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江東橋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境內的宋代古橋
- 豫劇傳統劇目
- 《明代開國英烈傳》連環畫
江東橋
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境內的宋代古橋
江東橋(Jiangdong Bridge),曾用名虎渡橋、江東古橋、通濟橋,是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境內連接台商投資區和龍文區的一座橋樑,位於九龍江北溪(柳營江)水道之上,是世界最大最重構件的石樑橋,古稱“三省通衢”,“八閩重鎮",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曾是閩粵、閩湘公路必經之路。
宋紹熙間(1190至1194年),在江東橋位置架設浮橋;宋嘉定七年(1214年),建造石墩木面橋,命名“通濟橋”,又稱“虎渡橋”;宋嘉熙元年(1237年),虎渡橋改建梁式石橋;宋淳元年(1241年)三月,虎渡橋投入使用;民國17年(1928年),虎渡橋石樑橋改建為簡易的鋼筋水泥橋,並更名為“江東橋”;民國19年(1930年),江東橋建成通車;民國27年(1938年),國民政府駐軍於廈門淪陷后炸毀江東橋,阻止日軍進犯漳州,后又遭日機炸毀3段;1953年,江東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梁貝雷架木面橋;1972年,江東橋改建成混凝土結構公路大橋。
江東橋位於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和龍文區(實際屬龍海市管轄)交界,該橋東起西山路,上跨九龍江水道,西至江東街,橋樑全長284.46米米,寬6.1米。
● 虎渡橋、通濟橋
宋紹熙間(公元1190至1194年),漳州郡守趙伯遏在江東橋架設浮橋,但因江面寬闊,波濤激涌,浮橋輒遭沖毀。
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漳州郡守宗正、少卿庄夏等,在江東橋位置建造石墩木面橋,命名曰“通濟橋”,又稱“虎渡橋”。
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虎渡橋遭火焚毀,由漳州郡守李韶倡議改建梁式石橋,並捐私錢50萬,里人吏部尚書顏頤仲及故守庄夏之子夢說袞成之,現撥庫銀萬緡,又發動廷睿和尚師徒四處摹化以濟之,歷時三年一個月,造成石橋。
宋淳元年(公元1241年)三月,虎渡橋建成投入使用,橋長二百餘丈,梁高八丈,寬、厚各六尺,橋東西各有亭及庵。
元朝時期,虎渡橋毀於兵亂。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漳州知府錢古訓利用原有虎渡橋跨墩石樑建造木粱橋,構亭其上。
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虎渡橋橋面復毀。
明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漳州知府甘英奏請重建虎渡橋。
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分巡簽事陳祚派曾復等共助修復虎渡橋。
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奏請重建虎渡橋告成,利用原跨墩石樑重建虎渡橋。
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代巡侍卿王石沙再次撥帑興修虎渡橋,並由漳州郡守顧四科募民施工,經民眾努力,隔年冬,新建成石樑橋落成。
明天順五年至清乾隆二十一年間(公元1461至1756年),虎渡橋或毀於颶風,或毀於海寇,或石樑巾斷,幾經興廢。最後分成19孔,每孔長短不一。江東橋風光
● 江東橋
民國17年,為修建漳嵩公路,決定將石樑橋改建為簡易的鋼筋水泥橋,鑒於虎渡橋位於九龍江北溪和西溪的交匯處,北溪的最東面,故更名為“江東橋”。
民國18年(1929年),江東橋募款捐資改建為公路橋。
民國19年(1930年),江東橋建成通車。
民國27年(1938年),抗日戰爭,為阻止日軍進犯漳州,駐軍於廈門淪陷后炸毀江東橋,后又遭日機炸毀3段,使江東橋支離破碎。
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江東橋由漳嵩汽車公司負責修復,但限於經費,僅在損壞部分架接木便橋,以維持行車。
1949年,中國國民黨軍隊潰退時,又將江東橋木便橋燒毀,江東橋又遭中斷。
1950年初,福建省公路局修架江東橋木便橋。
1953年,福建省公路修建指揮部將江東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梁貝雷架木面橋。
1962年4月,龍溪養路段發現江東橋舊橋基沖空,以麻袋裝水泥由潛水員送至河底堵塞沖空基礎,周圍拋石加固,歷半年竣工。
1967年4月,在江東橋橋東端第一孔中,利用老橋墩基礎增建1個台墩,以縮短跨度,砌石128.9立方米。
1969年,由於江東橋木橋面易腐爛,汽車軌道板每年都需換修,每隔二三年要進行一次大翻修,江東橋全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T形連續梁橋面。
