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禮花
上黨地區春節期間的傳統民俗
“鐵禮花”又稱“鐵犁鏵”。是上黨地區的一種春節期間的古老的傳統民俗,據史料記載,長治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業就開始興起,秦漢時期得到廣泛發展,到清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當時,以長治縣蔭城鎮為中心的上百個村莊,幾乎村村有鐵爐,戶戶有鐵鋪,人人會打鐵。
鐵禮花
其過程是這樣的,選取一處寬闊的場地,在生鐵爐內將生鐵在高溫加熱下熔化成沸騰的鐵水。尤其是熔化報廢的農具鐵犁鏵后,打出的禮花最佳,千百年來,當地人把鐵花叫做鐵禮花就是取“鐵犁鏵”的諧音。由打鐵禮花的藝人將火紅的鐵水倒入一個土製容器內抬到樹下,把溶化的鐵水用木勺舀到帶有凹槽的木板上,手持短木棒,然後兩者相磕,迅速往上空打去,流星般的鐵水在樹枝的“碰擊”下迸散開來,猶如一簇簇“金花”凌空綻開,又似朵朵“金菊”凌空綻放,把夜空點綴得更加璀璨奪目,萬珠鐵屑形成五彩斑斕的火花,耀眼奪目。
為防止被飛濺出來的鐵花燙傷,打鐵禮花的藝人一般頭戴一個用水浸濕的帽子,並且把老羊皮襖反過來穿在身上,手裡拿的勺子是用木頭做的,並且需要在水裡浸泡一天,才能不會燃燒。
山西陽城人張晉有一首《鐵花行》:
烘爐入夜熔並鐵,飛焰照山光明來,
忽然傾洞不可收,萬壑千岩灑紅雪。
世間怪事真如此,百鍊柔鋼齊繞指,
請看入眼幻繽紛,笑他剪綵堆紅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