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縣誌
明代王登庸主修的縣誌
樂陵修志始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由知縣王登庸主修,此志已佚。清順治十七年(1660),知縣郝獻明與胡岳立主修續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縣王謙益主修續志。清宣統元年(1909),知縣徐壽彭主修《樂陵鄉土志》。1936年,宋哲元將軍撰修續志,歷時一年脫稿,因戰事未付印,后散失。
新編《樂陵縣誌》 始修於1981年3月,共搜集資料約1000萬字,先後兩次擬訂篇目,四易志稿,歷時十年,於1991年11月正式出版。本志上限原則上定於1840年,少部分篇章適當上溯;下限原則上定於1985年,個別章節有下延。全書除序、凡例、概述、附錄、編後記以外,共設30篇,依次為:大事記、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金絲小棗、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經濟管理、財稅、金融、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檢·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文物、風土、人物、雜記。
樂陵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東毗慶雲,西鄰寧津,南與商河隔德惠新河相望,北與河北省鹽山、南皮以漳衛新河相隔,東南與陽信相連,西南與臨邑、陵縣接壤。樂陵縣於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建置。1988年12月,撤縣設市,稱樂陵市。下轄5個鎮、20個鄉、1089個行政村。全市總面積1172.2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成高、坡、窪相間的微地貌類型。境內主要河流有馬頰河、漳衛新河、德惠新河等,河段總長104.85千米。境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乾旱多風,盛夏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乾冷。人口63.4萬人,主要是漢族,佔總人口的99.84%,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瑤族等20個少數民族985人。至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1億元,比1949年增長6.6倍,平均每年增長6%以上。全縣糧食總產量2.4億千克,比1949年增長3.16倍;棉花總產量2365萬千克,是1949年的8倍。全縣大牧畜達6.2萬頭、豬4.8萬頭、羊21.2萬隻,是德州渤海黑驢的繁育基地,是省山羊皮出口基地。樂陵工業發展較快,至1985年,工業企業由新中國成立初的6家增加到112家。樂陵是魯北商品集散重要基地,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億多元,採購銷售範圍遍及20多個省、市、自治區,形成了一個周圍十多個縣、市的區域性輻射面和靈活可靠的信息網。樂陵外貿商品主要是果品、油料等,198 5年,外貿出口商品收購總額達530.75萬元。1985年年人均口糧377千克,農民在銀行存款約4054萬元,人均居住面積由1951年的13.1平方米增加到15.3平方米。職工年平均工資873.24元,在銀行存款1426萬元。1985年人均購買力為350.11元,是1949年的9.79倍。樂陵人才輩出,漢有書法家朱登,東晉有文學家王歡,南宋有右丞呂頤浩,清有經學家董養性、農民起義領袖鄭?、著名中醫牛履祥。民國時期有著名抗日將領宋哲元、著名武術家尚雲祥。現當代有著名畫家梁秉潛、攝影家吳雲龍、書法家孫軼青、作家肖凡等。樂陵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金絲小棗之鄉”,志書中把“金絲小棗”單列一篇記述。對小棗生產的有關機構、發展概況、各時期的政策和金絲小棗的品種、品質、性狀、成因、栽培管理以及採收、制干與加工均列章詳述,突出棗鄉特色。樂陵位於山東最北側,北與河北隔漳衛新河相望,風俗、方言等方面自成特色,在風土篇中,設有風俗習慣及方言專章,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新編《樂陵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