1972年,江東橋按中國國家標準改建成混凝土結構的國道公路大橋,修建時保留沒有遭毀的五座橋墩和兩孔完好的古石樑。
2007年6月2日,九龍江北溪洪災泛濫,江東橋西岸護坡被大水淘空,第一個橋孔被沖斷,6條老橋板被洪水沖入九龍江,橋身斷了十多米;6月9日,江東橋固定在斷橋板下的四根工字鋼被洪水沖走,懸空的橋板出現20多厘米的裂痕,福建省漳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運載600多立方石頭,填下被淘空的坡岸;后江東橋全面修復,修建5座老橋墩、9座殘基墩,建立2座支撐老橋墩的金剛牆,保留10條重200多噸的老橋板,恢復3座橋亭和橋欄桿。
江東橋位於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江東農場西側、龍文區藍田街道梧浦村東側(實際屬龍海區榜山鎮管轄),東起西山路,連接324國道(迎賓大道),上跨九龍江北溪水道,西至江東街,連接324國道(迎賓大道),曾是閩粵、閩湘公路必經之路。
江東橋
江東橋整體結構
截至1993年10月,江東橋主要基礎、橋墩、梁、橋面組成,老橋墩原有15座,其中橋西端4座舊式船形橋墩和大石樑,其餘11座利用舊基礎,建新石台墩,橋東端第一墩堵塞不起排水作用,改為石台,原中間1孔跨徑偏大,利用老台基砌建一道石牆,變1孔為2孔,堵1孔,增1孔,原橋孔數不變,橋面為鋼筋混凝土T形連續梁。
設計參數
截至1993年10月,江東橋長284.46米,寬6.1米,全橋為16孔,跨徑11.7至23.4米不等,兩邊人行道各0.5米,石樑每條長22至23米、寬1.15至1.5米、厚1.3至1.6米,平均重約200噸,其中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200餘噸;設計載重汽車13噸,拖車60噸。
● 通行事項
截至2012年10月,江東橋除行人外,禁止一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通行。
● 技術難題
江東橋重二百餘噸石樑
江東橋這段溪流,古稱柳營江,原是通津渡口,這裡兩岸峻岭對峙,萬壑並趨,江寬流急,波濤洶湧,駕舟渡江,進寸退尺,令人觸目驚心,而江東橋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二百餘噸,即使在今天要開採、運輸、架設這樣的石樑,也是十分困難的。在古代要開採這此巨大石樑,難度頗大,而且江東橋下游為出海口,地勢較平坦,沒有大型石源可供開採,江東橋東西兩側雖然有石可采,但石質較差,不可作為石樑用;九龍江北溪過東溪溪口上游數十千米沿岸基本為小丘陵,零星分佈的花崗岩石質與江東橋所用的石材明顯不同,更不具備大型開採的條件。只有江東橋上游約4千米處的北溪支流東溪畔,有多處疑似古代採石場遺址,可是到底用什麼辦法、什麼工具將石樑運至江邊,架上橋墩,至今還是一個謎,“上重下堅,相安以固。漲不能沒,湍不能怒,火不能熱,颶不能傾”。
● 文物保護
2001年6月25日,江東橋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中國“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故事
宋嘉定七年(1214年),漳州郡守庄夏在江東橋以壘石為墩,建造木橋,但因水深流急,壘下酌西石都被扛水沖得無影無蹤,屢次砌墩都沒告成;有一天,忽見一隻猛虎負子渡江,泅過一段激流,覓得淺灘棲息片刻,又泅又息,終於游過江去;建築橋墩的工匠見了非常驚奇,立即到江上猛虎棲息的地方進行勘探,發現每處水忑都有堅固石阜;於是,庄夏選址築墩鋪梁成橋,並以木瓦蓋頂,前後歷時三年一個月,花費白銀三十萬兩,始告建成。當時名“通濟橋”,因“有虎負子渡江"始得建橋,故又稱“虎渡橋”。
宋朝嘉熙元年(1237年),虎渡橋木橋毀於火后新造了石橋,“其長三千尺,址高百尺,釃水(橋孔)一十五道,梁跨於址者五十有八,長八十尺,廣博皆六尺有奇。東西結亭以憩往來者。”至此,虎渡橋夷然穩定百數十年;《龍溪縣誌》記此石橋“廣二十尺,長二千尺”,橋孔“十有五道”。
江東橋對我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橋樑文化研究具有舉世矚目的價值;我國(中國)勞動人民在建築技術上有很多創造,在起重吊裝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辦法,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於八百年前,有的石樑一塊就有二百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摘自茅以升《中國石拱橋》)
江東橋是一個有趣的歷史性問題,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和國外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可同它相比的。(摘自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虎渡橋重達二百噸的石樑,工匠們如何把它們架上波濤洶湧的急流之上,至今仍然令人為之驚嘆。(摘自羅哲文《中國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