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

漢代摔跤、拳斗的角力遊戲

角抵是一種類似現在摔跤拳斗一類的角力遊戲。它們主要是通過力量型的較量,用非常簡單的人體相搏的方式來決出勝負。

簡介


(圖)角抵
(圖)角抵
角抵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競技類活動形式,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禁止民間私藏兵器,作為徒手相搏鬥的角抵興盛起來。漢代,民間出現了一種由“蚩尤戲”發展而成的兩個人在公開場合表演的競技活動,已經具有後來摔跤的基本特色,並有著特定的文化內涵。70年代,山東省臨沂金雀山漢墓出土地漢代帛畫,畫面上所出現的兩個角抵者皆手臂大張,怒目逼視,作躍躍欲撲之狀。畫面左側有一旁觀者,拱袖而肅立,當為角抵者的裁判。晉代角抵出現了另一名稱“相撲”。到了唐代,相撲、角抵二名稱并行,其特點還是賽力性的競技,且多在軍中進行。後傳入日本。

起源


角抵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據《述異記》記載,上古時的蚩尤民族頭上長著角,耳鬢旁長著劍戟。他們在與黃帝打仗時,就以頭上之角抵人,敵方對此很難防禦。這種所謂的"以角抵人",其實便是一種類似現在摔跤、拳斗一類的角力活動。它們主要是一種力量型的較量,通過非常簡單的人體相搏來分出勝負輸贏。
到了秦漢時期,角抵活動非常盛行,但是當時的角抵已經不再是一種爭鬥相搏的手段,而是變成為一種帶有一定表演成分的遊戲活動。據古籍記載:"秦並天下,罷講武禮,為角抵。"由於秦始皇怕民眾起來造反,於是便罷武禮、息兵事,把角抵變成了一種尋歡作樂的遊戲節目。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后,搜集各國民間樂舞,以觀民風民俗和宴享娛樂,八方樂舞齊聚秦都咸陽,“後宮列女萬餘人,氣沖於天”,遂創設樂府,並首倡“角抵”之戲。秦王朝雖然短暫,但卻聲勢赫赫。始皇陵出土的樂府鍾,為錯金銀鈕,鍾鈕一側刻篆書“樂府”二字,它是秦代樂府使用的樂器。“角抵”原出古代冀州(今河南、山西等地)一帶,是祭祀蚩尤的“蚩尤戲”。秦漢間說:“蚩尤耳鬢如劍,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曰‘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以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任昉《述異記》)可見角抵的起源為原始社會的格鬥——武舞,它反映了黃河流域黃帝領導的氏族與蚩尤領導的氏族間的一場激烈戰爭。戰國雖留有角抵相撲的銅牌,但秦始皇是第一個把帶有表演和角力性的“角抵戲”引入宮廷的。秦時“郡縣兵器,聚於咸陽,銷為鍾鐻,講武之禮,罷為‘角抵’”。收天下兵器,目的是鞏固他的統治,而提倡徒手搏鬥的角抵,卻在文藝史上開後世角抵百戲的先河,綿延至今並飲譽世界,功不可沒。後來角抵戲發展為包括各種技藝的綜合性表演,即秦二世甘泉宮“方為角抵俳優之冠”。1975年,湖北江陵出土的秦代角抵漆繪木梳,其背面繪有一角抵場面:帷幕下有二人跨步伸兩臂相搏,左一人平伸雙手,一人為裁判。(三人均赤裸上身,腰束長帶,著短褲,足穿翹首鞋,為角抵文物之精品。西漢帛畫角抵圖(摹本)中間一人戴長冠,著寬大罩衫,腰系紅帶,右側一人頭戴箭形茨菰葉,雙手戴紅鐲,三人正摩拳擦掌準備進行角力,左方一人為裁判。二人角力的體育比賽,後來演變為表演性的雜技藝術。

