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潘素梅的結果 展開
- 中國雜技表演藝術家
- 中國女子拳擊運動員
潘素梅
中國雜技表演藝術家
中國雜技表演藝術家。北京人。潘家班童子團第三代傳人。她7歲隨父親學藝,8歲在上海大世界登台演出。1956年參加上海紅色雜技團為演員。1972年加入上海雜技團。歷任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第一至第三屆常務理事。一級演員。
目錄
潘素梅(1941~ )
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百戲獎獲得者。她基本功紮實,技藝全面,演齣節目有晃板、轉碟、抖空竹、蹬技、蹦床飛人等。她與朱復正創作演出的跳板蹬人,1981年獲華東地區會演一等獎,並獲第十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特別獎——摩洛哥城市獎。
雜技藝術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雜技在漢代稱為“百戲”,隋唐時叫“散樂”,唐宋以後為了區別於其他歌舞、雜劇,才稱為雜技。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很早就有關於雜技的文學記載了。《史記·李斯傳》記載過秦二世曾經在甘泉宮看角抵戲的情形。當時的角抵戲,像今天的摔跤表演。《列子·說符》還介紹了介紹了民間曾有在空中擲投五劍、七劍的表演。漢朝張衡在《西宗賦》里生動地描寫了跳劍丸、走繩索、爬高竿的表演情景。隋煬帝設立太常寺,教授雜技技藝,並於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在長安端門外天津街舉行過百戲演出。雜技到了唐代又有發展,當時許多著名詩人的詩中都有反映。白居易的新樂府《西涼伎》中有描寫“舞雙劍,跳七丸、裊巨索,掉長竿”的詩句;元微之的樂府《西涼伎》中也有“前頭百戲競撩亂,丸劍跳擲霜雪浮”的詩句。到了宋代,雜技藝術已有了40多個節目,那時,有人能表演挑一擔水在繩索上行走的絕技。可見,當時的雜技藝術水平之高。新中國成立之後,雜技藝術煥然一新,許多省、市成立了專業劇團,創造了許多新節目,增添了燈光、布景、樂隊。許多雜技藝術團先後出國訪問,並屢獲國際大獎,
浠水雜技
成為世界著名的雜技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