羅上校指揮,到昔董待命。英國駐騰越領事婁斯亦到昔董,共同會商侵略事宜。
1910年12月26日,英方先遣部隊百餘人,馱馬50多匹,馱載彈藥、鋤、錘等物,沿恩梅開江進抵拖角,並在拖角建築儲糧倉,搶修道路后,向片馬進發。3天以後,英軍大部隊2千餘人,馱馬2千餘匹,以及修路工人、趕馬工人4百餘名也相繼來到拖角。並經鹽井壩、把仰、毛絞,渡小江至獨末、籠蚌、官寨、噬戛,再東渡小江。
1911年1月4日抵達高黎貢山西麓的片馬,設營駐兵實施軍事佔領,並分兵駐紮魚洞、崗房。同時,英國侵略軍焚燒了在片馬的漢學堂,趕走了教師姜光耀。英人記載情形是:“英兵由緬甸出發,經兩月之久,中途小心惕慮,怕遇抵抗,沉著向片馬推進。一面又聽得謠言說:中國要打仗。實際此謠言僅由一品性謹慎之中國教書先生所流傳。英兵到時,請此鄉學究出面。此鄉學究從容不迫,待半點鐘之後,方緩步出來,鞠躬如也的見英官,對之曰:`我們要你即刻離開此地。'鄉學究應之曰:`唯',即束裝跨過片馬,回中國而去。英軍遂進片馬,佔領其地。”
宣統三年正月(1911.12),怒江兩岸的傈僳、景頗、彝、白、漢等族邊民,他們彙集了400多人的抗英弓弩隊弓弩隊分南北兩路向片馬挺進。由南路進軍的200多人,登上高黎貢山。經過古炭河直奔片馬丫口。從北路進攻的弓弩隊也有200多人,凌晨碰上英軍巡邏隊,傈僳族神箭手褚來四射中一名英軍軍官的眼睛,英軍亂作一團,被迫退走。由於清政府只提出外交抗議和嚴重交涉,未派軍到片馬前線,英軍未遇到嚴重阻力,因而在佔領片馬、古浪、崗房以後,從1911年底到1913年間,先後派兵向北佔領茶山地及俅夷地,並於1913年由坎底(葡萄)分兵兩路一路向東北,直趨窩門、木刻戛,進入獨龍河下游;另一路向東侵入拱路、擴勞鋪。這時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旋即被推翻。辛亥革命后成立的雲南軍都督府派遣第二師師長李根源滇西,處理滇西問題。李根源又遣怒俅殖邊副委員長何澤遠率殖邊隊進入獨龍河下游(與恩梅開江匯合處)的樂玉池,同英軍遭遇,雙方激戰甚烈。殖邊隊無後援,雖經苦戰,仍處劣勢,何澤遠戰死,軍隊全部退回貢山。郝滋率領的英軍控制了片馬、坎底(葡萄)等廣大地區。

社會評價


英國入侵片馬的消息傳入祖國內地,輿論沸騰,人民紛紛集會遊行,要求清政府出兵,收復失地。雲南省城昆明各界組織“保界會”以為政府後援,雲南省咨議局推舉周鍾岳、李曰垓為代表赴京,向外交部請願,要求向英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同時力爭收回七府礦產。雲貴總督和清政府都向英國當局提出了嚴重交涉,但卻未能派兵前往片馬。堅持在片馬地區第一線鬥爭的是怒江兩岸的傈僳、景頗、彝、白、漢等族邊民,他們彙集了400多人的抗英弓弩隊配合瀘水縣屬各土司派出的民團100多人。

後世紀念


紀念場館
1987-1989年,修建"片馬人民抗英紀念碑"及“片馬抗英紀念館”。紀念碑高20米,碑體由3把劍和3面盾組成,象徵漢、傈僳、怒族團結抗英的事迹;紀念館陳列片馬事件歷史史料。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紀念碑題詞:"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1993年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