發展


晉代角抵出現了另一名稱“相撲”。
到了漢代時期,角抵活動十分普及,尤其是在冀州一帶民間,經常有這種遊戲活動:"其民三三兩兩,頭戴獸角相抵,名喚'蚩尤戲。'"從這一記載中將角抵稱為"蚩尤戲",以及角抵時要進行化妝的情況來看,很明顯角抵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富有娛樂性的遊戲活動。《漢書·武帝本紀》中也有關於角抵戲的記載,據載當時的角抵戲規模宏大,轟動京城,老百姓們甚至寧願跑幾百里的路去觀看助威,可見當時人們對於角抵遊戲的喜愛。
到了唐宋時期,角抵戲更是盛及朝野,其遊戲色彩也更濃,當時它經常是作為一種百戲的形式出現在皇廷、官府、軍隊和民間集會等場合中。如《舊唐書·敬宗本紀》引《續文獻通考·百戲散樂》云:"角力戲,壯力裸袒相搏而角勝負。每群戲畢,左右軍擂大鼓而引之。
角抵也是古代武術搏擊的一種形式,起源於戰國,漢代角抵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技術水平也較高。唐周緘〈〈角觝斌〉〉有這樣的記載:"前勁后敵,無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這與當今的摔跤大致相同。
相撲在民間盛行是到了宋代以後。北宋首都開封每年都舉行一兩次相撲比賽,並且成為一種流行娛樂表演節目,甚至出現了女子相撲。史料記載,正月十八上元節,首都開封有“婦人裸體相撲”。女相撲手身穿無領、短袖的比賽服裝,進行相撲表演。引得觀者如堵,連皇帝都去觀賞。但此開放之舉,卻遭到朝廷重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的激烈反對,他認為這樣有傷風化。為此上書皇帝,請求禁止,釀成“婦人裸體相撲風波”。但女子相撲並未因此絕跡,到南宋時,首都臨安舉行男子相撲,總是先由女子相撲手進行表演,以招攬觀眾。
宋金元時期的相撲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式決勝負的比賽,有“打擂台”的性質。據《夢梁錄》所載:“若論護國寺南高峰露台爭交,順擇諸道州郡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宋代正式決勝負的相撲比賽情景,可以從小說《水滸傳》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中可見其概貌。另一類相撲,則是平日在瓦舍等場所里進行的表演性相撲,其競爭性不像前者那樣激烈。每逢相撲比賽表演,觀者如堵,巷無居人。
在當時的百戲演出中,相撲表演無疑是最能引起觀眾興趣的內容。相撲者的服裝,多沿襲前代的舊制,比賽雙方上身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也有足下穿靴鞋者),僅在腰胯間束一短褲。這與現在日本的相撲為相似。
徒手相搏,或以較高低,或閑暇遊戲,應該是人類社會、特別是男系社會裡最通行的競技遊戲。因此,摔跤之類的活動,各民族都曾存在。日本的相撲不僅和中國的角抵相似,也與敦煌石窟中的相撲圖中的相扑打扮一致,這很難說是一種純粹的巧合;從日本有關相撲的文獻記載正好和中國相撲發展時代相呼應看,很難說這之間沒有什麼關係。至少“相撲”一詞是從中國傳入日本,大概不會有什麼異議。日本有關相撲比較確切的文字記載,是八世紀初編纂成的《日本書紀》,書內記述第三十五代天皇(六四一~六四五年)為了接待古代朝鮮百濟國使者,召集了宮廷衛士舉行相撲競賽。儘管有專家稱,在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角力已隨大量東渡的大陸移民傳到日本;相撲在中國出現后,也很快傳到日本。但日本的相撲是否由中國輸入,目前沒見到明確記載。
明代以後相撲多盛行摔跤這一名稱。尤其是滿人入主中原之後,摔跤也自然而然地被帶入中原,與中原悠久的摔跤形式結合,一下子把摔跤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峰。當時,朝野上下,宮廷內外,喜歡摔跤的不計其數。有專門吃這碗飯為朝廷摔跤的,稱為“官跤”,跤手名為“布庫”,老百姓叫白了,就是“撲戶”。朝廷有專門機構管理布庫以及一切有關事宜,名為“善撲營”。市庫們按技術高下分一、二、三等,按等領錢糧。他們的任務就是研究跤法,練習摔跤,照例於每年12月23日在養心殿御前摔跤。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幅《塞宴四事圖》,為乾隆年間所繪,“四事”之一就是摔跤。儘管繪畫者極力渲染它的儀式性,但仍難以掩蓋其濃烈的競技遊戲色彩。
民間業餘摔跤叫“私跤”,為的是玩,也有在專門場合摜跤的。清代北京的跤場遍布全城,東四西四、月壇、日壇、天橋、地壇、朝陽門永定門崇文門、地安門,都有“跤窩子”。在綠茵場上、垂楊柳下,人圍數匝,觀看幾對大漢摔跤。他們雙雙下了場,跳起“黃瓜架”,輕盈漂亮,引得觀眾陣陣喝采……
從角抵到相撲,再到摔跤,這一盛行了數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競技形式,就是這樣,源遠流長,豐富多彩。
[1]中國文化遺產網 http://www.cchmi.com/tabid/279/Default.aspx
[2]老舍茶館 http://www.laosheteahouse.com/newsLetters/detail.asp?iNewID=748&iNoID=314